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應該怎麼養胃

  天氣的涼爽導致人們食慾增加的同時,也是胃部疾病高發的季節。那麼,呢?小編帶你去了解一下吧。

  日常養胃的方法

  1、早餐最好吃熱食

  要使胃健康,就要吃好早餐,而早餐應以暖胃為關鍵。早餐不宜太油,特別是油炸食品,否則會給胃腸增加太重的負擔,並使脂肪攝入過量。

  2、要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

  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種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謹防食物中的過酸、過甜、過鹹、過苦、過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也不吃過冷、過燙、過硬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戒菸禁酒。

  3、注意營養平衡

  在素食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以及礦物質,尤其是保護胃黏膜,能夠助其提高機體防禦能力,同時還能夠促進區域性病變區域的自我修復。

  4、吃“果”不吃“瓜”

  民間有句俗語叫做“秋瓜壞肚”,一些美味的瓜類多屬陰寒性質,吃多了會損傷脾胃,因此要適可而止。但一些“果類”卻可以多吃。梨可潤肺,能夠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鉀,不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還可止瀉。龍眼有滋補、強壯、安神、補血等作用,對夜間失眠的老人尤為適宜。

  5、飲食定時定量

  長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應定時,間隔時間要合理。急性胃痛的病人應儘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從而防止侵蝕胃粘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6、做好保暖措施

  胃喜暖怕冷,喜潤惡燥,秋冬天氣寒冷,胃部受涼後會使胃的功能受損,故要注意胃部保暖。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平素戴個護肚能讓胃部更加暖和。秋冬晝夜溫差大,晚上用熱水袋或溫熱貼敷貼臍部具有溫陽散寒作用。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

  按摩養胃的方法

  1、勞宮穴

  勞宮穴握拳中指尖所指處即是在五行中屬火,能夠促進血液迴圈、改善精神緊張、促進食慾。

  2、大陵穴

  大陵穴腕橫紋掌側的中點在五行中屬土,對應著脾胃,可看成是心包經上一味很經典的“健胃消食片”,按揉此穴可降胃火、祛心火、提升胃動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者都可通過這個穴位來進行調理。

  3、內關穴

  內關穴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處屬手厥陰心包經,點揉此穴能寬胸理氣,寧神和胃。治療心悸失眠、胸脅痛、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胃腸官能症等。

  4、外關穴

  右手拇食二指按在左手臂內外側正中腕橫紋上二寸之內、外關穴位處,正反各旋揉36次。然後再以同樣的方法旋揉右手臂。

  外關穴屬手少陽三焦經,能治療熱 症感冒、偏頭痛、胸脅痛、耳鳴、耳聾、上肢癱瘓、肩臂痛等症。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患者經常旋揉內外關,對改善自我症狀、預防心絞痛發作有一定的效果。

  5、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於人體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指壓時應採用仰臥位,放鬆肌肉,一面緩緩吐氣,一面用四指用力下壓,6秒鐘後將手離開,重複10次,能使胃部感到舒適。在胃痛時採用中脘指壓法效果更佳。每日進行2~3次,並要注意調節飲食,避免暴飲暴食,不吃刺激性食物,堅持一週即可緩解胃脹、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狀。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