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公司註冊資金怎麼寫恰當

  關於公司的註冊資金,大家可能還是很迷茫吧,現在公司的註冊資金有什麼最新的規定?小編把整理好的註冊公司註冊資金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

  公司的註冊資本金

  註冊資本是全體出資人***股東***投入公司的實繳出資之和,是經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實繳出資以貨幣數額表示的資本總額,也是股東對公司享有股東權益和承擔有限責任的依據。公司的註冊資本是公司成立之初的經營資本,也是公司享有全部法人財產權和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全部資產的來源依據。

  公司法修改內容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一、將註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

  除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公司註冊資本實繳另有規定的外,取消了關於公司股東***發起人***應當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出資,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出資的規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應當一次足額繳納出資的規定。公司股東***發起人***自主約定認繳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等,並記載於公司章程。

  二、放寬註冊資本登記條件

  除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公司註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外,取消了有限責任公司最低註冊資本3萬元***人民幣,下同***、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註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註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也就是說理論上可以“一元錢辦公司”;不再限制公司設立時股東***發起人***的首次出資比例,也就是說理論上可以“零首付”;不再限制股東***發起人***的貨幣出資比例。

  三、簡化登記事項和登記檔案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認繳出資額、公司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公司登記事項。公司登記時,不需要提交驗資報告。這次公司法的修改進一步降低了公司設立門檻減輕了投資者負擔,便利了公司准入,為推進公司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制保障。

  註冊資本多少合適

  註冊資本的具體規定:

  1、註冊資本的實繳已經沒有期限承諾限制,“如果非要為這個承諾加上一個期限”,不要超過公司經營期限即可;

  2、註冊資本已經沒有認繳最低限額,也就是說理論上“一元公司”可以存在,最高也沒有限制;

  3、股東實際繳存的註冊資本,也就是會計上的“實收資本”,不再是工商登記事項,也不再需要《驗資報告》。

  首先,註冊資本填寫過高是有別的人會管的,比如公司的投資人,再比如未來走向資本市場過程中的監管機構,都會有可能要求認繳資本實際到位,當然如果到時候發現實際到位無法達成,可以採用減資的方法降低註冊資本,但是這個過程費時費力,會嚴重影響融資及走入資本市場程序。註冊資本是法律上股東承擔有限責任的承諾,當公司資產不足以清償公司債務時,股東有義務按照承諾的註冊資本清償剩餘債務。

  註冊資本的正確方式

  註冊資本登記時切記量力而行,匹配自己的當期資金能力或可預期資金能力,為未來的資本運作和經營執行降低壓力,如果一時頭腦發熱已經寫的很大,且實繳出資承諾預期無法完成,那就“姿勢不對,起來重睡”~儘快減資;

  章程約定中儘可能採用貨幣資金的出資方式,公司設立後註冊資本沒有完全到位前,注意任何一筆股東個人資金進入公司都一定要在匯款時註明“某某投資第三,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投資溢價“資本公積”增資。

  註冊資本,可能是創業者遇到的第一個坑,看似簡單實操複雜,採用“正確姿勢”十分重要,傳統的工商註冊代理機構的不一定能給出太多專業意見,如果遇到難點問題,建議向專業的財稅、法務服務機構諮詢。

  註冊資本認繳制是什麼

  一、對認繳制的說明

  股東***發起人***要按照自主約定並記載於公司章程的認繳出資額、約定的出資方式和出資期限向公司繳付出資,股東***發起人***未按約定實際繳付出資的,要根據法律和公司章程承擔民事責任。

  如果股東***發起人***沒有按約定繳付出資,已按時繳足出資的股東***發起人***或者公司本身都可以追究該股東的責任。如果公司發生債務糾紛或依法解散清算,沒有繳足出資的股東***發起人***應先繳足出資。

  二、法律規定

  1、《公司法》第七條:“依法設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記機關發給公司營業執照。公司營業執照簽發日期為公司成立日期。公司營業執照應當載明公司的名稱、住所、註冊資本、經營範圍、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項。公司營業執照記載的事項發生變更的,公司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由公司登記機關換髮營業執照。”只是刪除了原來實收資本這一項內容,也就是說公司註冊資本並沒有取消。

  2、《公司法》第二十三條“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中的第二款規定:***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刪除的內容只是原規定的”股東出資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第二十六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註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修改了原來規定的:“公司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註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於法定的註冊資本最低限額,其餘部分由股東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並刪除了原來《公司法》在第二十九條規定的“股東繳納出資後,必須經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驗資並出具證明”的條款。據此,公司章程的記載作為監督監管執法的依據。

  3、《公司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實繳、註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刪除了原規定的“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3萬元。法律、行政法規對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的最低限額有較高規定的,從其規定”的內容。比如對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的要求,修改後的新《公司法》第七十六條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的第二款規定“有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或者募集的實收股本總額”;第八十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註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在發起人認購的股份繳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募集方式設立的,註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實收股本總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實繳、註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4、《公司法》第八十三條規定:“以發起設立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應當書面認足公司章程規定其認購的股份,並按照公司章程規定繳納出資。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發起人不依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應當按照發起人協議承擔違約責任。”相應刪除原有規定的只是“發起人認購和募集的股本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公司全體發起人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註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其餘部分由發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500萬元。”一次繳納的,應即繳納全部出資;分期繳納的,應即繳納首期出資。

  三、法律風險提示

  認繳制不是空頭支票,股東必須在公司章程中約定並詳細載明,各自認繳的出資比例、數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等。

  《公司法》的認繳制規定了工商登記機關登記的責任,儘管公司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公司的登記事項,但是對認繳的公司,登記機關必須如實將公司註冊資本、股東認繳出資額、出資期限、出資方式等登記事項向社會公示。對必須實繳的公司或者可以認繳的而自願實繳的公司,在辦理登記註冊手續時,對實收資本實行備案制。所以說,認繳並沒有弱化出資人的出資義務,並沒有轉化公司對第三人或對社會應該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