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施肥技術要怎樣

  楊樹在種植的時候也是要施肥的,那麼楊樹如何施肥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楊樹施肥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楊樹施肥技術

  楊樹具有生長快、成材早、產量高、易於更新的特點,是平原地區栽培面積最大、木材產量最高的速生用材林樹種,因此種植楊樹效益明顯,用途廣,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潛力。

  楊樹一般6~10年到達成熟,每年有2次生長高峰:春季營養生長期***5~6月***和夏季營養生長期***7~8月***。楊樹喜肥水,在生長高峰及時合理追肥,可提高林地土壤肥力,促進楊樹生長。下面就楊樹追肥技術有關問題作簡要介紹。

  追肥時間 楊樹栽植成活後,當年即可追肥,以5月上旬、7月下旬2次施入效果較好。造林當年可少施、晚施,幼林鬱閉後可適當多施。

  施肥種類及施肥量 追肥種類一般以速效氮肥為主,每年每667平方米***1畝***可施尿素15千克,碳銨30千克,每次施入全年施肥量一半的肥料。春季追肥以碳銨、二元複合肥為主,此時地溫低尿素肥效慢效果差。

  追肥方法 可以穴施,也可開溝施。每株樹按不同方向開4個穴,穴深0.2米,寬0.1米,長0.4米,尿素 100克/株或碳銨200克/株;第二次追肥,方向與第一次施肥方向錯開。開溝施肥,溝深20~30釐米。注意要在樹冠外緣開溝或挖穴,離樹幹不要太近,以免燒根。追肥要與澆水結合進行,以保證肥效能正常充分發揮。

  楊樹養分缺乏時的症狀表現 ①缺氮。缺氮的植株生長受抑制最大,葉片最少,單片葉面積最小;葉淡綠至黃綠色;根暗褐色,細而長,但根量較缺鉀、缺磷稍多。②缺鉀。植株矮小:葉片較小,葉色初為暗綠色,葉面不平展並逐步從葉片基部出現深黑褐色壞死斑,漸分佈於全葉;根量較少,根細長。③缺磷。植株較矮小;葉片較小,葉脈及葉緣微現紫紅色,葉面密被長絨毛;根量較少。④缺鎂。植株高度、葉面積及葉片數量接近正常植株;初期葉面褶皺、不平展,脈間偏黃綠色,後期靠近葉緣處出現失綠斑點,由黃色很快轉變為黃綠色壞死斑,但上部幼葉較正常;量無明顯減少,根系較長。⑤缺鐵。高生長受抑制較少,從基部向上第3~4片葉開始出現失綠現象,葉脈周圍的綠色不消失,越往上幼葉失綠越嚴重,其葉脈周圍的綠色為變淺,但下部老葉始終不出現失綠現象。

  楊樹種植方法

  一、合理種植:一般選用寬、窄行***4米×8米、4米×2米***種植,每畝栽33株。栽植時,一行楊樹要和另一行楊樹錯開成三角形,以便通風透光。

  選用良種壯苗

  1、選用良種。根據不同的培育目標選擇已經通過省級林木良種審定的適宜的優良品種。

  膠合板材。膠合板需要大徑材,幹形通直圓滿、無疤結,木材硬度適中,旋切、乾燥、膠合效能好。適於培養膠合板材的主要是黑楊派的優良品種,如I-69、I-72、L323、L324、中菏1號,T26,T66,中林46楊等。

  紙漿材紙漿材要求楊樹品種生長快,材色淺,木材密度較大,纖維素含量高,纖維長***應達到0.9mm以上***,纖維長寬比大於35,壁腔比小於1,雜質含量低等,適於培養紙漿材的楊樹品種有:I-69楊,I-72楊,L323,L324,L35,中菏1號,中林46,I-107,中林23楊等。

  傢俱材。要求樹幹通直圓滿,疤結少,木材密度較高,結構細緻,心材含量低,力學強度及硬度較高,易乾燥,脹縮性小,易加工,膠接油漆效能好等。主要品種有魯毛50,易縣雌株,I-69,I-107,L35,I-102,T26,T66,中林23楊等。

  2、選用壯苗。試驗證明選用2年根1年幹或2年根2年幹,高4.5m以上,胸徑3.5cm以上的黑楊苗木造林,不但緩苗期短,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強,而且生長快,成才早,出材量高。對壯苗的要求是根系發達完整,苗木粗壯,枝梢木質化程度高,具有充實飽滿的頂芽,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

