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口苦的原因

  小編導語:很多人都有過口苦的經歷,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以下是小編來為你整理的關於口苦原因的文章,希望能幫到你:

  問:晚上睡覺口特別苦大約一年左右,是什麼原因?

  答一:屬肝膽溼熱症或脾胃火旺引起.症見口苦咽乾,手腳具黃,小便短赤,舌苔黃膩.大便不通.

  指導意見:

  改變口苦的辦法很簡單,使用維生素C片,對任何原因的口苦症都有效.

  維生素的用法是每天三次,每次2~3片,放舌下含化,一般說來,輕度的口苦只要服藥2~3次就可消失.即使是重的口苦症,連續服藥3~4天也能解決問題.

  口苦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如果長時間或者經常出現口苦應及時到醫院查詢病因.

  生活護理:

  注意:平日少食辛辣,油炸有刺激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夏天要多飲水.

  拓展閱讀,中醫關於口苦的觀點:

  1 膽汁味苦,膽氣上逆故口苦

  口苦一詞,首見於中醫經典《黃帝內經》。

  因膽汁味苦,故口苦之來源則在膽腑。膽腑以降為順,故凡邪氣犯膽***肝***,或膽虛膽氣上逆則膽汁外洩上溢於胃,胃氣上逆,從胃-咽***,則口苦。嚴重者則出現嘔吐苦味之膽汁,即嘔膽、嘔苦。

  口苦⑴《素問·痿論》:“肝氣熱,則膽洩口苦。”

  王冰注:“膽約肝葉而汁味至苦,故肝熱則膽液滲洩。膽病則口苦,今膽液滲洩,故口苦也。……《八十一難經》曰:‘膽在肝短葉間下。’”

  馬蒔《素問注證發微》:“肝氣熱,則膽在肝之短葉間者,其汁洩而口苦。”

  張介賓《類經十七卷·疾病類七十一》:“膽附於肝,肝氣熱則膽汁溢洩,故為口苦。”

  張志聰《素問集註》:“膽附於肝,肝氣熱則膽汁洩,而口苦矣。”

  高士宗《素問直解》:“肝熱,則膽亦熱,故膽氣上洩而口苦。”

  黃元御《素問懸解》:“肝膽表裡,肝氣熱則相火上炎,膽洩口苦。”

  ⑵《素問·奇病論》:“有病口苦者,取陽陵泉。口苦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膽癉。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

  楊上善《太素·卷第三十·雜病》:“膽為肝腑,肝為內將,取決於膽,其人有謀慮不決,傷膽氣上,膽溢從咽***,口苦,名曰膽癉。”

  王冰注:“亦謂熱也。膽汁味苦,故口苦。”

  張介賓《類經十六卷·疾病類六十一》:“口苦者病在膽,故病名曰膽癉。”

  張志聰《素問集註》:“膽病者,口苦。”

  高士宗《素問直解》:“口苦,膽熱也,故病名曰膽癉。”

  黃元御《素問懸解》:“火曰炎上,炎上作苦,足少陽以甲木而化相火,膽火上逆,是以口苦。”

  ⑶《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

  楊上善《太素·卷第十一·輸穴》:“膽熱溢水精,故口苦歐宿膽汁。”

  ⑷《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

  楊上善《太素·卷第八·經脈之一》:“膽熱,苦汁循脈入頰,故口苦,名曰膽癉。”

  ⑸《靈樞·四時氣篇》:“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澹澹,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洩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

  楊上善《太素·卷第二十三·九針之一》:“邪在膽者,熱邪在於膽中,溢於苦汁,胃氣因逆,遂歐膽口苦,名曰膽癉。”

  ⑹《素問·至真要大論》:“陽明在泉,燥淫所勝……民病喜嘔,嘔有苦,善太息”、“陽明之復……善太息……嘔苦。”

  王冰注:“復,謂報復,報其勝也。凡先有勝,後必有復。”

  2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味***酸苦甘辛鹹***-五臟***肝心脾肺腎***之類比推演,苦屬心***火上炎***。

  ⑴《素問·金匱真言論》:“南方赤色,入通於心……故病在五臟,其味苦,其類火。”

  王冰注:“性炎上而燔灼。”

  吳昆《素問吳注》:“火曰炎上,炎上作苦。”

  張介賓《類經三卷·藏象類四》:“火之味苦。”

  張志聰《素問集註》:“炎上作苦,火之味也。心氣通於南方,故與五行之火同類。”

  ⑵《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在髒為心……在味為苦。”

  王冰注:“凡物之味苦者,皆火氣之所生也。《尚書·洪範》曰:‘炎上作苦。’”

  馬蒔《素問注證發微》:“南方主夏,陽氣炎蒸,故生熱。熱極則生火,火性炎上,其味作苦,故火生苦。”

  吳昆《素問吳注》:“《尚書》:‘炎上作苦’是也……物由火變則味苦。”

  張介賓《類經三卷·藏象類五》:“《洪範》曰:‘火曰炎上,炎上作苦。’故物之味苦者,由火氣之所化。”

  李經緯、鄧鐵濤《中醫大辭典》:“口苦:口內有苦味的感覺。多由熱蒸膽汁上溢所致。《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膽病者,善太息,口苦。’《素問·痿論》:‘肝氣熱,則膽洩,口苦。’為傷寒少陽病主證之一。《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治宜和解,方用小柴胡湯加減。雜病亦可見此症。《景嶽全書·口舌》:‘凡以思慮勞倦色慾過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飲食無味之證。此其咎不在心脾,則在肝腎,心脾虛則肝膽邪溢為苦。’宜分寒熱虛實論治。”

  中醫認為,口感苦者,常兼有頭痛眩暈、面紅眼赤、性急易怒、大便乾結、舌質偏紅、苔薄黃、脈象弦數等症,多為肝、膽有熱所致;口苦者,常兼有寒熱往來、心煩喜嘔、胸肋苦滿、默默不欲食、小便赤黃等症,多為膽熱上蒸所致。肝膽胃情緒方劑,清利肝膽溼熱、瀉胃火、調情緒,徹底治癒頑固性口苦、口臭、尿黃***小便赤黃***、脅痛。

  口苦

  症狀名稱。口內有苦味,多由熱蒸膽汁或胃熱燻蒸、上溢所致。《靈樞·邪氣髒府病形》:“膽病者,善太息,口苦。”《素問·痿論》:“肝氣熱,則膽洩,口苦。”口苦為傷寒少陽病主證之一。《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治宜和解,方用小柴胡湯加減。雜病亦多見此症。《景嶽全書·雜證謨》謂凡思慮勞倦色慾過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飲食無味之證。其病在心脾肝腎,心脾虛則肝膽邪溢為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