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的治療方法

  精神病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影響正常的生活,那麼,有什麼治療方法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精神病的西醫治療方法:

  精神病的治療主要採取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工作治療,娛樂治療,心理治療及各方面疏導,以消除或減輕病者的種種障礙。另外,飲食療法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藥物治療

  主治: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癲癇。

  西藥方:齊拉西酮、氯氮平、奮乃靜、氯丙嗪、利培酮、氟哌啶醇、富馬酸喹硫平、舒必利、曲美託嗪、奧氮平等。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不斷增大,我國精神病患者是逐年增多,目前我國有精神病患者1億人,精神病多在青壯年時期發病,有的間歇發作,有的持續進展,並且逐漸趨於慢性化,複發率高、致殘率高,如不積極治療,可出現精神衰退和人格改變,不能適應社會生活,難以完成對家庭和社會應擔負的責任。

  心理治療

  傳統觀念認為,精神病是不可治癒的,一旦患上精神病,只能長期服用藥物來維持正常的精神狀態。隨著社會的發展,通過心理療法可以徹底治療部分精神病,在北京等地,部分對精神病有深入研究的心理諮詢機構已經可以通過心理治療幫助病人徹底治癒精神病。

  精神病的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藥的治療關鍵有三:其一是以疏通氣機為根本大法。氣行則血流通暢,臟腑功能執行正常,病證能得以解除。其二是潛陽、安神法的密切配合運用。亢越清竅內的邪濁得以降逆,清靜之氣得以上升,陰陽交合則安臥如常。其三是注重臟腑經絡的絡屬、毗鄰、傳變關係的治療。例如:脾胃功能失調則會出現痰迷心竅、心血不足、氣血失調等證。脾與胃通過經脈相互絡屬而構成表裡關係。人體所需的營養***氣、血、津液***是依靠胃受納腐熟水谷以及脾的運化功能,來共同完成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對氣、血、津液的疏布,從而滋養全身。故亦稱脾胃為“後天之本”。若脾失健運胃失降和,則氣血生化無源,津液不歸正化而形成溼、痰、飲等病理產物,且“脾胃虛寒證”生也。以“脾胃虛寒”為“癲、狂、鬱”證的辨證論治之核心,是我院治療精神疾患,同其它醫家以“鎮靜安神”辨證論治的根本不同之處。具體法則如下:

  辛開苦降:辛開苦降法是利用本草的性、味特性來調整病證的氣機病變。辛味本草具有發散、行氣的作用,苦味本草具有降洩、通下的功效。辛浮藥多具辛、甘味以及溫熱之性,沉降藥多具苦、酸、澀味以及寒涼之性。辛味屬陽,苦味屬陰。辛苦藥味的組合,共同完成氣機疏通、宣發及排洩、降濁的全過程,共同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保證氣體在人體內的良性迴圈。辛開苦降 本草的組成臨床分為二種情況,其一是某些本草本身就具有辛苦兩味,有調理氣機的作用;其二是由辛、苦兩種不同味的本草組成方劑來調理氣機。此法廣泛適應於精神疾患中的實證各種型別。

  疏肝理氣:疏肝理氣是橫向調理氣機的一種方法。本草選擇多為人肝、膽、脾、胃經的 本草組成。主要用於肝膽脾胃及其它臟腑的氣滯鬱結之證。臨床適應證為胸脅、乳房、少腹、睪丸脹痛、痛經、月經紊亂等證,亦適應巔頂及兩側頭痛。疏肝理氣與辛開苦降法合用,更能斡旋氣機,全方位治療。

  平肝潛陽:平肝潛陽法是通過本草使過亢陽氣復歸其位,使浮越風火潛降滌瀉,籍以調整大腦功能紊亂的方法。它包括重鎮安神滋陰潛陽本草,主要適用腎陰不足,腎陽亢腦;水不涵木,肝陽上亢;腎水虧耗,君火獨焚;肝經風火直衝犯腦;大腦本身陽氣逆亂之症。臨床主要表現見頭暈頭痛,心煩不寐,驚恐善怒,面肌顫動,肢體震顫,抽搐痙劂,舉止失常或猝然倒地等。

  養腦安神:養腦安神法等是用安神本草伍用部分補血養血藥治療腦神不安、心神不寧之證。臨床主要表現見虛煩不寐,神志恍惚,頭暈頭痛,耳鳴如蟬,多夢易驚,健忘怔忡以及驚風、癲癇證等。傳統醫學所說的養心安神 本草實際上主要是養腦安神,其次才是養心安神。

  理氣活血:理氣活血法是用來治療情志病變導致的氣血鬱證。臨床應根據氣滯、血鬱的多寡來決定理氣和活血藥的配伍。臨床主要表現見頭部、胸脅、腹部或全身筋骨疼痛等證,亦可適用閉經、痛經以及用常規方法治療無效的精神神志疾病。其中疼痛的性質為刺痛,部位較為固定。

  理氣導滯:理氣導滯法是適用情志變化導致的食滯證。本法是用部分理氣藥合消食導滯 本草的。主要適用脘腹脹滿,噯腐吞酸,納呆不思飲食,大便糟粕不化,舌苔濁膩,脈濡滑等證。理氣導滯的同時可佐以健脾助運的本草,這樣消食導滯才能徹底。

  利水消腫:利水消腫法是利水消腫本草治療氣滯水停之證。臨床應適當伍用部分理氣 本草,氣行則水行。主要表現有顏面或全身浮腫,尿量不多,胸脅或脘腹脹滿,納食減退,經期脬腫等證。在用利水消腫本草的同時,亦應加健運脾胃本草行氣利水、健脾行水合方,才可使水腫消退完全。

