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巖茶的功效與作用

  武夷巖茶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武夷巖茶的功效和作用,也是人們越來越喜歡的武夷巖茶的原因。那麼,武夷巖茶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1、防治心血管病:

  茶可減少主動脈內膜質斑塊和含量,降低毛細血管脆性,抗性增強。茶多酚類化合物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脂含量,減少脂質沉積,並對血液粘度下降、減少血液高凝狀態、防止血拴形成均有明顯的影響。

  2、保護泌尿器官:

  茶中含黃酮醇類及苷類化合物,能利尿,抑制腎小管再吸收,促進氟化物排洩。同時還有6.8-二硫辛酸對心臟性水腫、肝臟性水腫和妊娠生水腫都有治療作用。

  3、減肥和美容:

  由於降低血脂、膽固醇和三酸甘油含量,促進了胰脂肪的分解酶活性,抑制中性脂肪的增加,達到減肥和美容的效果。

  4、提高免疫力:

  茶可提高CONA刺激脾淋巴細胞增殖反應,保護和調整N-甲基-N-硝基-N-亞硝基脈***MNNG***導致免疫功能,提高體內抗病性。

  5、抗衰老:

  茶中有茶多酚,提高全血***GSH—PX***的活力,有助於清除體內生物自由基,減少傷害,從而延緩了人體的衰老。

  6、防癌:

  茶崔N-甲基-N-硝基-N-亞硝基脈***MNNG***對誘發腸道惡性腫瘤有抑制作用,防止癌變。

  7、對消化器官的保健:

  茶中的兒茶素對胃粘膜起收斂作用,適當抑制了胃液的分泌,對胃起著保護作用。

  8、對牙齒的保健:

  茶中氟的含量為27.3-146.6PPM,這種適當含量氟,能防治齲齒,增強骨骼堅韌度。

  9、防止眼病:

  茶中胡蘿蔔素B-紫蘿酮是維生素A原,它可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能防治上皮組織角質變性增殖淚腺細胞病變,防止角膜角質增厚,防止眼疾。

  除了上述功能外,武夷巖茶還有止渴、除疾、清涼解毒、興奮神經中樞、消減疲勞、醒酒、解除酩酊、沉澱有害離子、消炎殺菌、抑制病毒、抗輻射、治輻射內外損傷等功效。

  武夷巖茶的沖泡方法

  正確的沖泡和品飲才能充分發揮出巖茶風韻和每泡茶的特徵,領略茶中真諦,體會茶的無窮樂趣。

  一、泡茶器具:準備烏龍茶專用茶具一套***沖泡壺宜選用90-150毫升的紫砂壺或三才杯***。

  二、投茶量:沖泡壺具容積的1/2左右***1/3-2/3***。

  三、泡茶用水:以山泉水為上,潔淨的河水和純淨水為中,硬度大或氯氣明顯的自來水不可用;水溫需現開現泡為宜;水溫低於95度或長時間連續燒開的水都略遜。最好配備“隨手泡”。

  四、浸泡時間:1至3泡浸泡10-20秒,以後每加衝一泡,浸泡時間增加10-20秒。浸泡時間的調整原則為1至7泡的湯色基本一致,且可沖泡10餘泡。沖泡次數與浸泡時間有關。

  五、濃淡調整:用投茶量進行。需淡些則投茶量少些為沖泡壺具容積的1/3-1/2,需濃些則投茶量多些為沖泡壺具容積的1/2-2/3。

  六、品茶要領:巖茶滋味醇厚,內涵豐富,有特殊的“巖韻”。茶樹品種特徵能從滋味中體現;香氣或高或長,高則濃郁,長則幽遠,香型多樣化,如花香、果香或帶乳香、帶密香等等;品茶時先嗅其香,再試其味,並反覆幾次。聞香有聞幹茶香、蓋香、水香、杯底香、葉底香等等;嘗味時須將茶湯與口腔和舌頭的各部位充分接觸,並重復幾次,細細感覺茶湯的醇厚度及各種特徵,綜合判斷茶葉的特徵和品位。

