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變色龍能變色

  變色龍學俗稱變色龍就是因為它善於隨環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那麼,為什麼它能變色?

  經科學家仔細觀察,發現在變色龍的表皮上有一個變幻無窮的“色彩倉庫”。在這倉庫裡,儲藏著綠、紅、藍、紫、黃、黑等奇形怪狀的色素細胞,這些色素的周圍有放射狀的肌纖維絲,可以使色素細胞伸縮自如。一旦周圍的光線、溼度和溫度發生了變化,或者讓變色龍受到化學藥品的刺激,有的色素細胞便增大了,而其他一些色素細胞就相應縮小,於是,變色龍通過神經調節,像魔術一樣,隨心所欲地變換著身體上的顏色。看來,變色龍和章魚、烏賊等動物一樣,其變色祕密都在這表皮上。

  變色龍的這些變色本領,在工業生產上是很有啟示意義的。現在,人們已經用某些特製的顏料做成變色漆,這種漆對溫度的高低變化十分敏感,一旦溫度變化,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就會改變顏色。將這類變色漆塗刷在容易發熱的機器裝置上,就可以用顏色及時發出警報,提醒人們立即採取措施,以免因溫度過高而損壞機器裝置。


變色龍

  近年來,在變色龍的啟示下,一種對光線很敏感的化學纖維已經研製成功。用這種纖維織成的布料在不同的環境下,能變換不同的顏色。部隊戰士穿了用這種衣料做的軍裝,隱蔽的時候就再也不需要偽裝了;在舞臺上,同學們穿上這樣的服裝表演節目,在不同顏色的燈光照射下,衣服會自動變換色彩。現在,科學家仍在研究變色龍表皮中的色素,以期發現更多能變色的有機色素。看來,這裡面還奧妙無窮呢!


 

  侏儒枯葉變色龍

  德國和美國科學家2012年前在馬達加斯加新發現4種變色龍,它們成年後的軀幹長度僅有指甲蓋大小,可能是迄今世界上最小的變色龍。

  這些變色龍發現於馬達加斯加東北部哈拉島的熱帶雨林裡,都來自侏儒枯葉變色龍屬,如果尾巴伸直,從鼻尖到尾部總長29毫米。它們僅在枯葉間活動,長相非常相似,研究人員利用遺傳分析才確認它們分屬4個不同種類。不過,“名不符實”的是,這些變色龍身體呈棕色,並不變色,但這種顏色對它們形成了“絕佳的偽裝”。

  科學家認為,這些變色龍體型如此小是島嶼矮態的結果。所謂島嶼矮態是指在與世隔絕、資源有限的環境條件下,體型龐大的動物經過幾代的進化會逐漸變小。領導這項研究的德國慕尼黑國家動物園科學家弗蘭克·格勞表示,這些極小侏儒爬行動物的軀體可能有諸多特殊之處,這將是未 來有前途的研究領域。

  侏儒枯葉變色龍屬僅在馬達加斯加東北部發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