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分類和十大原因

  冠心病是日常生活中一種最常見的心臟病,那麼引起冠心病的原因有哪些呢?冠心病有什麼型別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冠心病的分類及原因,希望對你有幫助。

  冠心病的分類

  1、隱匿型

  患者有冠狀動脈硬化,但病變較輕或有較好的側支迴圈,或患者痛閾較高因而無疼痛症狀。

  2、心絞痛型

  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由於心肌負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劇的、短暫的缺血與缺氧的臨床綜合徵。

  3、心肌梗死型

  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導致心肌壞死。

  4、心力衰竭型

  ***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纖維化,心肌的血供長期不足,心肌組織發生營養障礙和萎縮,或大面積心肌梗死後,以致纖維組織增生所致。

  5、猝死型

  患者心臟驟停的發生是由於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痙攣或栓塞,導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區域性電生理紊亂,引起暫時的嚴重心律失常所致。

  冠心病的十大原因

  1、與年齡有關

  冠心病主要的人群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者,49歲以後進展較快,不過最近幾年,冠心病的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2、與性別有關

  在美國多種族中,都是男性冠心病死亡率明顯高於女性。在我國,男女比例約為2∶1。但女性絕經期後,由於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冠心病的發病率有著明顯的上升趨勢,有相關的治療表明,在60以後女性多於男性。

  3、與職業有關

  腦力勞動者一般大於體力勞動者,因為長期處於壓迫感中。

  4、與飲食有關

  常進食較高熱量的飲食、較多的動物脂肪、膽固醇者易患本病;所以,要控制冠心病的發病率,除了控制高脂飲食攝入外,也必須重視控制食量。

  5、與肥胖有關

  超標準體重的肥胖者,易患冠心病,體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但目前認為,應該重視研究評價體重的方法。不能單看體重指數,而應測量皮下脂肪的厚度。已有前瞻性研究資料表明,向心性肥胖者具有較大的危險性。

  6、與血壓有關

  血壓升高是冠心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血壓升高所致動脈粥樣硬化所引起的危害,高血壓病人患本病者是血壓正常者的4倍。

  7、與吸菸有關

  吸菸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吸菸者與不吸菸者比較,本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高2~6倍,且與每日吸菸的支數成正比。

  8、與血脂有關

  由於遺傳因素,或脂肪攝入過多,或脂質代謝紊亂而致血脂異常。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LDL、VLDL增高,而HDL下降,易患本病。

  9、與糖尿病有關

  糖尿病易引起心血管病這一事實已被公認。有資料表明,糖尿病病人本病發病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倍。

  10、與遺傳有關

  家族中有在年輕時易患本病者,其近親患病的機會可5倍於無這種情況的家族。

  冠心病老人吃什麼好

  1、哈密瓜

  哈密瓜的鉀含量也很豐富。鉀給身體提供保護,能夠預防冠心病,保持正常的心率及其血壓。吃這種水果還有利於減少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另外,鉀也有利於預防肌肉痙攣,幫助身體從損傷中快速恢復。哈密瓜性涼不宜吃的過多,以免引起腹瀉。另外,糖尿病人慎食。

  2、獼猴桃

  獼猴桃除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糖、脂肪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維生素C含量。據分析,每百克果肉中含維生素C100-420毫克,這在水果中是數一數二的。此外,還含有多種氨基酸。藥理研究表明,獼猴桃鮮果及果汁製品,可防止致癌物亞硝酸在人體內生成,具有預防胃癌的功效。同時,可降低血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有穩定血壓及降低血壓的作用。適用於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症,患者宜常食。

  3、魚類

  在眾多可預防冠心病的食物中,魚是佼佼者。魚肉的營養成分不亞於其他肉類,而且它是肉類中極易消化的一種。魚肉的蛋白質量多質優,96%能被身體吸收;魚肉還含大量基本氨基酸、鈣、磷,維生素A、D、B1及B12的含量也十分豐富。魚肉中所含的脂肪酸,有80%以上為不飽和脂肪酸,多吃不會使體內膽固醇增加,也不會導致血管硬化、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病變。科學家認為,愛斯基摩人冠心病發病率最低,正是因為他們以魚為主要食物的緣故。

  4、植物油

  多數動物油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高,而植物油中則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居多,因此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宜食用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棉子油、紅花油和葵花子油,這些油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它們可以降低血膽固醇水平。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有ω-6脂肪酸和ω-3脂肪酸兩種型別。大部分階ω-6脂肪酸是亞油酸,存在於前面所述的植物油中。但要注意的是,油脂所含的熱能高,如果過多食用,可以引起體重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