肝火是什麼原因

  生活中我們很多朋友常常因為生氣、興奮、暴躁等各種不良情緒而導致肝火旺盛。那麼肝火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肝火的症狀表現是什麼?肝火的治療方法有哪些?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肝火旺盛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種現象,多由生活不規律、心情積鬱所引起,臨床上肝火旺盛時多見目赤、易怒、頭痛、脅痛、口苦、吐血、咯血、脈弦數等證。如果肝火旺盛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引發肝臟方面的疾病。中醫認為,肝火是肝陽的表現形式,肝火旺就是肝的陽氣亢盛表現出來的熱象,多因七情過極、肝陽化火或肝經蘊熱所致。專家表示:所謂肝火旺其實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症,為肝臟受損的表現之一。

  肝火旺的原因:

  一、平時所吃的油膩、辛辣及化學合成的藥物會加重肝臟的負擔致使血液迴圈不暢,這時肝臟充血並且下腹腔靜脈受壓,就導致肝火上升。

  二、如果體內血流不暢通,阻止肝臟在解毒過程中及下腹腔血液的迴流也會使肝臟充血。

  三、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生悶氣等都會引起肝火上升,所以調整自己的情緒也非常重要。

  四、肝臟是人體中最大的實質性臟器,由於多數乙肝患者的肝臟存在病變,這就使得機體產生的許多有害物質和毒素在體內過多堆積,相比正常人來說,更容易導致肝火旺的發生。

  五、肝火旺盛的原因除了生活不規律、心情積鬱導致外,還常見於睡眠障礙、睡眠不好、藥物刺激、吃上火食物、炎症引發肝火、其他疾病的併發症、身體缺少水分等引起。

  肝火的症狀

  肝火是肝陽的表現形式,“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氣屬於陽,肝氣就是指肝的陽氣,通俗地說就是功能的外在表現。它在正常狀態下是維持肝臟各項功能的原動力。

  肝幫助人體將能量以氣的形式推動全身物質的代謝和精神的調適。這種能量非常巨大,如果我們在它生成的時候壓抑了它,如在生氣的時候強壓下怒火,使它不能及時宣發,那麼這時它就成了體內一種多餘的能量,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上火了”,“氣有餘便是火”,這火因為沒有正常的通路可宣發,就變成了一匹脫韁的野馬,在體內橫衝直撞了,這種火上到頭就會頭痛,衝到四肢便成風溼,進入胃腸則成潰瘍。

  肝火的表現: 肝火——頭脹

  主要症候常起於惱怒,頭脹且痛,昏沉悶熱,頭筋突起,口乾口苦,甚則兩耳失聰,舌苔薄黃,脈象弦或數。

  肝火上炎——頭熱、頭痛

  主要症候頭熱、頭痛、面紅、目赤,心煩易怒,夜寐不安,脅痛口苦,舌紅苔薄,脈弦有力。

  肝火亢盛——消瘦

  主要症候形體消瘦、煩躁不安,性急易怒,頭暈目眩,脅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脈弦數。

  肝火上衝——舌血+刃

  主要症候舌上出血,舌腫木硬,舌苔黃,舌邊紅絳,或起芒刺,並見頭中熱痡,煩熱,頭暈目眩,面紅目赤,口苦咽乾,耳鳴耳聾,脅肋痛,性急善怒,小便黃赤,大便乾燥,甚則昏厥,脈弦數。

  肝火犯肺——咳嗽

  主要症候症見咳嗽氣逆,痰出不爽,或如梅核,或如敗絮難以咳出。咳時面紅並引及脅痛。咽喉乾燥,煩躁易怒。舌邊尖紅、苔薄黃而幹,脈弦數。

  肝火犯胃——吐血

  主要症候吐血兼見心煩胸悶,善怒脅痛,口苦或口酸,多惡夢,或見脣青,或頻作呃逆,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肝火燔灼——胃痛

  主要症候胃脘燒灼疼痛,痛勢急迫,疼痛拒按,喜冷惡熱、燒心泛酸,口乾口苦,甚則嘔吐苦水,或兼見吐血、便血。煩躁易怒,便祕溲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心肝火旺——經質粘稠

  主要症候月經先期量多,甚或血崩,質濃稠如膏,經色鮮紅,或紫紅,或紫黑,並見面紅目赤,心煩急躁,失眠多夢,胸脅脹痛,口苦而渴,或具經行發熱,吐血、衄血,舌紅苔黃,脈弦數。

