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訴是什麼意思

  在刑事訴訟中,國家公訴是一項使用比較少的訴訟,今天小編為你們介紹國家公訴什麼意思的內容,歡迎閱讀。

  國家公訴的含義

  國家公訴是指我國的檢察機關對於比較嚴重的刑事犯罪向人民法院提起的刑事訴訟。被公訴人即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敗訴後需要承受相應的刑罰處罰。

  成為國家公訴類案件

  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

  犯罪事實是對犯罪嫌疑人正確定罪和處刑的基礎,只有查清犯罪事實,才能正確定罪量刑。這裡的“犯罪事實”,是指影響定罪量刑的犯罪事實,包括:

  ***1***確定犯罪嫌疑人實施的行為是犯罪,而不是一般違法行為的事實。

  ***2***確定犯罪嫌疑人是否負刑事責任或者免除刑事責任的事實。比如犯罪嫌疑人的主觀狀態***包括故意、過失、動機和目的***、犯罪嫌疑人的年齡、精神狀態等。

  ***3***確定對犯罪嫌疑人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從重處罰的事實。查清上述各項事實就符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的條件。

  ***4***言詞證據中主要情節一致,只有個別情節不一致且不影響定罪的。

  2、證據確實、充分。證據是認定犯罪事實的客觀依據。

  證據確實,是對證據質的要求,是指用以證明犯罪事實的每一證據必須是客觀真實存在的事實,同時又是與犯罪事實有內在的聯絡,能夠證明案件的事實真相。證據充分,是對證據量的要求,只要一定數量的證據足夠證明犯罪事實,就達到了證據充分性的要求。

  證據確實與充分是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證據確實必須以證據充分為條件,如果證據不充分,證據確實也無法達到;反之,如果證據不確實,而證據再充分,也不能證明案件真實。因此,證據確實、充分是提起公訴的一個必要條件。

  3、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犯罪嫌疑人實施了某種犯罪,並非一定要負刑事責任。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有些犯罪行為法定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因此,決定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還必須排除法定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依法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就成為對其提起公訴的又一必要條件。

  公訴和自訴的區別

  公訴案件是偵查機關立案偵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公訴的案件,公訴案件是不允許和解、撤訴的。

  自訴案件是由法院直接立案審理,不需要經過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不需要檢察機關提起訴訟的案件。在自訴案件中,被害人不告不理,告了法院才受理。當事人雙方如果和解了,是可以撤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