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飼養方法

  小兔子白白的,很可愛。這也是很多人喜歡的原因。但是,兔子怎麼養?下面和小編具體瞭解下。

  家兔的生活習性:

  家兔有其固定的生活特性,其一晝伏夜動。就是白天多伏臥於籠舍中,晚上多跳躍跑動,不斷採食和飲水。所以要保證飲食和喂水,最好傍晚加喂一次,餵食要定時定量。

  其二兔子也是會得憂鬱症的,所以必須每天放出來玩1-2個小時。如果你不能常常陪伴,不妨給兔子一些玩具,可以緩解它的情緒,打發無聊的時間。

  其三喜幹惡溼。家兔是喜歡乾燥怕溼的小動物。要放在乾燥的地方,經常打掃。天氣好的時候,不妨拿到陽臺去晒晒太陽,不要正午時晒,會中暑的。晒的時間不要過長,最好有點樹蔭的地方,對它們的骨骼有強化的作用。

  其四膽小易驚。

  其五耐寒怕熱。

  家兔有一定的耐寒力,但怕熱。夏天一定要多喂水,放的地方要通風。如果是未斷奶的兔子,在喝足母奶的情況下,可以在20天以後慢慢引入一些苜蓿草,提木西草,兔糧。如果奶兔沒有母奶餵養,可以購買小貓代乳,進行餵養,每天一次,可以新增適量乳酸菌。記得不要餵食過量,導致脹腹而死。還要注意兔子容易得病,不要隨便給兔子吃藥,很多兔子對抗生素類的藥物會過敏,有些貓和狗的藥物也不能給兔子亂用。還有就是保持衛生,如果不是特別髒不要洗,一般把毛梳理好就可以。

  :

  1、個體選擇

  就是根據家兔的外形和生產成績而選留種兔的一種方法。這種選擇對質量性狀的選擇最為有效,對數量性狀的選擇其可靠性受遺傳力大小的影響較大,遺傳力越高的性狀,選擇效果越準確。選擇時不考慮窩別,在大群中按性狀的優勢或高低排隊,確定選留個體,這種方法主要用於單性狀的效能測定,按某一性狀的表型值與群體中同一性狀的均值之間的比值大小性狀比進行排隊,比值大的個體就是選留物件。如果選擇2~3個性狀,則要將這些性狀按照遺傳力大小、經濟重要性等確定一個綜合指數,按照指數的大小對所選的種兔進行排隊,指數越高的家兔其種用價值越高,高指數的個體就是選留物件。

  2、家系選擇

  家系選擇就是以整個家系包括全同胞家系和半同胞家系作為一個選擇單位,但根據家系某種生產效能平均值的高低來進行選擇。利用這種方法選種時,個體生產水平的高低,除對家系生產效能的平均值有貢獻外,不起其它作用,這種方法選留的是一個整體,均值高的家系就是選留物件,那些存在於均值不高的家系中而生產效能較高的個體並不是選留的物件。家系選擇多用於遺傳力低,受環境影響較大的性狀。對於遺傳力較低的繁殖性狀如窩產仔數、產活仔數、初生窩重等採用這種方法選擇效果較好。

  3、家系內選擇

  就是根據個體表型值與家系均值離差的大小進行選擇,從每個家系選留表型值較高的個體留種,也就是每個家系都是選種時關注的物件,但關注的不是家系的全部,而是每個家系內表型值較高的個體,將每個家系挑選最好的個體留種就能獲得較好地選擇效果。這種選擇方法最適合家系成員間表型相關很大而遺傳力又低的性狀。

  4、系譜選擇

  系譜是記錄一頭種兔的父母及其各祖先情況的一種系統資料,完整的系譜一般應包括個體的兩三代祖先,記載每個祖先的編號、名稱、生產成績、外貌評分以及有無遺傳性疾病,外貌缺陷等,根據祖先的成績來確定當代種兔是否選留的一種方法就是系譜選擇,也稱系譜鑑定。系譜一般有3種形式即豎式系譜、模式系譜和結構式系譜,這些系譜格式在一般養兔書上都有介紹,一些大中型養殖場也都有系譜記錄,這裡僅列出橫式系譜,其餘不再贅述。系譜選擇多用於對幼兔和公兔的選擇。根據遺傳規律,以父母代對子代的影響最大,其次是祖代,再次是曾祖代。祖代越遠對後代的影響越小,通常只比較2~3代就可以了,以比較父母的資料為最重要。利用這種方法選種時,通常需要兩隻以上種兔的系譜對比觀察,選優良者做種用。

  5、同胞選擇

  就是通過半同胞或全同胞測定,對比半同胞或全同胞或半同胞-全同胞混合家系的成績,來確定選留種兔的一種選擇方法,同胞選擇也叫同胞測驗。同胞選擇是家系選擇的一種變化形式,二者不同的是家系選擇選留的是整個家系,中選個體的度量值包括在家系均值中,而同胞選擇是根據同胞平均成績選留,中選的個體並不參與同胞均值的計算,有時所選的個體本身甚至沒有度量值如限性性狀。從選擇的效果來看,當家系很大時,兩種選擇效果幾乎相等。由於同胞資料獲得較早,根據同胞資料可以達到早期選種的目的,對於繁殖力、泌乳力等公兔不能表現的性狀,以及屠宰率、胴體品質等不能活體度量的性狀,同胞選擇更具有重要意義。對於遺傳力低的限性性狀,在個體選擇的基礎上,再結合同胞選擇,可以提高選種的準確性。

  6、後裔選擇

  是根據同胞、半同胞或混合家系的成績選擇上一代公母兔的一種選種方法,它是通過對比個體子女的平均表型值的大小從而確定該個體是否選留,這種方法也稱為後裔鑑定,常用的方法有母女比較法,公兔指數法,不同後代間比較法和同期同齡女兒比較法。後裔選擇依據的是後代的表現,因而被認為是最可靠的選種方法,但是這種方法所需的時間較長,人力和物力耗費也較大,有時因條件所限,只有少數個體參加後裔鑑定;同時當取得後裔測定結果時,種兔的年齡已大,優秀個體得不到及早利用,延長了世代間隔,因此常用於公兔的選擇。後裔選擇時應注意同一公兔選配的母兔儘可能相同,飼養條件儘可能一致,母兔產仔時間儘可能安排在同一季節,以消除季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