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吃什麼水果好

  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那麼,你知道嗎?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吃水果對於身體補充營養來說是很好的方法,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節氣的時候,吃些時令水果就顯得很有必要。,結果每個人的喜好和身體需要補充的維生素,還有就是當時的時令水果。

  二月四日是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它揭開了春天的序幕,表示萬物復甦的春季就此開始。隨著立春的到來,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天漸長,陽光也暖和多了。最近一段時間,氣候特點是乍暖還寒,早晚溫差也比較大。雖然氣溫趨於逐漸升高,但人體對寒邪的抵抗能力卻有所減弱。另一方面,天氣由寒轉暖,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也隨之生長繁殖。?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衛生,儘量不要吃生的食物,特別是生食海產品。

  初春的氣溫忽高忽低,容易上火,常出現舌苔發黃、口苦咽乾等不適症狀,因此飲食宜清淡,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顯上火症狀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綠豆湯、金銀花茶、菊花茶、蓮子心泡水等。?冬春交替之際,感冒的人也很多,可以適當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蓮子、百合、大棗、核桃、蜂蜜等,有助於減輕感冒症狀。

  ?可以適當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以保護脾胃和肝臟,並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比較適合立春以後吃的蔬菜是胡蘿蔔、韭菜、蘿蔔、大白菜、豆芽、香椿、蓮藕、冬筍、番茄、冬莧菜、山藥等。目前適宜的水果有蘋果、橘子、蘆柑、柚子、梨、獼猴桃等。

  立春以後水果要怎麼吃才健康

  一、早上最宜:蘋果、梨、葡萄

  同樣是吃水果,如果選擇上午吃水果,對人體最具功效,更能發揮營養價值,產生有利人體健康的物質。這是因為,人體經一夜的睡眠之後,腸胃的功能尚在啟用中,消化功能不強,卻又需補充足夠的各式營養素,此時吃易於消化吸收的水果,可以應付上午工作或學習活動的營養所需。而早上吃水果,不僅可幫助消化吸收,有利通便,而且水果的酸甜滋味,可讓人一天都感覺神清氣爽。人的胃腸經過一夜的休息之後,功能尚在啟用中,消化功能不強。因此酸性不太強、澀味不太濃的水果,比如蘋果、梨、葡萄等就非常適合。

  二、餐前別吃:聖女果、橘子、山楂、香蕉、柿子

  適合餐前吃的水果最好選擇酸性不太強、澀味不太濃的,如蘋果、梨、香蕉、葡萄等。胃腸功能不好的人,不宜在這個時段吃水果。有些水果是不可以在飯前空腹吃的,如聖女果、橘子、山楂、香蕉等。聖女果中含可溶性收斂劑,如果空腹吃,就會與胃酸相結合而使胃內壓力升高引起脹痛。橘子中含大量有機酸,空腹食之則易產生胃脹、呃酸。山楂味酸,空腹食之會胃痛。香蕉中的鉀、 鎂含量較高,空腹吃香蕉,會使血中鎂量升高而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柿子有收斂的作用,遇到胃酸就會形成柿石,既不能被消化,又不能排出,空腹大量進食後,會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

  三、飯後應選:菠蘿、木瓜、獼猴桃、橘子、山楂

  菠蘿中含有的菠蘿蛋白酶能幫助消化蛋白質,補充人體內消化酶的不足,增強消化功能。李 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肯定,菠蘿可以健脾胃、固元氣。餐後吃些菠蘿,能開胃順氣,解油膩,助消化。木瓜中的木瓜酵素可幫助人體分解肉類蛋白質,飯後吃少量的木瓜,對預防胃潰瘍、腸胃炎、消化不良等都有一定的功效。獼猴桃、橘子、山楂等,富含大量有機酸,能增加消化酶活性,促進脂肪分解,幫助消化。

  四、夜宵安神:吃桂圓

  夜宵吃水果既不利於消化,又因為水果含糖過多,容易造成熱量過剩,導致肥胖。尤其是入睡前吃纖維含量高的水果, 充盈的胃腸會使睡眠受到影響, 對腸胃功能差的人來說,更是有損健康。但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吃幾顆桂圓,它有安神助眠的作用,能讓你睡得更香。

  立春的習俗有哪些

  1、立春要句芒神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清人讓廉撰寫的《京都風俗 志》中說:“立春之儀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蘆棚二,東西各南向,東設芒神,西設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準令男女縱觀,至立春時……眾役打 焚,故謂之打春。”然後,人們將春牛的碎片搶回家,視為吉祥。

  2、 立春要迎春

  為了迎春,先在縣城郊區選擇一片風水好地,搭起“春棚”準備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於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迎春活動是在立春當天舉行,具體時間以曆書表為準,有時在當日辰時,有時在子時半夜。迎春活動一般都在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中,抬上春官遊行顯威,前擁後擠,威風無比。並有報子、馬弁等身著長袍馬褂,或各樣奇裝異服,坐在二人抬的獨木槓子上,邊進行邊做戲,打渾鬥趣,引人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