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與丁本俊

  大家知道丁本俊嗎?他寫過一篇文章,看完很感動,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歡。

  丁本俊

  丁本俊,男,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人,漢族,生於1982年2月出生,綏陽縣九屆政協委員,《貴州省安全生產》、《遵義安全生產雜誌》特約評論員。2001年畢業貴州省遵義農業學校鄉鎮企業管理專業,2005年畢業於貴州廣播電視大學法學專業。先後在習水縣周家中學支教、綏陽縣黃楊鎮人民政府、綏陽縣縣委宣傳部、綏陽縣文明辦工作,現任綏陽縣安監局法規宣教科科長。“學習本無底,前進莫徬徨”是我工作和學習的座右銘。寫作、書法、攝影一直是我最大的業餘愛好。工作期間,先後在中國文明網刊載網評文章73篇,在新華網、光明日報、中國記協網、中國安全生產網等刊載各類網評文章100餘篇。

  下面是他寫的一篇文章,看完心裡很有觸動。

  文明素養才是有車族的最“高配”

  近日,廣西柳州市駕鶴路與光明路路口斑馬線附近發生了讓人十分溫暖的一幕。一名男子行車至該斑馬線附近時,見一個駝背老人,由於其身體彎曲厲害,在等待車流間隙時用四角塑料凳子作柺杖支撐自己的身體緩慢行走。這時,該輛小轎車司機將車停了下來,並下車幫助老人拿上塑料凳,攙扶其安全走過馬路。在這個關鍵時刻,雖然造成了後方車輛的短時間堵塞,但見此情形,沒有一輛車按喇叭。直到該男子將老人攙扶過馬路後快速回到車上將車駛離……此場景恰好被一市民拍攝下來,配上相關文字後發到微信朋友圈,該條朋友圈資訊一經發出,網友紛紛轉發點贊。***央視新聞***

  一段時間以來,繼成都女司機被暴打事件發生不久。又相繼出現了安徽省亳州市一騎車女子當街被另一騎車男子暴打後,次日上吊自殺身亡的悲劇。再到濟南“賓士女”受路怒症的影響與計程車司機發生衝突爭開鬥氣車……這些事件的持續發酵,使得這類事件倍受到全國市民的普遍關注,“路怒族***路怒症***”也隨之在短時間內迅速躥紅於網路。每當看到類似的報道都十分讓人揪心,實在是不願多看,更不希望類似的事件再度發生。

  透過這些不文明的現象,我們不難看到都是“路怒症”在從中作祟,都中了“侵略性駕駛”的毒。說的更為具體點,就是一些有車族的思想道德修養有待提升。就是他們心底裡面那股不謙讓、不服輸,以及畸形發洩的“邪氣”在作祟。隨意變道、加塞、開鬥氣車等等,都是道路上常見的違法行為,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少部分司機為了省下停紅綠燈的時間,會選擇“插隊”,到路口處進行加塞。有的為了加快行車速度,隨意進行變道超車。有理性和文明素養的司機大多會選擇禮讓或等待,而有的司機則會不甘示弱,要麼頂著不讓道、你搶我也搶,有的在遇到爭執時不心平氣和的解決問題,一賭氣,甚至來一個撇車走人的舉動,你撇我也撇,問題沒有解決,交通堵塞起來了。縱觀這些宛如“一秒變瘋子”的“路怒族”事件,在事後又有幾個當事人不是後悔不已的。

  其實,在這些“路怒族”之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那就是被許多網友喻為“喇叭黨”的群體。見前車行駛速度較慢,使勁按喇叭,似乎在示意“你太慢了,讓開讓我來”。有行人橫穿公路,會影響自己行車的速度時,摁喇叭。有的甚至面對斑馬線上的行人也會使勁催促。似乎凡遇到不順心的時候都要按幾下喇叭的不良習慣。

  筆者認為,提高汽車文明程度的原則就是“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畢竟馬路絕不是宣洩各種不良情緒的“打靶場”、“角鬥場”,它理應是安全駕車、文明行駛的代名詞。行車路途之中,多一些冷靜、剋制與包容,少一些憤怒、急躁與衝動。多為廣西柳州該名停車攙扶困難特殊行人過馬路的駕駛人的善舉點贊,多為當時那些靜心等待車輛的駕駛人點贊,營造和諧的交通環境,你們均有責。

  損人之心絕不可有,助人之舉人人可為。凡人善舉需要更多的點贊和添磚加瓦,合力喚醒那些漸自沉睡的道德意識,警醒那些有意識、無意識偏離的道德行為,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道德環境氛圍就一定能水到渠成。 人車路、文明行,文明交通的核心是人,關鍵是人的文明、素質提高。有了駕照,不一定就叫會開車。用過人的駕駛技術,不一定就是開車高手。擁有了名牌汽車上路,不一定就是好車。無論車高檔與否,也不管你的愛車是否名牌、配置高低。只要駕駛人標配了必備的文明素養,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行在路上的車就一定是一輛“高配”車。***丁本俊***

  望人人文明素養,建設一個美好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