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養顏調理湯

  每個女人都要學會愛自己,所以說有個健康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多喝調理湯對身體有好處。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排毒養顏調理湯,希望對你有用!

  

  春季調理湯

  棗蓮豬骨湯

  用料:豬脊骨1具,大棗150克,蓮子100克,木香3克,甘草10克。

  製法:將豬脊骨洗淨砍碎,棗和蓮子去核去心,木香、甘草用紗布包好。同放砂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燉煮3個小時,即可分頓食用。以喝湯為主,亦可吃肉、棗和蓮子,可常服食。

  功用:補中益氣、補脾、養血。茶樹菇排骨湯

  用料:茶樹菇50克切成小段,略沖洗即可***不要泡***。小排骨200克,切成小塊,去核紅棗10枚,蜜棗一枚,薑片一片。

  製法:待鍋中水燒開,將所有材料放入開水,大火15分鐘,再中火30分鐘即可。

  功用:消脂,清腸胃,有瘦身作用。

  提示:不吃肉的,排骨不放也可,因為有菇,所以湯也相當鮮香。

  夏季調理湯

  冬瓜陳皮老鴨湯

  用料:老鴨一隻,冬瓜兩斤,薏米20克,陳皮一片,薑片一片,蜜棗一枚。

  製法:將水燒開,所有材料放入,大火半小時,中火3小時即可,最後根據口味放鹽。

  功用:祛暑,健脾。

  這裡再推薦幾款簡單實用的防晒防斑自制飲品:

  1.祛斑美膚汁:胡蘿蔔、芹菜、蘋果、雪梨加1/4個檸檬,放入榨汁機中榨成汁,每週飲用2-3次。

  2.檸檬冰糖汁:檸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將之榨成汁加冰糖,常飲可消除面部色素。

  3.西紅柿汁:每日喝1杯西紅柿汁或經常吃西紅柿,可使沉著色素減退。

  秋季調理湯

  西瓜烏雞湯

  材料:取整隻西瓜,瓜肉挖出,留少許紅色,將瓜皮切成小塊;烏雞一隻,切塊;蜜棗一枚,瘦肉200克。

  輔料:生薑一小片。

  做法:鍋與水量與上同。也是先將水燒開,將雞塊、薑片、瘦肉、蜜棗放入,大火半小時,中火一個半小時,再將切好的西瓜放入,中火半小時即可。最後根據口味放鹽。

  功用:滋潤面板,安神。

  冬季調理湯

  冬筍鯽魚湯

  用料:冬筍100克,鯽魚1條***250克***,黃酒、生薑片、精鹽、味精、精製植物油適量。

  製法:先將冬筍剝完後切成長絲,洗淨,用沸水煮一下,除去澀味。鯽魚去鱗除去內臟洗淨,鍋中放油燒熱,放入魚煎兩面至皮微黃,烹入黃酒,加清水及筍絲、生薑片,燒開後,略燜煮一會兒,加入精鹽、味精即成。

  功用:湯鮮醇濃,肉嫩筍脆,利水下乳,健脾益氣。

  素筍湯

  用料:冬筍200克,鮮湯250克,香菜梗、水發黑木耳、蔥薑汁、精鹽、味精、麻油適量。

  製法:將冬筍去皮洗淨,切成長8釐米、寬1釐米的片,放沸水中略燙撈出,再放涼水中過涼後撈出瀝乾。黑木耳擇成小朵,香菜梗洗淨後切成3釐米長的段。炒鍋上旺火,放入鮮湯,加入蔥薑汁、精鹽、味精,再放入竹筍片、黑木耳片,待湯煮沸時,用後勺撇去浮沫,放入香菜梗,淋上麻油攪勻後盛入碗中。

  功用:本品素雅清淡,鮮美可口,消痰利腸,通脈化食。

  中藥調理湯

  葛花解酒湯

  “葡萄美酒夜光杯”,宴飲是節日裡的重頭戲,男女老幼都會或多或少來上一杯。無論是淺嘗輒止,還是酩酊大醉,都可能引發頭暈、嘔吐甚至脾氣暴怒等酒醉行為。

  當應酬必不可少時,我們給您推薦一款“酸棗葛花根解酒湯”。具體做法是:取酸棗、葛花根各10~15克,加清水300毫升,一同煎煮10~15分鐘,稍涼後服下。葛花是中醫解酒的常用藥材,民間素有“千杯不醉葛藤花”之說,常飲葛花解酒湯,可起到很好的醒酒、健脾、清涼、利尿之作用。

  此外,家庭最易得的解酒食材是醋,酒中的乙醇與食醋中的有機酸在胃腸相遇,會出現醋化反應,進而降低乙醇的濃度,減輕酒精毒性。若有人醉酒,可取食醋20~25毫升,放入鍋中煮開,涼至微溫後服下。

  特別提醒:患有肝病的人群,要絕對禁酒;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應忌啤酒;泌尿系統有結石的人也不能飲酒,特別是啤酒。

  冬瓜通便清熱

  “炮羔備豐膳”,節日的餐桌最是讓人垂涎。雞鴨魚肉、生猛海鮮、山珍野味,數不勝數。這些珍饈佳餚,在中醫裡被稱為“膏粱厚味”,其性滋膩,若飲食無度,體內便易生溼熱,損傷脾胃,出現腹脹、腹瀉、便祕、瘡瘍等症狀。

