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觸電事故是電流通過人體或帶電體與人體間發生放電而引起人體的病理、生理效應所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觸電事故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觸電事故的原因

  ①忽視安全操作,違章冒險。

  ②缺乏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

  ③輸電線或電氣裝置的絕緣損壞,當人體無意間觸及帶電的裸露導線或金屬外殼時就會觸電。

  常見的觸電方式有單相觸電、兩相觸電和其他觸電三種。

  單相觸電是指人站在地面上,人體某一部位觸及一根相線***火線***或接觸漏電的電氣裝置而造成觸電。大部分觸電屬於單相觸電。單相觸電又分為中性點接地和中性點不接地兩種。如圖258 ***a***所示為中性點接地的單相觸電,電流從導線經過人體到大地,再從大地流回電源形成閉合迴路,此時人體承受220V相電壓,這是十分危險的。這類觸電大多發生在日常用電器的開關、插銷、吊燈的軟線以及收錄機、電視機等用電裝置,主要是由於裝置損壞或絕緣不良,使帶電部分裸露而被用電者觸到,以及在清掃時用溼布擦拭帶電的電氣裝置,或不按規定任意擺弄、拆除帶電的電氣裝置而引起的。

  兩相觸電是指人體同時觸及兩根相線***火線***。此時加在人體上的電壓為380V線電壓,這種觸電最危險。

  其他觸電方式包括跨步電壓觸電、接觸電壓觸電、感應電壓觸電和剩餘電荷觸電等。

  當帶電體接地且有電流流入地下時,電流以接地點為圓心向四周擴散,在周圍土壤中產生電壓降。人在接地點周圍,兩腳之間出現的電壓稱為跨步電壓,由此引起的觸電事故稱為跨步電壓觸電。高壓故障接地處或有大電流流過的接地裝置附近都可能出現較高的跨步電壓。離接地點越近、兩腳之間距離越大,跨步電壓值就越大。通常,距帶電體10m以外就沒有危險了。

  當執行中的電氣裝置絕緣損壞或由於其他原因造成接地短路故障時,接地電流通過接地點向大地擴散,在以接地點為圓心的一定範圍內形成分佈電位。當人觸及漏電裝置外殼時,電流通過人體和大地形成迴路,由此造成的觸電稱為接觸電壓觸電。

  當人觸及帶有感應電壓的裝置或線路時,造成的觸電事故稱為感應電壓觸電。例如,一些不帶電的線路由於大氣變化***如雷電活動***會產生感應電荷。此外,停電後一些可能感應電壓的裝置或線路如果未接臨時地線,則這些裝置和線路對地均存在感應電壓。

  當人體觸及帶有剩餘電荷的裝置時,帶有電荷的裝置對人體放電所造成的觸電事故稱為剩餘電荷觸電。例如,在檢修中,利用搖表測量停電後的並聯電容器、電力電纜、電力變壓器及大容量電動機等裝置時,因檢修前沒有對其充分放電,會造成剩餘電荷觸電。又例如,並聯電容器因其電路發生故障而不能及時放電,退出執行後又未進行人工放電,從而使電容器儲存著大量的剩餘電荷。當人員接觸電容或電路時,就會造成剩餘電荷觸電。

  防止觸電事故發生的對策

  ***一***明確產權,加強管理,排除隱患

  明確電力線路和電力設施的產權,進一步落實各方的責任,確保電力裝置有人管。同時,要加強管理,對私拉亂接的行為要及時制止,督促整改;對在電力設施保護區內違章建築,種植作物等影響電力安全的,要強制拆除,設立警示標誌,建立安全防護措施;對使用時間長、老化的裝置要進行維護更新。

  ***二***嚴格技術規範,提高農電架設標準

  在進行線路改造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農村安全用電規程》等要求嚴格施工、規範操作,不能為了省錢或貪圖方便而馬虎應付,私拉亂接,製造用電安全隱患。確保電力裝置安全。

  ***三***加大宣傳,強化教育,提高安全用電意識

  充分發揮電視臺、報刊、手機資訊等工具的作用,,宣傳安全用電、依法用電知識;通過多種形式、多渠道的宣傳、教育,使轄區內群眾深入瞭解《安全用電知識》和其他相關法規,提高人們的依法用電和安全用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