  行氣化溼:行氣化溼法是適用於氣滯溼凝證。對於鬱證來說,溼邪的形成有外溼和內溼之分,前者多以六淫為害,後者多由情志改變而生成。外溼臨床表現見全身困重,胸脘脹悶,大便稀溏,舌苔白膩,脈濡等證;內溼證為肢體乏力,睏倦疲憊,脘悶飽脹,胸脅疼痛,舌苔白膩,脈濡緩等症。化溼 本草多是辛溫之品,本身就具有行氣的作用。具體本草要根據溼邪原因給予疏風行氣、解表化溼法或芳香化溼、行氣洩濁法。

  芳香開竅:芳香開竅法是用辛香走竄之性的本草,用以開竅醒神為主要功效,治療氣機阻塞或痰濁閉塞清竅所致神昏、驚癇、中風等疾病出現卒然昏厥之證。主要表現為神志不清,口噤拳握,口吐涎沫,肢體抽搐,脈滑有力的實證和神志不清,面青身涼,手撒遺溺,苔白脈遲等虛證。此本草不宜久用,避免香燥之品耗氣傷陰。

  滌痰化濁:滌痰化濁法是治療情志改變所導致的痰濁閉阻之證。臨床主要表現為卒然昏僕,不省人事,口流痰涎,嘴眼歪斜,喉中痰鳴,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舌苔厚膩,脈弦滑等證。臨床亦可試用於常規方法無效或用活血本草治療不顯效的情志病變,百病多因痰作祟。滌痰化濁本草常與行氣、活血、開竅本草組成。

  清熱瀉火:清熱瀉火法是治療精神情志改變後導致的氣滯化火或外感火邪之證。主要表現有煩躁易怒,頭昏目赤,耳聾脅痛,口苦筋痿,淋濁溺血,舌紅苔黃,脈弦數等證。外感火邪之證要看罹害何髒而定。用清熱瀉火本草同時可加少量的理氣本草。

  補養氣血:補養氣血法適用七情病變已久導致機體出現氣血虧損之症。臨床虛損證往往夾雜有實證病變,在補益的基礎上加用祛邪本草。具體補法要看氣血虛損的偏頗,偏氣虛者臨床表現有氣短乏力,驚悸不安,自汗嗜睡,精神恍惚,記憶力差,舌淡脈弱等症;偏血虛者表現為面色不華,心悸怔忡,虛煩不寐,頭暈目眩,健忘恍惚,懈怠安臥,舌淡脈細等。若氣血兩虛,則以上症狀可以同時出現。

  燮調陰陽:燮調陰陽法適用情志疾患出現的陰陽偏頗之證。主要用於心煩不寐,五心煩熱,心悸不安,形瘦盜汗,舌紅少津,脈細數的陰虛證或肢寒怕冷,腰膝痠軟,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脈沉細、遲等陽虛證。臨床以陰虛證為多,陽虛證為少見。陰陽兩虛者宜陰陽雙補以補偏救弊。陰虛、陽虛的燮調法還要根據虛損的臟器及程度進行鍼對性的調補。

  益精補髓:益精補髓法是用滋補腎精的本草治療精竭神傷之證。特別是用血肉有情之品填補更為有益。此證主要表現為頭暈耳鳴,有空虛感,腰痠腿軟,智力減退,動作遲鈍,發脫齒搖,遺精早洩,舌胖淡,脈弱,尤尺為甚。此證成病過長,治療以緩為之。

  精神病的預防方法:

  精神病日常預防

  1、社會心理因素。無論是成婚、升學、晉升等令人愉快的事件,還是諸如失戀、失業、地震、水災、親人暴亡等令人痛苦的事件,都可使精神受到刺激。精神刺激不僅引起心理反應,也可使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發生改變,例如血壓升高,瞳孔增大,心跳加速,多汗等。

  2、軀體疾病和自身代謝因素。某些軀體疾病,如感染、外傷、代謝、內分泌、營養缺乏等疾患,可導致大腦功能紊亂造,成精神障礙。

  3、遺傳因素。遺傳因素有一定作用,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症、人格障礙、精神發育遲滯等,常有明顯的遺傳傾向。

  4、性格特徵。個性特徵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在精神疾病發生前,有某些性格特徵,不同性格特徵的個體,易患不同的精神病。

  健康教育

  1.從兒童時期就進行培養教育,使孩子養成性格開朗,樂觀向上、忠誠老實、講文明、懂禮貌、通情達理的氣質。不要過於溺愛,要孩子不斷克服膽小任性,自私、好勝的不良個性,以增強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

  2.在社會生活中,要正確處理學習、工作、戀愛、婚姻、家庭及鄰居關係,碰到問題正確對待,冷靜的處理,不感情用事,遇到難解決或想不通的矛盾,可找領導、好友或親屬幫助,爭取矛盾妥善的解決,及時的緩解苦悶,儘快消除煩惱,不要遇事苦思冥想、不要整日憂愁叢生。要不悔恨,不嫉妒、想的高、看的遠、以免精神遭受創傷。

  3.工作勞動之餘,多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加強政治時事學習,不斷提高政治思想覺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養成“五講四美三熱愛”的社會主義新風尚。適當參加文體活動,戒除菸酒等不良嗜好。不賭博、不聽黃色歌曲,不看***,遵紀守法、爭取成為對四化建設有貢獻的人。這樣才能心情舒適、胸懷寬廣,增強軀體和精神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