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兔怎麼配種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怎樣才能更好地促進肉兔的繁殖呢,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什麼,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肉兔配種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一、科學確定初配年齡。確定肉兔的初配年齡,主要根據體重和月齡來決定,在正常飼養管理條件下,公母兔體重達到該品種標準體重的70%時,即已達到體成熟,可開始配種繁殖。一般小型品種初配年齡為4-5月齡,體重2.5-3公斤;中型品種為5-6月齡,體重3.5-4公斤;大型品種為7-8月齡,體重4.5-6公斤。因公兔性成熟年齡比母兔遲,所以公兔的初配年齡應比母兔遲1個月左右。為了防止早配和近親交配,在家兔性成熟前應公母分開飼養。

  二、科學確定使用年限,適時淘汰和更新兔群。公母兔的使用年限一般為3-4年,如果體質健壯,使用合理,配種利用年限可適當延長。但過於衰老,其受胎率、產仔數和成活率均差,所產仔兔品質也差,所以要適時淘汰和更新兔群。一般每年淘汰1/3,做到3年一輪換,讓適齡種兔在兔群中佔絕對優勢。

  三、科學安排配種繁殖季節。掌握好肉兔的配種繁殖季節是提高仔兔成活率的重要環節,肉兔繁殖雖無明顯的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配種繁殖,但因不同季節的溫度、光照、營養狀況等不同,對母兔的受胎率和仔兔成活率均有一定的影響。

  1、春、秋季:氣候溫和、乾燥、種兔性慾旺盛,母兔受胎率高,產仔數多,仔兔成活率高,是肉兔配種繁殖的最好季節,要抓好配種繁殖工作。不少兔場春繁大都採用頻密產仔法***血配***,連產2-3胎後,再行調整,恢復體力,8月份開始秋繁。

  2、夏季:凡舍溫在30℃以上的時節,應停止配種繁殖,一般是在每年的6月份至7月中旬停止配種繁殖。但如母兔體質健壯,又有防暑條件,仍可適當安排配種繁殖。

  3、冬季:冬季氣溫較低,種兔體質較弱,受胎率低,所產仔兔如無保溫裝置,容易凍僵或凍死。所以,要冬繁,則須供給營養豐富的飼料,以保持健壯的體質;還要有保溫措施,一般要求室溫不低於15℃,仔兔窩不低於30℃,幼兔要求20℃的環境。

  四、適時配種

  1、自然交配配種時期的確定

  ⑴ 根據母兔發情表現確定配種時間。肉母兔的發情周期變化較大,一般在8-15天,發情期一般是3天左右。發情表現為舉止不安,食慾減退,常以前肢扒箱或後肢"頓足",有時還有銜草做窩現象,外陰部潮溼紅腫。整個發情期分為前期、中期、後期,其判斷主要看***的變化情況:發情前期變得較溼潤、微腫、粉紅色;中期溼潤、腫大、呈大紅色***俗稱老紅***;後期溼潤、腫大、紫黑色。最佳的配種時間是發情的中後期。

  ⑵ 試情法確定交配時期。把母兔放入公兔欄內,當公兔追逐爬跨時,如母兔作接受交配姿勢,說明母兔已發情,即可進行配種。否則,未發情,不能交配。

  ⑶ 血配。即母兔產仔後1-2天進行配種。

  2、人工授精配種時期的確定。母兔是刺激性排卵動物,不經交配或藥物刺激不會自動排卵,所以人工輸精前要進行刺激排卵。一般採取注射生殖激素刺激排卵,在進行刺激排卵後2-8小時以內輸精受胎率最高。為了提高受胎率,要在發情盛期進行刺激排卵。

  3、在配種的當天選擇合適的配種時間。春秋兩季最好安排在上午8-10時,夏季利用清晨和傍晚較清涼時進行,冬季選在比較暖和的中午進行。另外,飼餵前後1小時不宜配種。

  五、正確掌握配種程式

  1、檢查種公兔,創造適宜的環境。配種前要對種公兔進行檢查,凡體弱、發育較差、有病以及有血緣關係的公兔,都不能交配。有條件的地方還應對種公兔進行精液品質檢查。確定了公兔後,將公兔籠中的食具全部移出,並在籠底墊一塊大木板,以免兔爪夾入籠縫中扭傷。

  2、將母兔放入種公兔籠內進行配種。把發情良好、身體健康、適宜配種的母兔輕輕放入公兔籠內進行配種。不能將公兔放入母兔籠內進行配種,若將公兔放入母兔籠內,公兔因環境的改變,容易影響性慾活動,甚至不爬跨母兔,導致配種失敗。

  3、配後處理。配種結束後,立即在母兔的臀部用力拍一下,母兔後體一緊張,即可將精液深深吸入,有利於精子從陰道向子宮方向移動,並防精液逆流。爾後將母兔從公兔籠內取出,檢查外陰部有無假配,並將母兔送回原籠,及時做好配種登記工作。

  4、復配。為了確保母兔妊娠和防假孕,要進行復配。復配的方法有兩種。⑴重複配種。在第1次配種後6-8小時再用同一公兔重配一次。據試驗,重複配種的受胎率可達95-100%。⑵ 雙重配種。第1次配種後10分鐘左右再用另一公兔作第2次交配。據試驗,採取雙重配種的受胎率比單配可提高25-30%。此法只適於商品兔生產,因為作種時無法判斷父系的血緣。

  六、搞好妊娠檢查。及時判斷母兔是否懷孕,若未懷孕,應及時進行補配。可採用外部觀察法和摸胎法檢查。

  肉兔配種的注意事項:

  肉兔配種好時節

  肉兔雖然一年四季都可繁殖,但秋季天氣涼爽,肉兔食慾旺盛,生殖機能活躍,受胎率高,是配種、繁殖的好時節。

  加強營養

  無論是種公兔還是種母兔,都應保持中等膘情,飼料力求多樣化,一方面要保證青綠多汁飼料的供應;另一方面要適當補充一定數量的精飼料***如麩皮、玉米、小麥、黃豆等***,必要時還可以補充對繁殖有很大作用的鋅、錳、碘等微量元素,枯草季節還要補給多種維生素。另外,公兔在配種前一週每天增喂半個雞蛋,母兔每天增喂50克大麥芽,有利於提高受胎率。

  適時配種

  要注意觀察母兔發情表現。待母兔興奮不安,在籠內跑跳、頓足,食慾減退,頻頻舉尾,爬跨其它肉兔,並主動接近公兔,外陰腫脹、潮紅、溼潤時,配種最為適宜。配種時,要注意將母兔放入公兔籠內進行交配,交配後及時將母兔臀部提起,並用手拍兩下,促使陰道與子宮收縮,防止精液外流。

  採用復配

  即在第一次配種後,間隔7-8小時再用同一公兔交配一次,這樣可以保證受胎所需的精子數量和質量。

  及時淘汰不孕兔和老齡兔。對多次交配不孕的公、母兔和3歲以上的老齡種兔,應在育肥後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