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如何正確的用藥

  在日常生活中,寶寶的許多用藥問題都是因為爸爸媽媽沒有用對藥。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兒童感冒如何正確用藥,希望能幫到你。

  兒童感冒如何正確用藥

  ***1***感冒併發症應及時用藥

  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喉部以上的呼吸道感染,包括鼻、咽及喉部的感染,統稱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引起感冒的病原中以病毒為主,約佔感冒的90%以上。僅有少數是由細菌和支原體等引起。而由流感病毒引起者稱為流行性感冒。

  由於大多數感冒是病毒引起,具有自限性的特點,即只要好好休息、加強護理就可獲得痊癒。但下呼吸道感染的肺炎、支氣管炎等多由感冒而來,附近器官的感染也常與感冒密切相關,如鼻竇炎、中耳炎、淋巴結炎、咽後壁膿腫等,嚴重者可引起腦炎、心肌炎、腎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2***藥物安全性存在疑問

  大多數兒童感冒藥都是根據成人劑量,綜合兒童體重與年齡因素後得出兒童劑量。但這些數字是推斷結果,而非臨床實驗結果。目前,針對兒童用藥的研究的確很少。目前臨床上,針對兒童感冒經常處方的藥物包括以下幾類。

  ①抗生素類。如青黴素類、頭孢類、紅黴素類等。因為少部分感冒是由細菌或支原體引起,合理使用抗生素對這部分患者有效,而且可避免病情的加重。患者初診時很難判斷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而醫生也不願承擔風險,這也是造成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主要原因。感冒患者要先化驗血常規,若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尤其中性粒細胞顯著增高時,考慮細菌感染可能性大時,應用抗生素治療。

  ②抗病毒藥物。如病毒唑等。目前尚缺少特效的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也不確切,因此不能對所謂抗病毒藥有過高期望,也不能單指望此類藥物能使感冒迅速好轉。

  ③退熱類藥物。如美林、百服寧、撲熱息痛等。兒童尤其嬰幼兒高熱時容易引起驚厥,會給患兒帶來損害。為了避免驚厥的發生,對體溫過高患兒,尤其是持續發熱者,應適當使用退熱藥。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體溫過高帶來的不適。退熱藥不可濫用,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否則可能對患者造成藥物性損害。此外,退熱藥只是對症治療的藥物,對疾病本身並無影響,也不能縮短病程。

  ④對症藥物。減輕感冒症狀的藥物,如護彤、小兒速效感冒靈等,與退熱藥一樣僅針對症狀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感冒症狀,但同樣不能縮短病程。而且,此類藥物的安全性在兒童中尚未得到很好證實,在給患兒使用時應慎重。

  ⑤中成藥。多為清熱解毒、化痰止咳類藥物,家長可酌情選用。同樣的,絕大多數中成藥物也都缺少兒童的臨床用藥安全性試驗,因此對其療效、副作用尚缺乏客觀評價。

    用藥誤區

  誤區一 感冒馬上用藥

  兒童感冒大部分都是因為病毒感染造成的,病毒性感冒不用用藥一般5-7天就可以治癒。但是,在寶寶感冒後,很多家長都做不到坐視不管,總是立刻帶著寶寶去醫院開藥打針或者擅自給寶寶吃感冒藥,這樣其實是不對的。

  現階段,歐美等國家都不推薦給2歲以下的寶寶使用感冒藥。孩子跟成年人是不一樣的,不能減少成年人的用藥劑量來給孩子服用。

  但是,也不是說寶寶感冒了,家人什麼也不管。要是感冒發燒腋下溫度超過38.5 ,那就要服用退燒藥,退燒藥能夠有效緩解寶寶的不舒服,還能夠防止因為發燒引起的高熱驚厥。如果有細菌等病原體造成的感染,那還要使用抗生素等藥物。

  很多家庭都有板藍根,覺得在流感頻發的時候服用能夠預防感冒。專家提醒,最好不要隨意給孩子使用藥物,畢竟是藥三分毒。

  誤區二 多種藥物混吃

  大多數人都覺得藥吃得多病好得也快,在寶寶生病的時候總是給他吃很多的藥。事實上,不管中藥還是西藥,藥物進入體內都要經過肝臟代謝滅活、腎臟排洩清除。因為孩子的肝腎功能還在發育中,所以不能一下子給孩子吃太多的藥,防止出現肝腎損傷。

  如果一定要服用很多藥物,那麼要了解正確的服藥方式。比方說,當需要中藥和西藥同服時,最好兩種藥物至少間隔一個小時。

  專家提醒,同時吃很多藥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各藥物的有效成分,防止重複用藥。比方說,退燒用的對乙醯氨基酚成分同時存在於許多複方感冒藥中,要是吃了退燒藥還吃複方感冒藥的話,或許會導致服用對乙醯氨基酚過量,造成肝損傷。

  誤區三 迷信貴藥

  許多家庭都有這樣的一個觀念,覺得貴藥或進口藥一定好過便宜藥和國內藥,因此會在網路上購買國外的藥。但其中有著一些潛在的危險因素,因為語言障礙,大多數的家庭沒有辦法真正瞭解藥物的使用方法,還有的商家缺乏監管,可能會讓消費者買到假藥。

  專家表示,藥物好不好,主要是看能不能對症下藥,還要看療效如何,最後看毒副作用大小,如果都做得好的話,最好是購買物美價廉的藥物。

  誤區四 濫用維生素

  維生素在寶寶的生長髮育中確實起著重要的作用,不過也不能隨意給孩子補充。

  許多的維生素會給人體帶來不良的反應。人體攝入過量的維生素A會造成中毒綜合徵,會讓整個人感覺到煩躁、頭痛、嘔吐、面板瘙癢、視物不清、肝臟腫大。嬰幼兒服用維生素A,如一次劑量超30萬國際單位,可引起急性中毒,長期服用5萬-10萬國際單位,6個月左右可發生慢性中毒。除維生素A外,維生素D過量會造成多臟器點狀鈣化和多尿,維生素E過多會導致出血傾向。

  專家提醒,蔬菜、水果中含維生素多,因此只要保證蔬菜水果的攝入就可以了。

  誤區五 糖水服藥

  寶寶不喜歡喝太苦的藥物,因此爸爸媽媽就用糖水來讓寶寶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