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怎麼利用藥物治療

  提到鼻竇炎,相信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鼻竇炎發作的時候也是很痛苦的。那麼,大家對鼻竇炎瞭解又有多少呢。今天,小編就鼻竇炎症狀,鼻竇炎偏方及鼻竇炎吃什麼藥,接下來馬上告訴大家。

  鼻竇炎症狀及治療方法

  中醫學認為病雖在鼻,但與臟腑虛弱,經脈失暢,氣血不和有關,主要是肺脾兩髒虛損。肺脾氣虛,清肅不力,清陽不升,氣血執行不暢,致溼濁停聚竇竅,使鼻竅窒塞,濁涕不斷,濁陰上擾清竅,則頭痛腦脹。

  中醫認為本病多因感受風熱邪毒,或寒邪化熱、熱鬱肺經、肺失清肅,邪熱循經上灼鼻竇。

  或溼熱邪毒鬱困脾胃,健運失調、濁陰上逆、溼熱停聚竇內,經久不愈,邪毒滯留不散而致。

  若反覆發作,肺氣虛弱,清肅不力,邪毒易於滯留,或因脾虛生溼,溼熱上犯鼻竇,或因膽火循經上犯,傷及鼻竇。

  中醫辨證

  肺氣虛寒

  肺氣虛易為外邪所傷,或因外病不愈耗傷肺氣,以致肅降功能失調,津液不得清化,停聚竇內而為病。

  脾氣虛弱

  脾氣運化失調,溼濁內聚,久鬱化熱,兼以邪毒滯留不散,困於竇內,侵蝕肌膜而成。

  肺胃鬱熱

  感受風熱或寒鬱化熱,致肺中虛熱與陽明積熱循經上犯,與氣血搏結,蒸腐竇竅,化腐為膿。

  鼻塞,流黃涕或黏白涕,伴有頭痛,發熱,咳嗽痰多,舌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數或浮數。

  膽熱燻蒸

  邪熱內蘊,傳於膽腑,疏洩失常,氣鬱化火,腦犯鼻,傷及竇竅,蝕灼肌膜,煎煉津液,遂致鼻淵。症見鼻流黃膿涕、量多,有腥臭味,嗅覺減退,兼有頭痛劇烈,煩躁,口苦咽乾,舌紅、苔黃,脈弦數。

  溼熱瘀結

  溼熱困脾,脾失健運,困頓呆滯,留戀致瘀,溼熱瘀阻互結上壅,蒸灼竇竅。症見鼻塞重而持續,流黃膿涕,嗅覺減退,伴頭脹重,不欲飲,倦怠,脘腹脹滿,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鼻竇炎的治療方法

  1. 全身治療:採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因多為球菌感染,以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為首選藥物,藥物治療強調選擇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療程使用。若頭痛或區域性疼痛劇烈,可適當用鎮靜劑或鎮痛劑。一般療法與急性鼻炎相同。中醫中藥治療以散風清熱、芳香通竅為主,以解毒去瘀為輔。

  2. 改善鼻竇引流:常用含1%***的藥物滴鼻,收縮鼻腔,改善引流。急性鼻竇炎還可以通過體位改變進而改善鼻竇的通氣引流而減輕頭痛。

  3. 上頜竇穿刺沖洗術:急性上頜竇炎宜在全身症狀消退、區域性急性炎症基本控制後施行。沖洗後可注入抗菌溶液,每週1—2次。

  4. 鼻竇置換療法:使用於兒童多組鼻竇炎患者。

  5. 如為牙源性上頜竇炎應同時治療牙病。

  6. 可以使用粘液促排劑,改善分泌物性狀並易於排出。

  7. 可以應用鼻用區域性激素或全身應用激素,改善區域性炎症狀態,加強引流。

  8. 手術:急性鼻竇炎在藥物控制不滿意或出現併發症時可採用鼻內窺鏡手術,通過內鏡引導直達病灶,開放鼻竇口,清除病變,,改善區域性引流,進而恢復鼻竇正常的生理功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