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母

  航母是見證科技一大進步的展現,那麼是怎樣的呢?歡迎閱讀小編整理的文章。

  

  世界上噸位最大的航母是 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其中又以里根號最為出類拔萃。由於他還沒有正式服役,所以現在還找不到他。

  它是目前世界上噸位最大、在役數量最多的一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其首制艦於1975年服役,迄今共服役7艘,第8、第9艘正處於建造中。

  該級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在91000噸以上,從第5艘起由於加裝了幾千噸重的裝甲防護板,使其滿載排水量增至102000噸,成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艦船。

  艦長:332.9米 艦寬:40.8米,飛行甲板最寬76.8米 吃水:11.3米***CVN-71為11.8米,自CVN-72以後為11.9米***。 動力裝置:核動力,2座壓水堆,4臺蒸汽輪機,4臺應急柴油機,4軸推進 功率:194兆瓦***26萬馬力***航速:30節以上 續航力:80萬~100萬海里 。

  主要武器裝備:3座“海麻雀”防空導彈系統,4座“密集陣”近戰武器系統***CVN-68和CVN-69為3座***,3座324毫米3聯裝魚雷發射系統 搭載飛機:固定翼飛機約80架,直升機6架。

  載人:艦員3184人,航空人員2800人。

  研製背景

  1961年美國海軍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USS Enterprise CVN-65***服役後,由於其造價實在太過驚人,是前一型傳統動力的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Forrestal class***的2.5倍,一度使美國停止繼續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因此,之後美國海軍建造了三艘傳統動力的小鷹級航空母艦***Kitty Hawk class***,以及原本美國海軍希望採用核動力、但被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Robert McNamara***拒絕而改用傳統動力的約翰肯尼迪號***USS John F. Kennedy CVA-67***。

  在1963年底否決CVA-67採用核動力的計劃之後,羅伯特·麥克納馬拉進一步質疑美國海軍維持15艘航空母艦的必要性,打算放慢美國海軍訂購新航空母艦的速度***原本從1952財年開始,每財年訂購一艘***,使美國海軍攻擊型航空母艦總數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代設計的埃塞克斯級***Essex class***的逐步替換而降至9艘。

  在1965年越南戰爭爆發初期,羅伯特·麥克納馬拉決定在上世紀70年代初將美國海軍現役航空母艦從15艘減至13艘,其中只打算讓美國海軍再建造一艘傳統動力航空母艦***CVA-68***。

        計劃定製

  1965年越戰爆發以後,美國國防部與國會才又意識到核動力航空母艦無與倫比的持續作戰能力以及壽命週期成本效益;羅伯特·麥克納馬拉並公開承認基於戰爭經驗,美國國防部發現取得、維持並保護一個地面航空基地所需的成本,與使用航空母艦相當,而航空母艦還有地面基地所無的機動優勢,停留在公海上也相對安全。因此,羅伯特·麥克納馬拉在1966年修改一年前的決定,准許美國海軍保有15艘航空母艦,並從1967財年開始讓美國海軍建造三艘新的核動力航空母艦。至此,美國海軍終於可以建造企業號之後的首艘第二代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成為尼米茲級的首艦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 。

  前兩艘尼米茲級***CVAN-68、69***編列預算時歸類於“攻擊型航空母”,這是依照當時美國海軍的攻擊型航空母艦***CVA***、反潛型***CVS***雙軌制;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擔任CVS的二戰時代埃塞克斯級老艦陸續除役,美國海軍遂在1975年6月30日原本CVS的航空反潛單位***含固定翼反潛機與反潛直升機***轉移到CVA上,並統稱為多用途航空母艦***CV***。因此,頭兩艘尼米茲級就改為CVN,後續各艦在編列預算時就已經是CVN。尼米茲級服役後,取代企業號成為全世界現役排水量最大的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