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佛手怎麼養有哪些養殖方法

  佛手,通常用作中藥,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為觀賞植物。可以在中養殖,今天小編就和你們一起來看看盆栽佛手養殖方法,希望對你們有用。

  盆栽佛手養殖方法

  澆水

  這是管好盆栽佛手的關鍵一環。平時要保持盆土溼潤,需勤澆水。夏季高溫正值佛手生長旺盛期,需水量較大,每天上、下午澆水一次,以盆土不幹為度,除此以外還需進行噴水增加環境溼度。入秋後,澆水量可逐漸減少。冬季低溫期,則只需保持盆土溼潤便可。特別要注意的是在佛手處於開花、結果的初期,澆水不宜過多,否則會出現大量落花落果的現象。

  肥料

  佛手喜肥,在換盆時要施足基肥,在生長季節一般每半月施一次稀薄的礬肥水,陰雨天停施,花株現蕾後要暫停施肥,待其幼果長到小指頭大小,果已基本掛住後,再每7至10天追施一次含磷的淡肥水,連續4至5次,佛手如果只長葉不開花,是氮肥過多,應停止氮肥,多加磷肥;如果只開花不掛果是缺肥的表現。

  疏花

  佛手雖然一年多次開花,但6月底前後在當年春梢上開的花,多為兩性花,容易結果,選擇長度適中、枝節較短、葉片肥厚的粗壯短枝留1-2朵,其餘疏除,以促其長成大果。在開花結果期間,還應注意將乾枝上萌生的新芽抹除,以防發生落果。

  防止病蟲害

  佛手容易出現黃葉病和葉片脫落現象,發生黃葉病可澆灌1%的硫酸亞鐵溶液。此外,佛手的病蟲害主要有炭疽病、煤煙病、以及介殼蟲及紅蜘蛛等,應及時防治。

  佛手的價值

  觀賞價值

  赤松 金佛手的觀賞價值不同於一般的盆景花卉。佛手佛手花朵潔白、香氣撲鼻,並且一簇一簇開放,十分惹人喜愛。到了果實成熟期,它的形狀猶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手中套手形……狀如人手,惟妙惟肖。成熟的金佛手顏色金黃,並能時時溢位芳香。掛果時間長,有3—4個月之久,甚至更長,可供長期觀賞。

  藥用價值

  赤松金佛手全身都是寶。根、莖、葉、花、果均可入藥,辛、苦、甘、溫、無毒;入肝、脾、胃三經,有理氣化痰、止嘔消脹、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種藥用功能。對老年人的 氣管炎、哮喘病有明顯的緩解作用;對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脹悶,有更為顯著的療效。赤松金佛手可製成多種中藥材,久服有保健益壽的作用。

  佛手的藥理作用

  醇提物對離體大鼠腸管有明顯抑制作用。

  對兔、貓在體腸管亦有同樣結果,對乙醯膽鹼引起兔十二指腸痙攣有顯著的解痙作用,而對氯化鋇引起者,效力較差,故認為其抑制作用與膽鹼能神經有關。

  貓靜脈注射,還有抑制心臟和降壓作用。

  高濃度醇浸物靜脈注射***1.5毫升/公斤***,能迅速緩解氨甲醯膽鹼所致胃和膽囊的張力增加。

  抑制平滑肌之成分,並非揮發油。

  【炮製】揀去雜質,用水噴潤後,切碎,晒乾。

  【性味】辛苦酸,溫。

  ①《滇南本草》:性溫,味甘微辛。

  ②《綱目》:辛酸,無毒。

  ⑧《本經逢原》:辛苦甘,溫,無毒。

  【歸經】入肝、胃經。

  ①《滇南本草》:入肝、胃二經。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胃三經。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經。

  【功用主治】理氣,化痰。

  治胃痛,脅脹,嘔吐,噎膈,痰飲咳喘,並能解酒。

  ①《滇南本草》:補肝暖胃,止嘔吐,消胃寒痰,治胃氣疼痛。

  止面寒疼,和中行氣。

  ②《綱目》:煮酒飲,治痰氣咳嗽。

  煎湯,治心下氣痛。

  ③《本經逢原》:專破滯氣。

  治痢下後重,取陳年者用之。

  ④《本草再新》:治氣舒肝,和胃化痰,破積,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癧。

  ⑤《隨息居飲食譜》:醒胃豁痰,辟惡,解酲,消食止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8~3錢;或泡茶。

  【宜忌】陰虛有火,無氣滯症狀者慎服。

  《本經逢原》:痢久氣虛,非其所宜。

  【選方】①治痰氣咳嗽:陳佛手二至三錢。

  水煎飲。

  ***《閩南民間草藥》*** ②治鼓脹發腫:香櫞去瓤四兩,人中白三兩。

  共為末,空腹白湯下。

  ***《嶺南採藥錄》*** ③治婦女白帶:佛手五錢至一兩,豬小腸一尺。

  水煎服。

  ***《閩南民間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