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治療辦法

  耳鳴一般可分為中樞性及周圍性兩大類。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一起來看一看吧。

  

  1、補腎填精法

  中醫認為腎與耳關係密切,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上通於腦,開竅於耳。

  《靈樞·脈度篇》雲:“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內經: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上氣不充,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

  《諸病源候論》:“勞動經血而氣血不足,宗脈則虛,隨脈入耳,與氣相擊,故為耳鳴”。

  腎虛耳鳴多發於年逾4旬之人,多見於年老體弱或虛羸之人。

  內經:“年四十,陰氣自半,起居衰矣”這與人體器官衰老、功能減退有關。

  耳鳴多為耳聾先兆,《雜病源流犀燭·卷23》雲:“耳鳴者,聾之漸也”。腎精不足,則耳竅失養,輕則耳鳴,重則聽力下降甚至耳聾失聰。

  此外兼有鬚髮早白,腰膝痠軟,舌淡白,脈沉細無力。

  治法補腎填精,方用耳聾左磁丸、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湯等。

  加減:熟地30g,黃精20g,山藥20g,鹿茸3g,龜板12g,河車3g,山芋12g,枸杞子15g,牛膝12g,菟絲子15g。

  2、利水逐飲法

  痰、飲都是水液代謝失常,停留機體區域性的病理產物,痰熱而飲寒,痰無形而飲有質,飲留體內,清陽不升可致耳鳴、眩暈等。

  《傷寒論》苓桂術甘湯、五苓散證飲留中焦、下焦主症都有耳鳴。

  現代醫學認為利水消腫藥能解除內耳前庭、迷路水腫,減輕神經壓迫,促進區域性淋巴迴流。

  辨證要點: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痰白質稀,舌質淡白,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利水逐飲,方用《傷寒論》苓桂術甘湯、五苓散等。

  加減:獲苓15g,桂枝10g,白朮12g,澤瀉6g,益母草20g,防己6g,黃芪30g,車前子10g。

  如何預防耳鳴

  1、治療根源性疾病。有些人是病理性質的耳鳴,就需要積極治療原發性的疾病。譬如,中耳炎、慢性咽炎等等造成的耳鳴,根源性的疾病被治癒,耳鳴也自然就不會再發。

  2、戒菸禁酒。菸酒的攝入都對人體機體具有刺激性,可導致耳部變態反應,造成耳鳴。易耳鳴的人,生活中需要儘量避免的還有辛辣的食物、濃茶、含咖啡因的飲料。

  3、慎重使用藥物。一些具有耳毒性的藥物也可以導致耳鳴,鏈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慶大黴素等都屬於具有耳毒性的藥物,必須使用這些藥物時,一定要謹遵醫囑,不要擅自增加或減少藥物的使用量。

  4、定期檢查聽力。定期進行聽力檢查不僅可以預防耳鳴,對於其他耳疾的預防也是十分有益的。

  治療耳鳴的小偏方

  1、偏方材料:黑芝麻25克、黑豆30克、淮山藥20克、山萸肉、石斛、黃柏、女貞子各10克。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2次,可治療腎陰氣虛型耳鳴。

  2、偏方材料:當歸、女貞子各15克、黑豆30克、紅糖30克

  服用方法:先把當歸、女貞子、黑豆洗乾淨,放進鍋裡裝加水適量,再放點紅糖,開慢火煎大約25分鐘。然後把藥汁倒出來,趁熱服下。每天早晚服用2次,對腎陰虛耳鳴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偏方材料:葵花子15克、菊花,20克、蘆根20克、冬瓜皮20克

  服用方法:用水煎服,每日1-2次,可治上焦有火耳鳴。

  4、偏方材料:芹菜100克、槐花20克,、車前子20克、白茅根20克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2次,可治下焦有火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