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購房需要注意什麼

  “十一”小長假在即,很多家庭在出遊的同時也還打算異地看房。買房不像購物,它更注重實地考察,獲取準確的房屋資訊,否則很容易陷入***。這裡列舉在外地買房一些常見的***以及防止受騙的方法。

  ***1:過於相信售樓人,沒有確認合同條款就簽定了合同

  部分購房者由於是異地購房,人生地不熟,很容易相信售樓處提供的“殷勤”幫助。例如,李先生確定要在某售樓處買房,接待他的售樓人跟其是同鄉,態度又很熱情,使得李先生把買房的事全權交給售樓處負責,籤合同的時候也沒有仔細閱讀條款,合同簽訂後發現裡面部分內容與當初所說不符。

  防坑指南2:購房合同是日後業主進行維權的最主要憑證,因此一旦決定購房,在與樓盤方簽訂合同時,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內容,確定條款內容表述是否真實準確、雙方責權是否平等、違約責任是否公平等,合同附件是否齊備。


異地購房

  城市在不斷髮展,相互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多,選擇到其他城市置業的購房者也越來越多。但是,異地購房需要注意的問題也不少,無論是其他城市的購房政策、貸款政策、具體樓盤的品牌質量、周邊配套等都值得購房者重視。

  ***2:只看樓盤價低,忽略對房屋本身以及開發商資訊的核實

  其實,買房最重要的就是樓盤的選擇,無論是在本地或是異地購買房產,購房者都應該到具體專案現場進行考察,將當地房產的價格、地段、開發商的資訊和品牌信譽等綜合因素弄清。具體到樓盤和產品本身,則需要了解專案具體規劃設計、房源的樓層、面積、戶型等。另外專案的自身配套及周邊交通情況、教育配套、商場超市及菜市場等配套情況都需要掌握。

  舉個例子,不少購房者由於沒有了解清楚,自認為買了名校學區房,最後學區並非自己所想。購房者為了保證購房的合法性,維護自身權益,要實地瞭解房子是否合法,切忌因為樓盤售價便宜而動心,最後買到如小產權這類無產權的房。

  防坑指南1:購房者異地購房最好通過有效的方式瞭解開發商誠信度是否夠高,具體可找到小區業主進行諮詢,從業主口中聽到的評價比較中肯。另外,通過“度娘”在網上搜索相關開發商的資訊,看是否存在一些負面報道也是可行的。而在不瞭解或者沒有時間瞭解異地購房市場的情況下,購房者應該儘量選擇有能力、口碑較好的大型品牌房企的專案。

  買房資訊知識延伸:

  1、戶外廣告

  買房資訊內容可能只瞭解到新樓盤的資訊,二手房的資訊,可能很難找到。還有就是戶外廣告有很多是舊的,甚至以前樓盤廣告還在,所以要學會分別!

  2、報紙廣告

  報紙上的買房資訊雖然是新的,但有些買房資訊只有文字性的概括,甚至有誇大其詞,這樣很難了解到房子的真實資訊。

  3、房地產網站

  房地產網站可以瞭解大量的買賣房子資訊,也可以與網友交流,如大型綜合性房地產網站。網路上的買房資訊,基本就是最新最快的,也可以看到房子的現場圖,這樣就可以知道房子的內部情況,更好地瞭解房子的資訊!

  4、朋友介紹

  朋友說好,不一定是好的!自己要會分別!

  5、中介公司

  上面的四種瞭解房子資訊的方法,最後還是通過房地產中介經濟人的手,所以說是最直接瞭解房子資訊的方法,但不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