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老是反覆發燒怎麼回事

  導語:很多家長都會遇到寶寶反覆發燒的情況,遇到這養的情況的時候常常心急如焚。那麼家長朋友到底可以怎麼做,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儘快退燒,讓孩子不那麼難受呢?下面小編給你一些幫助。

  孩子發燒的初步檢查

  1、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孩子發熱雖高,但精神尚好,服藥退熱後仍能笑能玩,與平時差不多,說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調養。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則提示病重,應趕快去醫院。

  2、觀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紅,可以安心在家中護理;若面色暗淡、發黃、發青、發紫,眼神發呆,則說明病情嚴重,應送醫院。

  3、觀察孩子有無劇烈、噴射性嘔吐,如有說明顱腦病變,應去醫院。

  4、檢視面板有無出疹,若有則提示傳染病或藥物過敏,檢視面板是否發紫、變涼,若存在則提示迴圈衰竭。這兩種情況均需再去醫院。

  5、觀察孩子有無腹痛和膿血便,不讓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膿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須上醫院。

  物理降溫的方法

  1、多通風,注意散熱,保持室內溫度在21℃—23℃。

  2、讓患兒臥床休息,多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可益於疾病的恢復。敞開包被或脫去過多的衣服,衣著寬大,忌用棉被包裹。

  3、適當給他們喝些新鮮的果蔬汁,如果不慎哺乳超量,可以為孩子按摩腹部促進消化,或吃一些促進消化的食品,如寶貝樂兒童益生菌顆粒。寶貝樂益生菌裡的嬰兒雙歧桿菌,乾酪乳桿菌可以在腸道粘膜表面形成保護屏障,抵禦對腸道粘膜的侵襲破壞,能產生乳酸和醋酸等酸性物質,造成不利於有害菌生長的環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起到調節腸道菌群的作用。

  4、高燒你可以用酒精檫寶寶關節處、洗個溫水澡,將患兒置於比體溫低4℃—6℃的溫水中浸浴5—10分鐘,然後用大毛巾將全身擦乾並輕輕按摩面板至發紅為止。還可用32℃~34℃的溫水,以大人手腕內側面板不燙為宜,給患兒洗澡,重點擦洗前額、頸部、腋窩、腹股溝及四肢,整個擦浴時間10~15分鐘,直至患兒體溫降到38℃便可等***,一般要在體溫39度高燒以後才用退燒藥,但3歲以內的嬰幼兒發高燒時應首先採用物理降溫方法,一般不打退燒針,不吃退燒藥,以免發生虛脫及藥物毒性反應。

  5、用冰袋敷,冰敷時以四肢、頸下、腋下為主,不能敷在心口上與頭部,這樣才能正確退熱而不傷及小孩。

  應付小孩反覆發燒的三種方法

  1、體溫38℃以下首選物理降溫進行干預

  發燒是兒童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症狀,對於發燒的處理大體可以分為“物理處理”和“藥物處理”,通常來說,當兒童體溫低於38℃時不需要採用藥物處理,而是選擇正確的物理降溫方法即可。例如貼退熱貼、多喝水、洗溫水澡等方式都有助於體溫的降低。

  2、嬰幼兒體溫38.5℃以上 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如果發現孩子的體溫已經超過38.5℃時,家長應該密切觀察孩子的情況以便做出及時的反應。對於嬰幼兒來說,當其體溫超過38.5℃時,需要給予藥物治療。中藥的話可以選擇柴胡或羚羊角等,西藥的話可以選擇百服寧、泰諾或者美林等。

  3、體溫39℃以上 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治療

  當孩子體溫已經超過39℃屬於高度發熱時,通常情況下選擇西藥治療。目前臨床常用的是布洛芬類退燒藥和撲熱息痛類退燒藥,這兩類藥物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但必須明確一點是,家長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尤其是注意用藥的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