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感到鮮味的原因

  味覺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內對味覺器官化學感受系統的刺激併產生的一種感覺。

  從味覺的生理角度分類,傳統上只有四種基本味覺:酸、甜、苦、鹹;直到最近,第五種味道鮮才被大量這一領域的作者所提出 。

  因此可以認為,目前被廣泛接受的基本味道有五種,包括:苦、鹹、酸、甜以及鮮味。它們是食物直接刺激味蕾產生的。

  

  除了酸、甜、苦、鹹這四種味道,我們還能感受到鮮味,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人類能夠享受鮮美味道的原因。

  在亞洲,味精是很流行的調味品,它能增加食物的鮮味。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它是由日本科學家1908年在海帶中找到的。穀氨酸鈉是一種氨基酸--穀氨酸的鈉鹽,氨基酸能夠組成蛋白質,而蛋白質在生命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氨基酸也被稱為蛋白質的“磚塊”,它們是人體必需的物質。

  在最新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一個美國研究小組發表了他們對於人類感受氨基酸味道的研究成果。他們發現,在人的味覺細胞表面存在著T1R1和T1R3兩種蛋白質。作為氨基酸的受體,這兩種蛋白質共同作用可以使人感受到20種L氨基酸的味道,特別是穀氨酸的味道。

  這兩種氨基酸受體不能使人敏銳地品嚐出D氨基酸的味道。L氨基酸與D氨基酸互為對映體,它們的空間結構如同人的左手和右手。而人體內的蛋白質都是由L氨基酸構成的,D氨基酸對人體沒有用處。

  科學家認為,正是由於長期進化才使人類擁有了品嚐鮮味的能力,L氨基酸對人類不僅僅是一種享受,更是生存的必要,而D氨基酸不被人類的味覺“青睞”也是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