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養有哪些注意事項

  對汽車保養是每個車主愛車的表現,但保養方法要正確。下面是小編給大家精心挑選的,希望大家喜歡!供你參考和閱讀!

  汽車保養九大忌諱

  一、忌在不通風的車庫內長時間運轉發動機。發動機排出的廢氣中含有一氧化碳,這是一種看不見又聞不著的毒氣。長時間處於低濃度的一氧化碳氣體中,會引起頭痛、呼吸急促、噁心嘔吐、體虛目眩、心理混亂甚至大腦損傷等症狀。如在車庫內啟動發動機,應將車庫的門開啟或開啟排風裝置,以便隨時將廢氣排出車庫。即便露天作業,也不要在工作著的發動機排氣管附近長時間停留。

  二、忌用嘴吸油管。汽油不僅易燃易爆,而且有毒。特別是含鉛汽油,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消化道和腎臟。另外,汽油中還含有高濃度的硫化物,由於硫化氫也有一定的毒性,若將汽油吸入肚裡,會導致中毒或死亡。萬一吸入,應逼迫自己嘔吐並及時到醫院治療。

  三、忌沾上化油器清洗劑。大部分的化油器清洗劑中都含有甲基氯化物、芳香族類和乙醇,這些物質都有一定的毒性,因此這些物質被吸入鼻內或濺在面板和眼睛上,都是很危險的。

  四、忌機械傷害。對汽車的保養關聯著各個方面,在進行保養操作時,應設定明顯的作業標誌,以防其他人的誤操作而受到傷害。在啟動汽車時,應注意變速器的擋位情況,以防汽車誤動傷人。在發動機罩下工作時,應讓其他人離開駕駛室,以防發動機突然轉動或他人操縱機構動作,造成誤傷。如果需要在車下作業時,應設定明顯的標誌,並將汽車用掩車木掩好。用千斤頂支車時,千斤頂要放置平穩。駕車前應準備好駕車工具***駕車凳***,禁止用磚頭等易碎物體。在安裝總成時,千萬不要用手試探螺孔、鎖孔等以免軋斷手指。試驗發動機時,不得在車下作業。

  五、忌失火。在保養汽車時,經常需要使用油料、清洗劑等易燃、易爆物品,此時千萬別忘了消防措施,備好滅火器,以防萬一。在油箱和蓄電池附近,不要吸菸,因為油箱逸出的可燃氣體和蓄電池逸出的氫氣是很容易被引燃的。

  六、忌燙傷。剛剛熄火的發動機,由於發動機的各部件***水箱、排氣管道、動力轉向液箱和火花塞等***溫度都比較高,必須小心接觸,以防燙傷。如果發動機溫度高,千萬不要取下水箱蓋或鬆開放水開關,以防燙傷。

  七、忌損傷汽車。制動液對汽車的漆膜***包括皮鞋的漆膜***有損害作用,它能很快地溶解漆膜。制動液對眼睛是有害的,如果濺入眼睛,必須立即用清水沖洗乾淨。

  八、忌不注意旋轉的機件及汽車路試的防護。在發動機運轉時,注意手、衣物和工具必須離開旋轉的風扇和風扇傳動帶***最好取下佩戴的戒指、手錶和領帶等物品***。試車時,汽車各部位狀況應能保證安全停車和轉向有效。路試的汽車必須有明顯的試車標誌。試車時,人員必須乘坐安全,並在專門的試車道上進行。

  九、忌不注意工作場所的清理。在關閉發動機蓋或其他總成蓋時,應檢查工具、抹布和拆下的零件等物品是否遺忘,待確認無誤後,才可以關閉。

  自駕遊後車輛該怎麼保養

  一、車輛內飾清洗:保持內飾乾淨

  自駕遊過程中免不了在路上吃吃喝喝,食物殘渣與水很容易留在車內,時間長了一方面容易滋生細菌,產生黴變,影響車內空氣質量;另一方面也容易招來小蟲子。因此,在遊玩回來之後要及時進行清理。而對於安裝了座套、枕套的車主來說,最好也將座套、枕套拆卸下來,進行全面的清洗,為之後的駕車出行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

  二、傳動皮帶:傳動皮帶的作用是保證發動機正常工作

  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車輛發動機艙內的傳動皮帶同樣有必要進行常規檢查,其中主要檢查的是傳動皮帶的張緊度與皮帶表面是否存在劃痕與裂紋。傳動皮帶的張緊度越緊越會加劇傳動輪和軸承的磨損;而皮帶表面出現劃痕或裂紋則很有可能導致發動機無法正常工作。

  三、油/液檢查:保養必查專案

  如同自駕遊前的檢查一樣,歸來之後檢查發動機艙內的油/液是不能忽略的,這其中主要包括玻璃水、剎車油與機油的液麵位置,如若低於標準線下限時要及時新增,因為自駕旅行時,由於受到天氣、路況等影響,有可能致使玻璃水、剎車油等缺失嚴重。

