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手抄報圖片整潔漂亮

  食品安全就是我們的健康安全,我們平時要多注意,製作一份食品安全手抄報可以讓我們瞭解到一些食品的安全問題。小編精心整理了食品安全手抄報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好看的食品安全手抄報

  食品安全手抄報資料

  綠色食品的三大特徵

  “綠色食品不等同於 ‘天然食品’。”省農業廳副廳長祝春秀表示,綠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證,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與普通食品相比,綠色食品有“產地環境”、“全程監控”和“依法實行標誌管理”三個顯著特徵。

  1、優良的生態環境

  綠色食品強調產品出自優良的生態環境,通過對原料產地及其周圍的生態環境因子***大氣、水、土壤等***嚴格監測,判定其是否具備生產綠色食品的基礎條件;實行產前、產中、產後整個產業鏈條上的監管,通過全程監管確保綠色食品的整體質量;產品依法實行標誌管理,標誌監督管理包括技術手段和法律手段。

  2、全程監控不留“真空地帶”

  綠色食品包括產前、產中、產後多個環節,點多面廣,監管難度大,我省又是如何使綠色食品實現真“綠”色的?

  “前端強化認證准入,後端強化證後監管,確保全程監控,不留‘真空地帶’。”省農業廳綠色食品辦公室副主任鄧彬給記者出示了一張綠色食品認證的流程圖,綠色食品認證主要是依據綠色食品標準,通過取樣監測、現場檢查等多個環節,對產地環境、產品生產加工過程及投入品的使用管理、產品質量檢測、產品包裝和儲運等進行現場檢查、稽核和評定,認證程式十分嚴格。

  在嚴格認證基礎上,我省還進一步強化市場監管。今年我省已經開展了打擊違法新增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新增劑專項整治工作,並採取市場抽樣與企業抽樣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例行抽檢和 “瘦肉精”、“三聚氰胺”等專項抽檢,專項抽檢產品合格率達100%。

  3、多級聯動多方支援

  “有主管部門、有政策推動、有資金扶持。”據省農業廳綠色食品辦公室主任周南華介紹,在中央明確“支援發展綠色食品”的大背景下,我省也將“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寫入了省委一號檔案,《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實施辦法》也明確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鼓勵支援綠色食品認證”。

  什麼是食品摻假、摻雜和偽造?

  ***1***“摻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價或沒有營養價值的物品,或從食品中抽去了有營養的物質或替換進次等物質,從而降低了質量,如蜂蜜中加入轉化糖,巧克力餅乾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摻雜”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雜物,如腐竹中加入矽酸鈉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紅磚木等。

  ***3***“偽造”是指包裝標識或產品說明與內容物不符。

  摻假、摻雜、偽造的食品,一般應由工商行政部門處理。對影響營養衛生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依法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