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所有權是什麼

  所有權是所有人依法對自己財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是對生產勞動的目的,物件,手段,方法和結果的支配力量,它是一種財產權,所以又稱財產所有權。所有權是物權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種權利,具有絕對性、排他性、永續性三個特徵,具體內容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置等四項權利。產權和所有權的區別是:產權是一個較大的概念,產權包括所有權。房地產所有權只是房地產產權中主要的一種。


所有權

  權能介紹

  所有權的權能是指所有人為利用所有物以實現其對所有物的獨佔利益,而於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可以採取的各種措施與手段。所有權的權能包括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

  1、佔有權能:對所有物加以實際管領或控制的權利。佔有權與所有人發生分離。佔有權與佔有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民法上的佔有是指主體對物的實際控制。佔有本身只是一種事實而不是權利。

  2、使用權能:在不損毀所有物或改變其性質的前提下,依照物的效能和用途加以利用的權利。使用權能也可以轉移給非所有人行使,並且使用權能僅適用於非消耗物。

  3、收益權能:收取所有物所生利息***孳息***的權利。收益權是與使用權有密切聯絡的所有權權能,因為通常收益是使用的結果,但使用權不能包括受益權。

  4、處分權能:對所有物依法予以處置的權利。處分包括事實上的處分和法律上的處分。處分權能是所有權內容的核心和擁有所有權的根本標誌。其通常只能由所有人自己行使。

  所有權的限制:民法和其他一些相關法律、法規對所有權進行的限制主要表現為:

  ***1***行使所有權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2***行使所有權不得妨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3***行使所有權時必須注意保護環境、自然資源和生態平衡。

  ***4***根據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依法對集體土地實行徵用,或將其他財產收歸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