  肝火偏亢——月經過多

  主要症候月經提前而至,經量過多或兼經期延長,色鮮紅或紫黑,質濃稠,有瘀塊,面赤心煩,急躁易怒,胸悶乳脹,頭暈頭痛,夜寐多夢,口苦口乾,食慾不振,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心肝火旺——經前不寐

  主要症候經前失眠,甚至通宵不寐,心煩易怒,口苦咽乾,頭痛頭暈,乳頭痛癢,月經先期,量多色黯。舌尖紅刺,苔薄黃,脈弦滑。

        肝火旺如何進行調理

  一、要注意自我調節情緒

  情緒與肝火旺的關係極為密切,不良的情緒刺激會導致肝臟損害,而肝臟損害又會加重情緒失衡。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改善肝火旺的情況,必須學會自主調節情緒,用寬容、平和的心態對待周遭的人和事,積極應對人生逆境困苦。

  二、要形成良好生活起居習慣

  有人以為只要睡足8小時就夠了,其實更重要的是睡眠時間和質量。中醫認為,晚間11點到次日凌晨1點為肝臟工作的時間,如果這個時間不睡覺,就會使其工作負荷過大,久而久之,損害肝臟,引起肝火旺的症狀。

  三、要飲食得當

  適當多吃蛋、奶、雞、鴨、魚、蝦及精肉等蛋白類食物,並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與水果;飲料則應以各種新鮮果汁為好,酸奶、玉米汁等也對肝臟有益,而各種酒類應儘量少喝或不喝。

  肝火的治療

  我們常常聽到有所謂的“大動肝火”,那麼,“肝火”到底是指什麼呢?一般來說,有“肝火”的人會有煩躁易怒、失眠、口乾、口苦、頭暈、頭痛、眼睛紅赤、面色發紅、小便黃、大便祕結等症狀。

  人的“肝火上升”,最主要的原因是情志失調,和個性與壓力大有關。此外,睡眠不好導致陰虛內損、陰不制陽、陽氣浮越,也會進一步造成肝火。環境氣候的變化也會對“肝火上升”造成影響,如天氣酷熱,在密不通風或悶熱的環境中,人更易風火內生而引動肝火。而從飲食來看,嗜食辛辣﹑燒烤等食物或咖啡﹑茶葉等燥熱性飲品的人,更容易動“肝火”。 如何“滅”掉肝火

  大動肝火可不是好事,既影響身體健康,又可能會影響人際關係、工作效率等。 要消除肝火,首先注重精神上的調適,不要發脾氣或過度急躁,也不要過度講求完美。要學會相間舒解緊張忙碌的工作壓力,儘量做到寧靜淡泊的境界,讓肝火不藥而癒。 為避免升肝火,晚上最好不要從事太多需要耗腦力的事情,如在睡前一個小時左右儘量少進行腦力勞動。另外,飲食上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姜﹑胡椒﹑咖哩﹑咖啡﹑茶葉﹑煙﹑酒等。

  肝火吃什麼好?

  1、菊花茶:用菊花煲茶作飲料,適用於頭暈腦漲、耳鳴、目赤、目眩等症狀。

  2、鮑魚湯:鮑魚煲湯適用於掌心發熱,眼睛乾澀,時時頭昏,容易惱怒之人。

  3、玫瑰花茶:用玫瑰花煲茶,時時飲用,對容易緊張者具有保養的作用。

  除了喝茶可以降肝火外,還可以通過食療藥膳來熄滅肝火,所謂藥食同源,吃好了,吃對了,不僅可果腹還可養生。

  4、豬肝粥

  用料:豬肝***用羊肝、牛肝、鵝肝亦可***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豬肝洗淨切碎,與粳米同煮成粥。

  作用:有益氣生血、養肝補虛的作用,適用於身體虛弱或慢性肝病患者。

  5、胡蘿蔔豬肝粥

  用料:胡蘿蔔50克,豬肝50克,粳米100克。 做法:胡蘿蔔、豬肝洗淨切碎,與粳米同煮成粥。

  作用:有補益肝腎,養血明目的作用,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視物模糊、雙目乾澀等。

  6、枸杞甲魚羹

  用料:枸杞子30克,甲魚500克。

  做法:將枸杞子洗淨切碎,甲魚宰殺去內臟切塊,一起放入砂鍋中,煮40~60分鐘,再放蔥姜鹽醋少許調味。

  作用:有補益肝腎,滋陰強壯的作用,適用於軀體虛弱,肝腎不足所致的體弱無力、陰虛盜汗、視物不清、面色無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