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身體健康知識

  男性保健一直備受人們的關注,尤其是現在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強,人們更應該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那麼,你對男性健康的知識瞭解多少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肺:最易失守的防線

  很多人說,肺是一個男人的最脆弱的地方,它會直接導致男性疾病的產生,現在肺癌已經是我國男性健康的第一殺手。

  北京朝陽醫院沈雁英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失守的原因在於難以抵禦吸菸的誘惑,而吸菸是誘發肺癌的關鍵因素之一。統計表明,在10個死於肺癌的患者中,有9個是菸民。此外,大氣汙染、室內汙染、過度勞累等也與肺病息息相關。北京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建議,吸菸有百害而無一利,男性朋友要儘早戒菸,45歲以上、有吸菸史的人最好每年做次體檢,篩查肺癌;生活中遇到霧霾天,最好減少戶外活動,出行時戴上口罩。沈雁英補充說,梨、枇杷、蘋果、草莓等食物可以潤肺養肺,可適當多吃。

  肝臟:告別兩類病態肝

  肝臟有兩個廣為人知的“外號”——酒精肝和脂肪肝,而男性正是兩類病態肝臟的高發群體,肝癌風險比女性更大。天津市腫瘤醫院肝膽腫瘤科主任宋天強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肝癌患者中男性人數是女性的7~10倍。除肝炎外,酗酒、工作勞累、精神緊張、經常熬夜等都是誘發肝癌的主要因素。宋天強強調,男性朋友想要預防肝癌,除接種肝炎疫苗外,必須糾正上述不良習慣。另外,他建議,40歲後的男性每年都要定期體檢,有5年以上肝炎病史、5~8年以上酗酒史的人,更應密切關注肝臟健康,最好做到3~6個月查體1次。沈雁英補充說,西蘭花、小白菜、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含有硫化物,具有解毒功能,利於保護肝臟。

  腰:減掉“將軍肚”

  許多的資料都表明,最近幾年,男性朋友因腰部疾病看醫生的比率有所增加,最常見的主要是腰椎間盤突出等。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婁思權認為,男性承擔著更多的體力勞動,發生腰肌勞損等疾病的機率明顯高於女性;再加上男人比較喜歡對抗性強、運動量大的運動或冒險,由此導致的腰部外傷也很常見。此外,長時間伏案工作或開車,也易導致肌肉韌帶疲勞,加速椎間盤衰老。婁思權指出,男性想要護腰,除了避免超負荷體力勞動、適當鍛鍊腰部肌肉外,還要控制體重,減掉“將軍肚”也益於護腰。沈雁英說,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適當多吃一些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核桃等“五黑”食物,可以補益腎臟,還要注意保暖,節制房事。

  胃:戒菸限酒規律生活

  資料顯示,多數中年男性都在不同程度上患有胃病,胃息肉、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等疾病,如果任由其發展,可能演變成胃癌。北京腫瘤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沈琳說,男性胃癌的發病率是女性的1.5~2.5倍,其死亡率僅次於肺癌。胃病之所以青睞男性,與男性菸酒過度、狼吞虎嚥、飢一頓飽一頓、生活無規律等有一定關係。沈雁英指出,養胃至少要做到五點:1.規律飲食,早吃飽、午吃好、晚吃少;2.拒絕高鹽飲食、醃製食品;3.細嚼慢嚥,別吃燙食,少吃生冷;4.胃腸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學會知足常樂;5.每晚11點前睡覺。

  腸道:直腸指檢發現苗頭

  資料顯示,結直腸癌已成為北京男性發病率排名第二的常見癌症,且呈現年輕化趨勢。沈雁英指出,動物脂肪攝入過多、膳食纖維明顯缺乏、久坐少動、不按時排便等是誘發腸癌的主因。從預防角度講,生活上要“少吃多動”,即少吃油炸、煎烤、醃製食品,適量增加運動量,促進腸道蠕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還應多吃粗糧、果蔬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主任蔡三軍教授還提醒,我國直腸癌患者中70%以上為低位直腸癌,通過直腸指檢就能早期發現,因此男性朋友在體檢時切勿因不好意思或感覺不適,而放棄這項檢查。

  口腔:牢記“三三制”

  臨床資料表明,口腔癌好發於青壯年男性。沈雁英教授告訴記者,抽菸、喝酒對口腔黏膜的刺激,很多男性朋友不注意口腔衛生,都可能誘發口腔癌。日常生活中保護口腔健康,要牢記“三三制”,即每天早中晚刷牙3次,每次3分鐘。即使中午不方便做到,也要用淡鹽水漱口。沈教授提醒,頻繁出現口腔潰瘍、且持續2周不好的朋友,更要注意排查口腔癌。

  男性健康小常識

  1.視力

  眼球晶狀體隨年齡增長不斷變厚,男子50歲以後會逐漸出現明顯視力衰退和聚焦不準。

  2.頭髮

  隨著年齡的增加,男性頭皮上毛囊的數量日益減少,頭髮越來越稀,頭髮的生長速度也越來越慢,歇頂的男性越來越多。

  3.性生活頻度

  性衝動次數減少不可避免。據統計,25歲左右平均每年可達104次性高潮,50歲為52次,70歲時為22次左右。

  4.陰莖勃起角度

  30-50歲間男子勃起角度比年輕時略低,50-70歲間則明顯降低,心血管病是其中主要原因。

  5.心臟功能

  男子20歲以後心臟在劇烈運動時的調節能力越來越低。一個20歲的小夥子運動時每分鐘心率最快可達200次,30歲時減少至140次,以後每增加10歲,心臟每分鐘最快跳動次數減少10次。

  6.聽力

  鼓膜變厚,耳道萎縮變窄,對音調的辨別能力尤其是高頻聲音的辨別越來越困難。這種狀況在60歲後變得日益明顯。

  7.供氧及耐力

  一個70歲男子的體力只及20歲男子的一半。

  8.肺功能

  胸腔骨骼越來越僵硬,控制呼吸的肌肉負擔越來越重。呼吸時有更多的有害物質殘留在肺部。

  9.脂肪

  男子在25-75歲之間,體內脂肪組織的比例增加將近1倍,且增加的脂肪大多堆積在肌肉和器官組織裡。

  10.肌肉與骨骼

  發達的肌肉逐漸萎縮軟弱,骨骼發生退行性變化。疲勞身體需要恢復體力和精力的正常反應,同時,也是人們所具有的一種自動控制訊號和警告。如果不按警告立即採取措施,那麼人體就會積勞成疾,百病纏身。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