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橄欖_橄欖種植方法

  橄欖是我國南方的主要作物之一,那橄欖應該怎麼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橄欖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橄欖種植方法

  橄欖的種植:園地選擇

  橄欖具有喜溫暖且抗旱能力強的特點,年均 溫度在18-20℃,年 降雨量1200-1600毫米的地方都適合橄欖生長。園地以土層深厚疏鬆,含有豐富有機質土壤或砂壤土最佳。

  走向不宜有強烈西照或冷空氣和易成霜的閉合山坳。結合園地實際情況,選擇交通方便,水源豐富無汙染,地形較為平坦的山坡地或梯田地種植。

  橄欖的種植:方法

  橄欖主根發達,側根鬚根少,特別是其木質部質地比 龍眼、 荔枝等果樹木質部疏鬆且表層組織乳汁多的特性。種植後難以及時從土壤吸收水分,加上移植時根部損傷樹體水分蒸發及汁液傷流較多,導致樹體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水分平衡破壞而影響成活。

  選擇雨水充足的季節*** 小滿、 芒種期間***,取苗時儘量減少根系損傷,並及時去掉2/3-3/4的葉片,不帶土幼樹苗有條件主幹用降解膜密封包紮,減少水分蒸發。穴坑要挖深,種時也要埋深或培土要高,待確定成活後再適當挖開部分培土。水源充足園地在穴內進水拌成泥漿,或放入水稻田泥漿更好,把根部放在泥漿內種植後蓋土。種時不能施無機肥或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防止傷根影響成活。

  橄欖的種植:田間管理

  整形修剪

  橄欖樹生長勢強勁,容易造成營養生長過旺,影響生殖生長。一般採取削弱頂端優勢,以輕剪、疏剪為主或適當短截,促使各級分枝形成均勻緊湊的樹冠。橄欖開花結果具有外端優勢特性和每年的結果枝大都是上年的夏秋梢發育而來的特點。

  採果後修剪時,注意培養樹冠外圍的夏秋梢,促使立春後至驚蟄前抽發的結果枝,其 坐果率最好。生產上還結合控水、斷根、環扎、化學調控等促花措施,環割處理應慎重操作,不宜提倡。

  肥水管理

  栽培上根據樹齡、樹勢、結果量、土壤肥力等決定施肥時期和施肥量。

  一般在3月份施花前肥,以中速效肥結合農家肥;8-9月份施壯果肥,偏速效肥及植物生長調節劑追肥;採果後,應重施農家有機肥和 N、 P、K、 Ga等大量元素補充,並儘量做到翻土、深施、覆蓋。雨天旱晴應及時排灌,保證樹體的正常生長,特別在每次抽梢期和果實膨大期要保證有適當的水分供給。

  養護措施

  插竹竿防牲畜危害和採取遮陰措施,樹盤可採用地膜覆蓋或鋪蓋稻草等措施來保持溼度以順利渡過夏天。

  橄欖的種植:採收保鮮

  根據用途及市場需求,適時採收。橄欖果實單寧較多,採後極易失去水分皺縮,採摘時按銷售、加工量或訂單採收。

  同時注意保護果枝頂芽以抽生次年的結果枝,儘量做到輕採、輕裝、運輸不傷果實。保持適當穩定的溫、溼度是橄欖保鮮關鍵環節。然後再根據用途按不同程式加工,以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橄欖種植技巧

  橄欖種植在清明後進行。種植密度應根據土壤條件而定。一般畝種植20-30株為宜。種植前應開好穴並施足基肥。種植1~2年加強幼樹管理,施肥掌握勤施薄施原則。以速效水肥為主。嫁接苗種植3~4年後,可開花結果。

  一般在春季或在夏末秋初栽植。栽種營養袋苗成活率高;栽種裸根苗在春季苗木萌動前進行,萌芽後栽植成活率低。定植裸根苗,先將苗木放入已回填好土和肥的穴內,苗根展開平放在穴內土面上。苗放好後在根系周圍培上較肥沃的細土,壓緊苗木周圍土壤,培土成圓形土盤,澆足澆透水,噴施新高脂膜來防止根系與新鮮的動物糞便接觸引起新根腐爛。為了矮化、豐產,噴施促花王3號可抑制主梢瘋長,促進花芽分化,多開花,提高花粉受精質量。定植營養袋苗,除將營養袋去除掉,將營養土團放入穴內,復土到根頸處,其它工序與栽植裸根苗相同。

  施肥時,幼齡樹以氮肥為主,適當配搭其它肥,以勤施薄施為原則,一般每兩個月1次,或掌握在抽稍前後各施1次。在距樹幹40-60釐米處開環狀淺溝施灌,施肥後蓋土。結果樹施肥一年約三次:花前肥氮為主、壯果肥氮、鉀為主,同時應噴施壯果蒂靈清理果樹營養流通路障,消化果蒂輸導管內凝結物質使其暢通,提高營養輸送量和新城代謝。採果肥施以氮、磷、鉀肥,施肥量據樹冠大小、樹勢強弱和結果情況而定。

  每年在樹冠幅內進行2-3次鬆土除草,鬆土深度小樹宜淺,深度不超過5釐米。鬆土範圍距離樹幹20-30釐米。成年樹鬆土深度10-20釐米,過深易損傷根系。

  藥劑防治是以防為主,保護春夏秋梢正常生長。防治病害可選用新高脂膜800倍液噴施。同時可以利用生物防治,冬季修剪清園和人工捕殺等措施控制病蟲發生。

  橄欖修剪方法

  疏剪

  從枝條的基部剪去叫疏剪,或稱疏除。這是油橄欖樹最常用的一種修剪方法。枝條密集叢生是油橄欖的一大特徵。為使養分集中於某些枝條或芽,保留枝上的花芽分化以促進結果,就需在眾多叢生的枝條上疏除一部分。如果是密集排列的對生枝,可隔1枝剪1枝。如果發現枝條還密,可在下次修剪時再隔1枝剪1枝。

  短截

  短截也是油橄欖修剪常用的一種方法。所謂短截就是把較長的枝條選留其健壯的外芽,把向外生長的枝條剪短,促其長出新枝,增強分枝長勢,使其分化成結果枝。需要注意的是對營養枝不能短截過重,避免抽梢過多,徒耗營養,影響花芽的形成。

  對待大枝的修剪,如果需要疏剪、短截同時並用,則應先疏除後短截,這樣,便於掌握枝條的疏、密全貌。

  縮剪

  縮剪又分回縮與壓縮兩種。在油橄欖多年生枝的適當部位,留一健壯的側生枝,將其前端剪除叫回縮***縮剪***,將向上生長的側生枝剪除叫壓縮。

  徒長枝的修剪處理

  徒長枝也叫油條枝。大多直立向上生長於主幹、主枝和側枝的剪***鋸***口以下。也有大枝損傷後直立向上萌生的,還有從根頸處萌生的。徒長枝長勢旺、生長快、分枝多,擾亂樹型,並與原枝條爭奪養分,應及時地具體分析處理。對幼樹或結果樹萌發的徒長枝應及早由基部剪除;對著生在原枝條空虛處的也可以在適當長處短截作為輔養枝培養,待其結果後再回縮或剪除;對衰老樹上萌發的徒長枝也可作為老枝更新予以保留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