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疝氣怎麼治療

  小寶寶的體質一直都是比較弱的,因此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生病,小兒疝氣也是寶寶會有的一種疾病。那麼小兒疝氣如何治療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小兒疝氣如何治療的相關內容。

  小兒疝氣的治療方法

  小兒疝氣是一種發病率極高的兒科疾病,嚴重的影響著兒童的生長髮育,給很多的家長帶去了煩惱,不知道該怎麼辦,很多家長由於對小兒疝氣的不瞭解,認為該病不用治療,給孩子帶去了極大的影響,那麼究竟小兒疝氣是否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介紹這個問題:

  一提起小兒疝氣的治療,很多家長朋友都錯誤的認為該病不需要治療就會自愈,從而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耽誤了病情,給孩子的成長帶去了影響。

  小兒兒疝氣一般在小孩出生後很快就會發生,發生率較高。當孩子哭鬧、奔跑等用力過猛的情況下就會在陰囊/***上方看到包塊,安靜後又消失。

  小兒疝氣一般不會有明顯不適。一旦病情發展,腫塊下墜接近陰囊/***,就會造成孩子活動及行走不便,嚴重時會發生嵌頓不能還納,甚至威脅生命。同時,一旦發生嵌頓,孩子往往會承受不少痛苦。

  有些孩子發病很長時間家長還不知道。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留下終身的遺憾。雖然不排除有寫兒童不用治療,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活動量增加,在腹壓增大的情況下,疝氣還有可能復發,因此小兒疝氣的治療不能等,一定要及時治療。

  治療小兒疝氣偏方

  1、當歸茯苓湯治疝氣

  【功能主治】溫經散寒,清熱利溼,活血益氣,補腎益肝。主治疝氣。

  【偏方組成】當歸、茯苓、枸杞各15克,肉桂、烏藥、小茴香各10克,海沉香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7日為1療程。

  【病例驗證】楊某,男,29 歲。辜丸腫痛,伴夢遺1周,前來就診。證見顴紅脣赤,潮熱盜汗,腰脊痠痛,每遇勞累陰囊墜痛,舌質紅,脈細數。辨證為陰虛火動,水不涵木。治宜滋水涵木,潤燥消炎。用本方去肉桂加生地、山萸肉各15克,白芍10克,黃柏、知母、牛膝各8克,桅子、川楝子、丹皮、地骨皮各10克,溫水煎。服5劑,小腹仍有脹痛,照上方加木香、元胡各10克,服7劑痊癒。

  2、檳榔佛手湯治疝氣

  【功能主治】疏肝理氣,散寒止痛。主治疝氣。

  【偏方組成】檳榔、佛手各18克,吳茱萸、香附、荔枝核、黃芪各15克,小茴香、橘核各12克,乾薑10克,肉桂、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病例驗證】劉某,男,18 歲。素患疝氣,過勞則發,脹痛甚則肢厥而冷汗出,且睪丸脹痛,某醫院診為“腹股溝斜疝”,久治無效。經診:少腹結滯不舒,陰囊腫脹墜痛,脘脅不適,食慾不振,舌淡苔薄,脈弦。此因素體虛弱,過勞耗損中氣,氣虛下陷,寒溼內生,凝滯肝經,致少腹、睪丸墜脹痛而成疝氣。法宜疏肝理氣,散寒止痛。按此方服藥6 劑,諸症消失而愈,追訪10年,未見覆發。

  小兒疝氣手術後護理方法

  在我們生活中,大多數的小兒在患上疝氣的時候都會選擇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那在手術治療之後,應該如何護理小兒呢?

  1、治療後注意保護好傷口,特別是嬰幼兒,不要讓孩子將覆蓋在傷口上的紗布抓掉;更不能因大小便弄髒紗布面汙染傷口,造成傷口感染、化膿。

  2、由於術後陰囊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腫脹,一般2到3天時間就會消退,若腫脹不消和發硬,可能有淤血,要請醫生檢查一下。若腫脹和發硬不再發展了,淤血就會慢慢被吸收。

  3、因為隨著時間的流失,麻醉的效果也是會逐漸降低,從而患兒會感覺到疼痛而出現大哭大鬧的情況。因此這個時候家長們應該讓患兒的注意力轉移,並且可以選擇口服或者是注射鎮靜藥。

  4、手術後要讓患兒側身睡,用一塊軟的棉質尿布折成長條狀夾在會陰部,如果右側手術,應讓孩子左側臥位,一旦尿了,就不會尿在紗布上而汙染傷口。如果非兜尿布不可,應把傷口處的紗布露在尿布外面。

  小兒疝氣手術後護理注意事項

  小兒疝氣手術後,多半的護理工作都是落在家長身上的。而小兒疝氣術後護理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1、手術後,避免患兒進行劇烈運動,營養搭配均勻,防止孩子便祕。

  2、小兒在手術之後不能完全平躺,而應該豎著或者是坐著,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問題。

  3、給孩子洗澡的時候,要保持傷口的乾燥,以防病毒的感染。

  4、經常更換尿布,保持清潔、乾淨。

  5、若是出現發燒、寒顫、傷口有血液滲出、亦或者發紅和傷口裂開,就要立即去醫院複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