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酒店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會使酒店對內具有凝聚力,對外具有競爭力,今天小編要講的是。

  

  1 、酒店的發展要想取得成功,最基本的是要建立一個公正公平的平臺。

  中國著名的餐飲業品牌海底撈的董事長張勇曾經講過:海底撈的員工大多數是沒有太多的高星級酒店的從業背景,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農村孩子,但是之所以在短期內,創造了中國餐飲業的神話,其企業文化的核心就是:為員工創造了一個公平公正的職業平臺,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又有多少企業家或者管理人員能夠真正做到呢?在當今中國,酒店業是一個全面開放和競爭性的行業,如果連最基本的為員工創造一個公正公平的事業平臺都做不到,您的酒店又怎麼可能保持持續的核心競爭力呢?

  2、酒店對員工要實現真正的關愛。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和精神,酒店對待員工的溫暖與關懷,不是體現在一些口號中,而是體現在日常細節管理&實際的行動中。因為我們堅信:人才是企業之本,酒店的裝置會折舊,酒店的人才卻會使酒店增值。因此,我們不僅要感謝每一位走進酒店大堂的客人、更要感恩每一位為酒店做出貢獻和努力的同事,因為,它們才是您的酒店前進道路上的寶貴財富。而且,我們也知道:“酒店的管理層只有關心好酒店的每一位員工,員工就會關心好酒店的每一位客人”,酒店的管理層對員工的關愛,不僅僅是體現在對員工的工作環境不斷改善、對員工的吃住等生活環境的不斷提高、對員工的福利待遇及獎金不斷提升;更應該建立更多的人文關懷的機制,例如:建立多方位,多渠道的溝通機制,

  酒店管理層要清楚員工的所想所要的什麼,特別是80後、90後的員工,他們充滿泛想,充滿激情,同時,對待工作和生活,甚至未來,又倍感迷盲;酒店的管理層通過對員工的溝通和引領,才能更好的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3、酒店應為員工創造快樂的工作氛圍。

  我們都知道:“沒有快樂的員工,就不可能有快樂的顧客”。所以,創造快樂工作,讓員工享受工作的快樂,這是保證飯店優質服務的基本前提。一是:搭建快樂工作的管理平臺:

  酒店應該建立更加科學的用人管理機制、職業生涯體系和績效管理系統,使員工奮鬥有方向、成長有條件、表演有舞臺、工作有動力,從而讓所在酒店成為員工迎接挑戰、追求理想、實現事業的快樂工作的平臺;二是:營造快樂工作的環境氛圍:

  酒店應為員工構建和諧、團結、樂觀、向上、正氣的工作環境;三是:培養快樂工作的職業心態:

  酒店應注重員工“陽光思維”、“必勝信念”和“感恩心態”的培養,使飯店員工形成對人生和工作的正確認知,擁有快樂的情感和積極的態度。

  4、酒店應該對員工建立信任和培養感恩的文化。

  我們知道,因為客人直接面對的是我們的員工,而不是酒店總經理或管理層,酒店應該建立更多的員工授權機制,特別是一線對客服務的員工的直接授權制度,既是為了便於一線員工快速解決客人的問題,提升酒店的管理和服務品質,又是一種對員工的信任。同時,酒店應該培養員工的“感恩文化”,對社會的感恩、對企業的感恩、對同事的感恩;酒店可以製作一批小的“感謝卡”,用於員工在上面填寫在工作中曾經給予它們幫助的同事的姓名和事情,然後張貼在員工公告欄,創導員工互相幫助、相互感恩的企業文化氛圍。

  5、酒店應建立幫助員工職業生涯發展規劃。

  每一位員工都是金光閃閃的珍珠串在一起就是價值連城的項鍊。因此,管理層應積極的挖掘每一位員工的特長,讓他在最適合的土壤去發光發熱、創造不同的崗位和機會予以員工鍛鍊的平臺,從而去評估每一位員工的發展潛質,幫助員工制定長遠的個人發展規劃,為酒店業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

  6、酒店應培養員工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文化。

  我們要告訴員工我們是有著社會責任感的酒店,人人應該為社會貢獻微薄的力量,回報社會。例如:酒店可以定期組織員工去探訪孤兒院、敬老院,獻血獻愛心活動;定期組織員工的義工活動、義工清理海攤;可以在每年的“12.1”世界艾滋病日在酒店對客人&員工開展募捐活動,售賣紅絲帶環保袋,將所得捐款項交予相關公益組織;可以聯絡當地的失業中心開展再培訓計劃,旨在為當地一些沒有專業技能的殘障人士、

  孤寡人士、失去伴侶的絕望人士免費提供6個月到一年的酒店服務技能培訓。通過種種的酒店組織的社會義工活動,塑造和養成員工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文化。

  7、酒店應為員工建立“家外之家”的企業文化氛圍。

  現代酒店的員工越來越年輕,而且來自五湖四海,甚至是全球化的員工團隊,酒店只有為他們創造一種“家外之家”的企業文化,員工才能發揮出他們的凝聚力,酒店才會擁有競爭力。例如:酒店可以定期舉辦“員工文化節”活動:

  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比賽、攝影展、繪畫展、書法展、英語演講比賽、卡啦OK比賽等娛樂活動,爭取每個月有均不同的豐富的員工主題活動。

  打造酒店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中國的酒店業經過改革開放後的三十多年的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以及在中國旅遊經濟時代、國民旅遊消費的需求日益旺盛,加上國內各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商在各自的目的和利益的共同推波助瀾下,在短短的近十多年內,國際酒店集團的進入、國內酒店集團的壯大,湧現了眾多的商務型酒店、精品型酒店、主題型酒店、度假型酒店、經濟型酒店等不同的酒店業態以及衍生了酒店上、下游的產業鏈,如酒店式公寓、***業態酒店、農舍等等。

  不論是國際酒店品牌還是國內酒店品牌,不論是奢華高階型酒店還是低端經濟型酒店,它們都有的取得了成功,也有的是以失敗收場。但是,一家成功或者偉大的公司和酒店其實都是一樣,都是具有以下這些共性:有著清晰的戰略、高效的執行力、品牌建設的意識、共同價值觀的團隊建設、追求卓越的服務精神,當然,更離不開健康的企業文化。

  健康,優秀的企業文化是形成酒店競爭力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座酒店,即使設計的再獨特、裝修的再奢華,它也是一座由鋼筋和混凝土堆積而成的建築而已,一座酒店的真正的靈魂是這個建築物裡面的人,是客人更是員工。因此,筆者認為:員工永遠是酒店最為寶貴的資產,員工是驅動酒店成功的最為關鍵和最為核心的因素。不論是萬豪國際酒店集團創始人比爾.馬里奧特所提創的“家庭文化”的一系列親情行為方式的企業文化,還是加拿大四季酒店集團創始人伊薩多.夏普所提出的“待人如己”的企業文化核心,均是這些國際品牌酒店集團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