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血是怎麼回事和預防方式

  牛奶血學名叫“乳糜血”,是指人體正常血液裡多了大量的脂肪以後,原本紅色鮮血,就會變成像牛奶一樣的乳白色。通俗地說,就是表面泛著浮油的血。那麼,出現牛奶血會是什麼原因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編的牛奶血出現的原因,大家快來看看吧。

  牛奶血出現的原因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每天的飲食習慣都是大魚大肉,酒席不斷,但是您注意到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嗎?如果說在無償獻血時,您捐獻出來的血液有乳白色的分層或是呈渾濁狀,吃貨們就該提高警惕了,這就是“牛奶血”在提醒你脂肪含量過高了。  正常的血漿應該是黃色透明的,但有時候也會呈現出乳白色,且不透明狀態,這種血漿我們稱為脂肪血漿。這種脂肪血漿又叫乳糜血,就是我們說的“牛奶血”,呈乳白色或混濁狀,主要是由於進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而形成的。這樣的乳糜血,是不可以用於臨床的。

  血脂高是“牛奶血”的罪魁禍首

  造成“牛奶血”﹑“乳糜血”的罪魁禍首是血脂過高。羅冰表示﹐血脂有4項指標﹕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其中一項不達標﹐都視為血脂異常。以最常見的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超標為例﹐按照我國標準﹐總膽固醇小於5.18mmol/l﹑甘油三酯小於1.76mmol/l屬於正常值﹔總膽固醇5.16-6.18mmol/l﹑甘油三酯1.76-2.26mmol/l為邊緣昇高﹔總膽固醇大於6.18mmol/l﹑甘油三酯大於2.26mmol/l﹐則為昇高值。“一般人最好控制在總膽固醇小於5mmol/l﹑甘油三酯小於2mmol/l。”羅冰說。

  牛奶血會給人體帶來的危害

  嚴重程度的乳糜血在冷藏中乳糜微粒可能凝集,較多量的乳糜微粒子如果輸注給病人,患者的血液中可能就會引起微血管的堵塞。因此,為了您捐獻的血液成分可以挽救更多的臨床患者,在獻血前,請避免進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這樣就可以規避乳糜血的發生。這裡還要提醒大家一點的是,如果您長期有乳糜血,就一定要留意身體狀況,比如高脂血症,或者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牛奶血出現的預防方法

  1、控制體重,達到理想體重範圍;

  2、少吃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香腸、臘腸、臘肉、肥肉、鳳爪***。

  3、避免攝取過多澱粉類、甜食類食物,多吃黃豆製品、蔬果及含水溶性纖維高的食物;

  4、加強體育鍛煉以消耗脂肪;

  5、定期健康體檢,全面瞭解身體健康情況。

  7、每天至少5蔬果,目標9蔬果,每份蔬果重量約100公克。

  8、多吃含水溶性纖維高的食物。

  9、不飲酒。

  飲食要協調,健康最重要!小編提供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噢!

  牛奶血的簡單介紹

  血漿顏色呈乳白色或混濁狀,那就是乳糜血,表示血液中含有高量脂肪。

  脂質對人體而言,就如同汽油之於汽車是重要的能量來源,脂質在體內經由脂蛋白攜帶至身體各個部位,提供能量需求或儲存備用。

  脂質的種類很多,其中以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較為一般人所熟知。膽固醇是體內最豐富的固醇類化合物,它不但是細胞生物膜及脂蛋白的成分,並可合成膽酸及維生素D,同時也是類固醇類激素的前趨物質,因此對於大多數的組織來說,膽固醇的供給及維持代謝平衡是十分重要的。而人體的固醇類來源包括體內合成及由食物中攝取,但植物性食品不含膽固醇,而是植物固醇,它們不易被人體吸收,攝取過量時反而會抑制膽固醇的吸收。三酸甘油酯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脂質類,大部分的組織都可以利用三酸甘油酯所分解的產物提供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