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要遵循哪些法則

  秋天是最適合養生的季節,在秋季的時候需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規律和飲食規律。那麼在春季想要順利養生應該遵循好哪些法則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秋季養生要遵循的法則

  1、早起早睡:到了秋天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經常熬夜,或者是早上經常賴床。早睡早起會減少血栓的形成。另外秋天也是一天兩人睏乏的季節。睡眠不充足會使得人一天都沒有精神。

  2、加強鍛鍊:秋天的氣溫降低,人體的新陳代謝變慢,這就需要多鍛鍊運動來加快人體的新城代謝。另外天氣雖然變的冷了,但是不要一開始就新增太多的衣服,偶爾的被凍一下也能增強人體的機能。尤其是早上起床之後,可以進行慢跑等運動。

  3、慎食瓜果:夏令大量食瓜果雖然不至於造成脾胃 疫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後再大量食瓜果,勢必更助溼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溼,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因 此,入秋之後應少食瓜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4、調理脾胃:立秋之 後應儘量少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謹慎。夏秋之交,調理脾胃應側重於清熱、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溫軟開胃,易消化食物。少吃 辛辣刺激油膩類食物,秋季調理一定要注意清洩胃中之火,以使體內的溼熱之邪從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後再進補。

  5、健康飲食:秋季膳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年老胃弱者,可採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 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還應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這對護肝益肺是大有好處的。

  6、注意養陰:秋季天氣乾燥,秋季養生要注意養陰。秋天養陰:第一,要多喝水,以補充夏季丟失的水分。第二,多接地氣,秋季我們要多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漫步田野、公 園,這都有助於養陰。第三,避免大汗淋漓。汗出過多會損人體之“陰”,因此,秋季鍛鍊要適度。

  7、預防秋乏:俗語說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 性反應,常表現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辦法就是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但要注意循序漸進;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8、預防感冒:秋天的感冒你是在不知不覺間就患上了。你自己都感覺衣服也增加了,也沒有喝涼水什麼的怎麼就感冒了呢?尤其是年紀大和體質較弱的人更應當注意及時的增添衣物。室內外的溫差不要太大,空調最佳溫度是25-27度。

  9、適時進補,常言道:“秋季進補,冬令打虎”,但進補時要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 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還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提倡食補。秋季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 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這些食物與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秋季男性養生祕訣

  1、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在人體免疫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身體抵抗外來侵害時各類免疫細胞的數量、活力都和維生素有關。

  因此,秋季感冒流行季節,別忘記每日服用維生素C片劑,也可以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例如獼猴桃、橙子。

  為使呼吸道黏膜經常保持溼潤,還要補充維生素A,最佳來源是茴香、胡蘿蔔和甘藍。

  此外,經常吃一小撮核桃仁或葵瓜子,它們富含維生素E。

  2、按摩3個穴位

  通過對3個穴位的刺激可以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預防秋季容易出現的上火、炎症,提高免疫力。

  這3個穴位分別是大椎穴***低頭時,頸後最突出的椎骨下方***、曲池穴***屈肘成直角所形成的肘橫紋外端,再向外移1.5寸處***、風門穴***大椎穴向下移兩個骨節,再向左右各移一指半處***,可以用中指指腹對各穴位按揉2~3分鐘。

  3、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是一種可以提升免疫力絕對好的方法。它是最好的免疫刺激劑,可以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大大提高免疫細胞捕獲病毒的效力。

  根據以往的相關資料,接種流感疫苗後,抗體提高到保護水平***即有效抗擊病毒***的人在90%以上。

  除了流感疫苗之外,還可注射傷風病毒預防針。最好每年都注射。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