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的經脈很痛怎麼回事

  背痛,雖不如頸痛、腰痛那樣多發,但也是一種常見的病痛。約30%~40%的人在某一時期患有背痛,有80%一90%的人在某個時候經歷過背痛。不同性別和不同年齡的人都可患病,但背痛在中年人中最為常見。現在,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關於背上經脈痛的情況

  經絡學說是中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全身14條經絡,如果不通,就會引起相應的症狀: 1.如果肺經不通的常見症狀:怕風易汗咽乾咳嗽;過敏性鼻炎面板乾燥容易過敏;動則氣短胸翳面色面板無華。 2.如果大腸經不通的常見症狀:牙痛頭痛口乾面板過敏;青筋斑點多腸胃功能減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3.如果胃經不通的常見症狀:喉嚨痛胃痛怕熱消化不良;倦怠膝關節痠痛便祕;辰幹舌燥身體消瘦。 4.如果脾經不通的常見症狀:脘腹脹氣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嘔吐作悶容易倦怠虛胖;頭脹頭腦不清溼重腳腫便溏;關節酸脹糖尿病。 5.如果心經不通的常見症狀:心煩心驚心悸心悶心痛;短氣上氣有壓力感憂鬱易怒;口腔潰瘍口乾口臭。 6.如果小腸經不通的常見症狀:小腹繞臍而痛 心翳悶頭頂痛;容易腹瀉手腳寒涼;吸收不良虛肥;肩周炎。 7.如果膀胱經不調的常見症狀:惡風怕冷頸項不舒腰背肌肉脹痛;腰膝痠軟靜脈曲張尿頻尿多;

  人類因站、坐不同的姿勢,而帶給人體背部椎間盤不同的壓力,如以直立時脊椎間承受壓力為一百單位做標準時,當採取站立姿勢又彎腰取物時,壓力升高到二百單位,若是坐著彎腰取物時,其壓力更高達二百七十五單位!可見承受壓力越大的姿勢,越不能使用過久。因為不當的姿勢用的愈久,背脊受到的傷害愈大!且疼痛的刺激,不僅使個人難以忍受,也使病患無法正常的工作、生活,更將造成家庭和社會整體重大的生產力與國家經濟的損失!

  在所有的慢性疼痛病患中,腰痠背痛的病患佔了最高的比例。過去,臺灣是屬於農業社會,人民刻苦耐勞,多以耕作或以勞力謀取生活,日常飲食亦多清淡以蔬菜為主,鮮少大魚大肉或海鮮魚翅,故甚少有慢性病或腰痠背痛的病例。但是,歲序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人類壽命增長,社會也邁入老年期,人們安享社會繁榮、進步,工作壓力倍增,飲食西化,運動量減少,人類的體能、健康自然地衰退了!老化、慢性病增多,腰痠背痛已是社會各界人士無法逃避的病痛!

  引起背上經脈痛的一些因素:

  背痛是一種症狀,可以見於多種疾病。有的疾病比較嚴重,需要認真對待,如胸椎的外傷骨折、結核、腫瘤等;有的背痛症狀較輕,往往是由於背部受涼、姿勢不良引起,不必過於焦慮。

  除了由嚴重疾病引發的背痛外,一般由受涼、勞累、姿勢不良和脊椎退行性病變引起的背部疼痛。

  肌肉急慢性損傷,疲勞痙攣,脊柱疲勞姿勢不正有可能導致背痛. 也可能是由於臟器等原因的反射疼痛,比如闌尾炎,有時會導致胃部,背部反射區疼痛. 頸椎問題也可能導致背痛.

  背上經脈痛的治療方法:

  1.運動療法:運動可增加肌肉的柔軟度與關節的靈活度,也可增強肌肉的強度和耐力,進而增進全身的氣血迴圈和紓解身心壓力。運動也有助預防痠痛或幫助消除腰痠背痛,是治療腰痠背痛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有效的方法,目前最好的輕量運動,是太極、氣功和游泳。

  2.推按療法:推拿、按摩有助釋放或降低身心壓力及舒緩緊張的肌肉,因此也是消除腰痠背痛重要的方法之一。

  3.牽引療法:本法對於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和腰椎間孔狹窄的患者,有助拉開椎體間的距離,避免骨刺或軟骨壓迫到神經,並有助減緩疼痛症狀。

  4.鍼灸療法:鍼灸可促進氣血迴圈,並有鎮痛作用,對於急性的疼痛有相當的療效。若是一般慢性腰肌勞損的患者,可施以區域性的溫灸,有著舒筋活絡的效果。

  5.物理治療:包括超音波、電療、冷熱敷等方法。超音波可深入深層肌肉組織,產生熱能,有助止痛和消腫。電療是利用電刺激,使肌肉細胞規律運動,緩解肌肉硬化及抽痛。冷敷適用於急性疼痛的一、二天內,有止痛和消腫的作用;而熱敷則較適用於慢性痛,有改善區域性迴圈,增進組織復原能力。

  6.藥物治療:區域性瘀腫熱痛者,可外敷活血消腫清熱的藥物,如無瘀腫但有疼痛者,可外貼傷科藥膏。內服方式,一般以非類固醇的抗發炎止痛藥為主,使用內服藥物時務必先請醫師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