  四、制動系統檢查:能否讓車輛安全停駛的唯一保障

  簡單的說,制動系統的作用就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按照駕駛員的要求進行強制減速甚至停車;使已停駛的汽車在各種道路條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穩定駐車;使下坡行駛的汽車速度保持穩定。因此,不難看出,制動系統影響著車輛行駛的安全與否。

  五、制動系統檢查專案

  而對於制動系統的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檢查剎車油,這在清理髮動機艙時就可以檢查;2.由於制動盤與制動蹄屬於易損易耗零件,因此要檢查其磨損情況,如果磨損情況超過了規定值範圍,則要及時進行更換,避免給之後的出行帶來安全隱患。

  六、底盤檢查:承載車身,使其正常運轉

  汽車底盤的主要作用是承載,支撐汽車整體,可謂是汽車的骨骼,一輛汽車沒有底盤的話可謂寸步難行。在自駕遊過程中,難免遇到坎坷路段、雨天行車、被物體刮到與遭遇泥濘路段等等,而這對於底盤的損壞還是比較大的,容易致使底盤區域性生鏽、變形等等。

  自駕遊之後,對於車輛底盤的檢查,首先要看的是底盤上是否有油漬滲出,不同的位置可能是不同部件漏油所導致,諸如發動機、變速箱等等;其次要看底盤是否有生鏽、變形等狀況,如若出現應及時處理。另外,有條件的話可以到服務站做底盤裝甲,底盤裝甲可以有效的保護車輛底盤。

  七、車輛外觀清洗:出現劃痕及時處理

  一次長途自駕旅行之後,清洗車輛外觀那是必須的,一路上“風裡來雨裡去”的容易導致車身滿是泥濘。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對汽車車身、車燈、保險槓、門窗玻璃、輪胎輪圈等進行全面清洗,照著提新車時的樣子清洗就行了。

  另外,也要檢查車身表面是否有明顯劃痕,因為在長途旅行中容易遇到比較遭的路況,遭遇劃痕是在所難免的。檢查過程中如果出現劃痕,要及時去做噴漆處理,避免時間過長導致劃痕處被氧化、腐蝕等。

  八、發動機艙清理:發動機艙的乾淨與否關乎到車輛正常行駛

  車輛表面髒了,車主們都知道去清洗,甚至不定期的去打蠟或是封釉來保護愛車的外觀。但是,對於車輛發動機艙內的乾淨與否很多人都會忽略,人們往往會這樣認為,發動機艙內乾不乾淨的不會影響車輛正常行駛。

  汽車保養的禁忌

  1、不要象輪胎螺栓螺母塗油

  在車輪維修中,少數私家車主為了防止車輪上螺栓螺母生鏽,安裝時別出心裁地將螺栓螺母都塗上潤滑油,殊不知這種做法不僅錯誤,而且給行車安全帶來一定的隱患。螺栓和螺母擰緊後,相互間具有自鎖的特性。而塗上潤滑油後,二者之間的自鎖係數變小、自鎖效能下降。在汽車高速行駛時,螺栓螺母很容易鬆動乃至脫落,從而引發行車事故。

  2、不要用水沖洗車身內部

  夏天到了,常見私家車主們一邊用水沖洗車身,一邊用抹布擦拭,在此要提醒私家車主的是:車身內部最好不要用水直接沖洗。因為駕駛室內地板膠墊的下面可不是“一馬平川”,結構上的需要使駕駛室地板膠墊下面的凹槽、通孔非常多。用水沖洗後,要麼沉積在凹槽內不易乾燥,要麼從通孔處流到變速箱等部件上產生鏽蝕。尤其是密封效能較好的轎車更不能用水直接沖洗車身內部。正確的方法是用溼抹布擦拭,但要避免積水。

  3、不同品牌的冷卻液不要混合使用

  誰都知道發動機冷卻液不足時應及時新增,但你是否把不同品牌的冷卻液溫在一起使用了呢?如果是,勸你還是趁早把冷卻液放掉,重新新增同一品牌的冷卻液。因為不同品牌的冷卻液其化學效能可能相差懸殊,比如對黑色金屬有效的防腐劑,卻常常對鋁製品有腐蝕作用;而適用於鋁臺金的防腐劑則對鐵合金有害。由於不同品牌的冷卻液所用的防腐劑不同,所以不能混合使用。

  4、電噴車啟動時不要踩油門

  啟動發動機前踩幾腳油門,是許多駕駛員的習慣,尤其是在冬季冷車啟動時。但這種啟動方法卻不適用於電噴轎車。裝有電控噴油裝置的發動機與普通化油器式發動機不同,它的噴油控制裝置能根據發動機的溫度、工況自動調整供油量,使發動機順利啟動,即在冷車啟動時,噴油控制裝置能自 動增加供油量。所以,電噴轎車發動機啟動時,沒有必要踩油門,更不要在啟動前連續急踩,否則反而使發動機啟動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