  武夷巖茶品飲方法

  巖茶湯水一般呈金黃或橙黃,帶些微紅,清澈亮麗。茶青發酵的程度不同,還有烘焙的程度不同,泡出來的湯色也不同。一般來,重發酵,高火功的巖茶,顏色較深較紅;輕發酵,低火功的巖茶,顏色較淺較黃。

  巖茶的茶湯,總的來說是甘、醇、鮮、滑。但細細品賞之下,則又有許多具體特點:

  甘:有兩種,一是***即甘,只要是好巖茶,***就有一種甜滋滋,涼沁沁的味道。但是不像普洱的甘那樣,有點膩感。巖茶的回甘是發散型的,直接擴充你的喉嚨,清涼開闊,你甚至覺得那不是回甘,但確實是喝了巖茶以後舌齒清甘,喉嚨開闊,很舒服的一種感覺。

  醇:是指茶味的濃淡和茶湯的厚薄。茶味是任何茶湯都有的,可以明顯感覺到的類似中草藥的特殊味道。巖茶的茶味,比綠茶淡,比紅茶黑茶濃。茶湯則比綠茶厚稠。但又不如普洱類黑茶,顯的更清薄。如與同為烏龍類的鐵觀音相比,茶湯更厚稠,茶味更濃郁。所以,福建茶界比較巖茶與鐵觀音特徵,有“南香北水”的說法。

  鮮:茶湯清新,鮮美,如同雞湯一般。曾經品過綠茶新貴安吉白茶,這種鮮感特別明顯。造成這種鮮感的原因是氨基酸含量是一般綠茶的一倍以上。

  滑:滑是相對於澀而言的。茶湯***後,舌尖有茶的感覺,再進入以後,舌頭的後半部分好像已經失去了知覺,不用吞嚥,茶湯已經“滑”進或者“化”進喉嚨和肚子。當然,好茶***都很滑順,但是因為巖茶茶湯較為濃稠,所以,滑或化就顯的特別難能可貴。

  武夷巖茶貯存方法

  武夷巖茶愛吸異味,更怕潮溼、高溫和光照。烘烤加工的 武夷巖茶成品茶極為乾燥,用手指輕輕一捻即碎,是茶葉的最佳儲存溼度。茶葉貯存的最佳溫度為0~10℃。氣溫在15℃左右儲存期不能超過4個月,氣溫在25℃以上,儲存期不宜超過2個月,否則會出現較明顯的變色和變味。

  光照可加速茶葉的氧化作用,不可將茶葉放於透明玻璃和塑料容器內貯存,更不宜在陽光下晾晒。由於高階茶葉均系細尖嫩芽加工而成,極易發生氧化和老化,即使在防潮、防光和溫度適宜的條件下,花茶儲存期也不宜超過1年,綠茶儲存期則不宜超過半年。家庭儲存茶葉可放置冰箱冷藏室內,但也不宜超過1年。

  ①選用雙層鐵蓋的茶葉盒,不宜裝得太滿,放入乾燥劑,分層蓋緊鐵蓋;

  ②採用深色玻璃瓶,放入茶葉和乾燥劑,蓋緊蓋子並用石蠟封口,存於陰涼避光處;

  ③選用乾燥的保溫瓶,封好口;

  ④短期儲存可先用乾淨紙包好,放入雙層塑料袋內;

  ⑤放入冰箱內儲存,溫度在0~10℃之間最佳,不能與香皂同放,也不能與糖放在一起;

  ⑥生黴,不可晒,放在鍋中幹焙10分鐘左右可復原,鍋要乾淨,火不宜太大;

  ⑦要乾燥、潔淨、避光、低溫、少氧;忌水分含量高、接觸異味、光線照射、高溫環境、暴露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