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奶量是否充足的方法有哪些

  嬰兒吃奶量既不能過多,也不能太少,但是嬰兒並不會用語言表達是否吃飽,媽媽們要怎樣才知道奶量是否充足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判斷奶量是否充足的方法吧。

  怎麼判斷奶量是否充足

  1.看小便次數。假如完全由母乳餵養,小朋友一天小解超過六次,那麼即表明吃奶量已經足夠;假如小解次數少於五次,則證明小朋友沒有吃飽,吃奶量尚未達到身體的需求量。***這裡的一天即24小時***

  2.看大便顏色及次數。若是母乳餵養,則嬰兒的大便應該呈黃色、油狀、軟便,二十四小時之內大便兩到四次,則證明嬰兒吃飽,奶量足夠;若是小朋友的大便顏色不是正常的黃色,而是呈綠色、稀散的泡沫狀,且排解的數量較少,則表明吃奶量不足。

  3.看體重的變化。未滿六個月的嬰幼兒,每月至少增加0.25斤的體重;滿六個月後的孩子,大概每月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1斤的體重;這些都能證明嬰兒吃奶量充足。假如嬰兒的體重變化達不到以上資料,且差異較大,在沒有疾病因素的干擾下,則說明母乳不足,嬰兒沒吃飽。

  4.看神情。嬰兒在吃奶量充足的情況下,會比較開心,情緒穩定良好。

  5.看睡眠。嬰兒在吃完奶後,假如能安然入睡,處於深度睡眠狀態,並且能睡足四個小時,那麼就代表孩子吃奶量充足。

  6.看哺乳次數。兩個月以內的孩子,每天大概要吃八到十次的奶,孩子滿三個月時,一天也最少吃到八次。

  衝嬰兒奶粉有哪些注意事項

  1.準備好適當量的溫開水***溫度約六十攝氏度***。

  2.奶粉罐中有特製的帶有刻度的勺子,巧用這個“神器”來量取奶粉,每一勺奶粉要與勺子邊緣持平,注意:無需故意壓實。因為奶粉過多話,長期給嬰兒餵食過濃稠的奶,易導致嬰兒腹瀉、便祕、肥胖,甚至是損害腎臟功能;而奶粉過少的話,則會形成過於稀薄的奶水,這會減緩嬰兒的生長,阻礙身體發育。

  3.將量好的奶粉倒進帶有刻度的杯子中;

  4.用湯匙攪拌至完全溶解;

  5.將奶水通過消毒漏斗裝進奶瓶中,稍等片刻,等奶水變溫後就可以給小朋友餵食了。

  6.若是衝好的奶需要加熱,最好使用熱水加熱,而不是微波爐。微波爐加熱不會燙熱奶瓶,卻會使奶瓶內的奶變燙,易使孩子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