  明代養生專著《壽世保元》中講“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認為對體內臟腑的保養才是養生的根本,而“諮口腹之慾,極滋味之美,窮飲食之樂”等行為都是養外的,雖然表面上是好吃好喝,實際卻會禍及臟腑,為身體埋下病根。

  為了緩解過食肥甘厚味出現的溼熱問題,在此,為您推薦一款“清熱利溼通便湯”:取赤小豆20克、新鮮或幹品冬瓜皮30克、杏仁10克、新鮮帶皮鴨梨30克,待文火熬煮20分鐘後飲用。此中醫調理湯有健脾退溼的作用,適合有積食停滯、舌苔厚膩、食慾不佳、脘腹脹滿等症狀的溼熱人群。

  自制清涼祛火茶

  “肥美不減胡羊酥”,年貨中,與福字、春聯同等重要的可能便是糖果、炒貨了。從傳統的花生、瓜子、糕點,到新式的巴旦木、開心果、巧克力……真可謂應有盡有。不僅小孩兒喜愛,大人也會多吃兩口,以寓意來年的甜蜜幸福。

  可這些糖果炒貨大多性熱,又加了不少鹽糖等調味料,吃多了特別容易出現嗓子幹痛、口舌生瘡等上火問題,原本患有咽炎的人更易中招。因此,在購買這些食品時,應儘量選擇原味、水煮的型別,少吃烤制食品。

  如果出現上火症狀,給您推薦一款清熱祛火的涼茶,有清熱、滋陰、止渴之效:取菊花10克、太子參15克、麥冬10克、玄蔘15克、沙蔘15克、金銀花15克同煮,待水沸騰後,放涼飲用。通常不用加糖,小孩子若覺得口感不好,可加入有甜味的白茅根15克同煮。此外,日常飲食可以搭配魚腥草、穿心蓮、三七葉等解毒祛火的食材,或沖泡菊花、金銀花、綠茶等清熱祛火的茶飲。

  多喝益氣解乏湯

  “里巷拜年爭欲早”,歡歡喜喜拜大年,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無論是款待親友還是出門拜年,都免不了一番熱鬧。美則美矣,卻費力傷身。有些返鄉過節的人,還要承受旅途勞頓,不少人感嘆“過節比上班還累”。體質差或工作壓力大的人,可能會出現抵抗力下降,著涼感冒等問題。因此,過節也得悠著點兒,要合理安排聚會時間,注意休息,不讓身體太疲累。

  在此,為疲憊的人群推薦一款“益氣解乏湯”:取黨蔘15~20克、黃芪15~20克、紅景天10克煮水服用。黨蔘性平,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養血生津之效;黃芪微溫,有增強機體免疫力、保肝、利尿之效;紅景天性味寒、幹,能補氣清肺,益智養心,緩解疲勞。日常也可將這3味藥放入保溫杯中,倒入開水泡半小時到一小時飲用。愛上火的人,可將黨蔘替換為性涼味甘、清熱生津的西洋參。若是不能集齊三味藥,也可以分開飲用。

  加份蓮子養心湯

  “芝蘭滿室慶團圓”,無論身在何方,春節這一天,人們都會回到家鄉,與親人共度。而為了迎接這一刻,長輩們更是不到過年,便開始置辦年貨、灑掃除塵,喜滋滋地盼著兒孫登門。但是,大喜過望對老年人來說卻不是好事。中醫認為,喜樂太過容易損傷心神,使人出現心神不寧、精神渙散等表現,甚至誘發急性病發作,令節日平添波折。

  年紀大了,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便會多多少少地找上來,原本就有病史的老人,要格外留神。睡眠不好,過於勞累或情緒起伏太大,都有可能引發舊疾。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控制好情緒,多休息,堅持服藥。

  家宴中,可熬製清心潤肺、補氣安神的蓮子百合湯,以輔助調節情志。蓮子可養神安寧,降血壓;百合補中益氣,溫肺止咳。取蓮子幹品30克、百合幹品15克,洗淨放入鍋中,加6碗水,文火煲3~4小時,待蓮子鬆化,百合出味即可食用。

  備道安神補血湯

  “除夕更闌人不睡”,春節期間不僅有守歲的習俗,家人團聚也常會玩會牌、唱會歌、嘮家常,不知不覺便通宵達旦。熬夜是非常傷身的行為,尤其到下半夜,人們常會感到頭暈頭痛、口舌乾燥,甚至心慌氣短。

  中醫講,“人臥血歸肝”,與無形的陽氣相比,有形的血液屬陰。而“晝則養陽,夜則養陰”,夜晚是養陰血的重要時間。若深夜還不入睡,身體就無法得到休息放鬆,陰血得不到充養,容易造成血管收縮異常,血壓升高,甚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老年人應提高警惕,安排好聚會時間,注意勞逸結合,切忌熬夜。

  在此,為您奉上一道“安神補血湯”,以緩解因節日過於興奮而出現的睡眠問題。取桂圓20克、酸棗仁10克、當歸10克、蓮子10克、茯苓15克,放入適量清水中煮沸,再調文火熬製10~20分鐘即可。此湯有安神定志、補養心血的作用,可以緩解節日熬夜帶來的頭暈乏力、面色萎黃、精神不佳等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