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體型最大的鳥

  鴕鳥是非洲一種體形巨大,不會飛但奔跑得很快的鳥,也是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的鳥類。下面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鴕鳥***學名:Struthio camelus***

  為鴕鳥科唯一的物種,是非洲一種體形巨大,不會飛但奔跑得很快的鳥,也是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的鳥類。高可達2.5米,全身有黑白色的羽毛,脖子長而無毛,翼短小,腿長。平時速度達60km/h,最快達72km/h。

  外形特徵

  頭小,寬而扁平,頸長而靈活,裸露的頭部、頸部以及腿部通常呈淡粉紅色;喙***Beak***直而短,尖端為扁圓狀;眼***Eyes***大,繼承鳥類特徵,其視力亦佳,具有很粗的黑色睫毛***Eyfyusfr***。中國古代郭義恭的《廣志》“安息國貢大雀。雁身駝蹄,蒼色,舉頭高七八尺,張翅丈餘,食大麥,其卵如甕,其名駝鳥。”《唐書·吐火羅傳》“吐火羅,永徵元年獻大鳥,高七尺,黑色,足類駱駝,鼓翅而行,日三百里,能噉鐵,俗謂駝鳥。”

  生活習性

  行為特點

  鴕鳥是群居,日行性走禽類,適應於沙漠荒原中生活,嗅聽覺靈敏,善奔跑,跑時以翅扇動相助,一步可跨8m,時速可達70km/h,能跳躍達3.5m。為了採集那些在沙漠中稀少而分散的食物,鴕鳥是相當有效率的採食者,這都要歸功於它們開闊的步伐、長而靈活的頸子以及準確的啄食。鴕鳥啄食時,先將食物聚集於食道上方,形成一個食球后,再緩慢地經過頸部食道將其吞下。由於鴕鳥啄食時必須將頭部低下,很容易遭受掠食者的攻擊,因此鴕鳥在進食或飲水時,常見至少有1只鴕鳥警戒,當其它鴕鳥抬頭時,鴕鳥才低頭飲水。同群鴕鳥一般沒有進食等級制度,只要有空間,鴕鳥之間極少表現出因進食而互相攻擊的行為。

  鴕鳥常結成5~50只一群生活,常與食草動物相伴。鴕鳥用強有力的腿***僅有兩趾,主要的趾發達幾乎成為蹄***逃避敵人,受驚時速度每小時可達65公里。雄鴕鳥在繁殖季節會劃分勢力範圍,當有其他雄性靠近時會利用翅膀將之驅離並大叫,它們的叫聲巨集亮而低沉。

  食物來源

  鴕鳥的營養來源很廣,主食草、葉、種子、嫩枝、多汁的植物、樹根、帶莖的花、及果實等等,也吃蜥、蛇、幼鳥、小哺乳動物和一些昆蟲等小動物,屬於雜食性。公園裡人工飼養的鴕鳥,用合成飼料餵養。鴕鳥在吃食的時候,總是有意把一些沙粒也吃進去,因為鴕鳥消化能力差,吃一些沙粒可以幫助磨碎食物,促進消化,且不傷脾胃。

  分佈範圍

  鴕鳥分佈於伊索匹亞區和非洲區。產於非洲和美洲。

  鴕鳥廣泛地分佈在非洲低降雨量的乾燥地區。在新生代第三紀時,鴕鳥曾廣泛分佈於歐陸,在中國著名的北京人產地──周口店不僅發現過鴕鳥蛋化石,還發現有腿骨化石。近代曾分佈於非洲、敘利亞與阿拉伯半島,但現今敘利亞與阿拉伯半島上的鴕鳥均已絕跡;它們的分佈是撒哈拉沙漠往南一直到整個非洲,而澳洲則於西元1862~1869年引進,在東南部形成新的棲息地。

  繁殖方式

  鴕鳥繁殖期的時間隨地區而有不同,在北非及東非則大多在旱季***七月至隔年一月***築巢。在繁殖期內,雄鴕常以不斷扇動雙翅、晃動頸部的炫耀姿勢佔據領地,只有那些能夠保衛領地的雄鴕,才能與雌鴕交配。雄鳥在其領土內摩擦出許多小淺坑,鴕鳥在繁殖期內為一雄多雌,一隻雄鴕常會與5只雌鴕交配,但雄鴕鳥與其中一隻維持不嚴謹的單一配對關係,此雌鳥會找其中一穴產卵,通常每二日產一枚,數日內共可產卵多達10~20枚;約有六或更多隻雌鳥會在同一穴產卵,但不負責孵卵,一窩蛋少則30枚,多則如馬賽種50~60枚。雄鳥夜間孵卵,白天則由雌鳥擔任。孵化溫度約為96.8~97.6℉。孵化溫度36.90℃,溼度25~35RH%,孵化期40~42天。

  保護級別

  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