  二、穴施過磷酸鈣:選1-2級楊苗,挖深50-60釐米的方形坑,先將500克過磷酸鈣撒入坑底,再用鐵鍬將底土翻起和肥料摻勻、整平,用腳踏實,將挖出的坑土填入坑中一半左右,澆水和成泥糊,把樹根植入糊中,然後再埋土。土快埋滿時,再用500克過磷酸鈣沿穴內撒一圈,最後封土踩實。此法成活率高、坑底肥有利於楊樹主根的生長,坑沿肥可助側根發育。

  三、覆膜:把樹盤整成饅頭狀,噴“都爾”除草劑1次,用剪成塊的地膜將樹盤蓋好壓實。此舉可蓄水保墒,提高地溫,促進生根發芽。

  四、剪幹:栽前或栽後,剪去苗木梢部某一抱滿芽上部彎曲或弱勢部分,以增強頂端優勢,促進樹冠發育。在生長過程中,新植楊樹一般不抹芽去枝,以免樹幹遇大風變曲或折斷,但必須及時除去主梢的競爭枝。

  五、葉面噴施生長劑:在楊樹生長期內,每15天噴1次少量有機磷農藥與適量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液,可促進樹木的生長。

  六、新法施肥:即1個坑供3棵樹的肥,1棵樹又能吸到3個坑中的肥料。具體做法為:植樹當年的秋季,在“三角形”樹之間挖深20釐米的坑,在坑內填入樹葉、雜草,加入適量牛、羊或豬糞及500克過磷酸鈣,將其混合均勻,最後蓋上踏實。5月和7月重施氮肥,可達到速生目的。

  楊樹黑斑病的識別與防治方法

  症狀:一般發生在葉片嫩梢及果穗上,自上而下蔓延,以危害葉片為主,發病初期首先在葉背面出現針狀凹陷發亮的小點,後病斑擴大到1毫米左右,黑色、略隆起,葉正面也隨之出現褐色斑點,5~6天后病斑***葉正、反面***中央出現乳白色突起的小點,即病原菌的分孢子堆,以後病斑擴大連成大斑,多成圓形,發病嚴重時,整個葉片變成黑色,病葉可提早脫落2個月;苗木幼嫩時,若全部葉片枯死,易導致植株死亡,若小苗於出土時發病,小葉及苗頸將全部變黑,病苗扭曲不直。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在落葉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該病5月初開始發生,夏秋最盛,直至落葉為止,可危害楊樹葉片、葉柄、果穗、嫩梢等,在其上形成角狀、近圓形或不規則的黑褐色病斑,直徑約1毫米,有的達5毫米。病斑多時可連成不規則的大塊斑,引起早期落葉。次年五六月間病菌新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力傳播,落在幼苗葉片上,由氣孔侵入葉片,3~4天出現病狀,5~6天形成分生孢子盤,進行再浸染。

  綜合防治方法:①加強苗圃管理。應選用抗病品種育苗,注意及時間苗,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搞好排水等田間管理,減少發病條件,苗圃地應避免連作或避免將苗圃設在感病植株附近,可有計劃地換茬育苗,種子帶菌需化學處理,防止實生苗發病,可用8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用甲基託布津和多果定噴粉處理乾燥種子。②合理密植、及時間伐,保持林內通風透光。及時清掃林內落葉,以減少病源。③發病期間,苗圃和成林用200倍波爾多液或85%代森錳鋅250倍液噴灑,雨季噴藥時,藥水中應加入0.3%明膠***或豆粉汁、豆漿***,防止被水沖洗掉,並應隨時清掃處理病葉、落葉,消滅病原菌,也可在6月上旬噴40%多菌靈800倍液,或25%百菌清600至800倍液,或0.3%尿素及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防治。

  楊樹褐斑病的識別和防治方法

  楊樹褐斑病是一種常見的葉部病害,主要危害毛白楊、小葉楊、饅頭柳等。發病初期在表面出現黃褐色小點,逐漸擴大,邊緣顏色較淺而整齊,到後期病斑中心變為褐色,上面生有黑點。黑點破裂後,放出分生孢子,經風吹到其他葉片上進行再侵染,以七、八月發病危害最嚴重,病斑多數相連成片,9月常造成樹葉焦枯而脫落。在種植過密,溫、溼度都較高時,發病更嚴重。

  防治方法:1、於夏秋季掃集落葉,高溫堆肥或燒燬,消滅病原菌。2、於6~9月間噴6~7次160~200倍的石灰水,或500倍的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3、不要種植過密,注意修剪,使樹林通風透光,減少發病條件。


猜你感興趣:

1.楊樹種植技術

2.蘇子應該怎麼種植

3.菸草如何種植

4.瓜葉菊低成本化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