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培蘭花怎麼養

  蘭花水培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尤以早春生根出芽前更好。但是,很多人都不太知道水培蘭花到底怎麼養才好。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水培蘭花的養殖方法

  ⑴備好蘭盆

  水培的蘭盆是專用盆。是底邊無孔、內外雙層、網篩式套盆。外盆供盛放水和專用水培營養液廣東韶關、北京、上海等地大型花店有售;內盆為方格篩網狀,網孔規格為2cm*2cm,其孔間之肋筋是用於托住假鱗莖和盛放蘭株等固定物用的。

  ⑵備好蘭株

  原為無土栽培的蘭株,僅略加沖洗乾淨則可;如是土培苗,則需按無土栽培的備苗程式備好種苗。

  ⑶上盆工藝

  把叢株根分佈4組,分別插入內套盆之篩孔中,並將已穿過篩孔的蘭根輕輕拉動,直至假鱗莖緊靠篩孔之間中央的十遼肋筋上。然後用海綿或石子固定蘭株海綿和石子等固定蘭株之物,力求乾淨無汙染。

  ⑷盛水新增營養液

  先將飲用水倒入外套盆至標明的界線上,然後加入0.4~0.5mL蘭花水培專用培養液。最後把內套盆安入外套盆。即告栽植完畢。

  水培君子蘭的養護方法

  容器選擇

  對君子蘭進行水培,首先要選擇好容器。一般來說,以透明的玻璃容器為好,如果養一株幼苗,只需要一個玻璃罐頭瓶就行了。如果要大量水栽,可用細鐵絲編制一個孔徑為一釐米的金屬網,在製作一個比金屬網稍小的玻璃水培箱;或用金魚缸代替也可以。然後將金屬網蓋在水培箱上,將君子蘭苗通過網眼分別插入營養液中,花根在培養液中的深度已不超過根部的假鱗莖為限。

  營養液配製

  水培君子蘭的營養液分無機和有機兩種。無機營養液可按如下比例配製:鈣1.5克、硫酸亞鐵O.01克、尿素克、磷酸二氫鉀1克、硫酸鎂0.5克,以上5鍾無機鹽配齊後,溶於1000克水中即可使用。有機養液按如下方法配製:炒熟麻籽面100克、骨粉無鹽鮮骨製成100克、豆餅粉150克、熟芝麻粉50克,然後溶於1000克水中。以上兩種營養液比較起來,有機肥成分豐富,但營養含量不高,無機肥成分相對單一,但肥效大,見效快。為取長補短,二者可結合使用。若單用,無機肥每週施放一次,有機肥5天施放一次。

  用水

  水培君子蘭,不能直接取用自來水,必須用“困”過的水,所謂“困”水,就是把自來水放在容器中,在陽光下晒上3—5天,使對君子蘭根部有害的漂白粉等氯化物沉澱。“困”過的水,從外表上看,沉澱物由條狀變成團狀,水的顏色以綠為佳。“困”好水後,淹沒根部位置一定不能淹沒假鱗莖。水位過淺不能使君子蘭得到充分的水分供應,水位過深淹沒了假鱗莖又會造成根部潰爛。在養殖程中,要注意多觀察水質的變化,發現根部有些發黃或變黑,說明水中既缺氧又少肥,必須立即換水。

  空氣、陽光、溫度

  能否處理好水培蘭根部的通氣,是水培成敗的關鍵。水培蘭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殖,根部便生出一層青苔,青苔過厚時會嚴重影響根的呼吸,並腐蝕培養液。這時,需要用柔軟乾淨的毛刷輕輕刷去部的青苔層不必刷得很乾淨,因根部有少量青苔影響不大。此外,還要時常檢查水中的氧氣是否夠用。檢查的方法是:向水培箱中放進兩三條小魚,如果小魚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說明水中不缺氧,如果小魚總是浮上水面,嘴和腮露出水面呼吸,說明水中缺氧。發現水中缺氧後,必須補氧,方法有兩種,一是換水,二是用小氧泵向水中供氧。在陽光的處理上,君子蘭是半陰半陽植物,要注意光照,特別是夏季,要避開直射的強烈陽光,使之接受散射光照。此外,根據君子蘭葉片的向光特性,要注意使葉片受光均勻,否則葉片長度不一,生長方向也會前後錯落,一般每隔兩三天就要調整一次光照角度.在溫度處理上,成齡君子蘭的環境溫度以11℃-25℃為好,小苗可稍高些,20℃-35℃就可以。水中養蘭要掌握晝夜溫差,冬季白天保持20℃左右,夜間不低於15℃為好。

  蘭花的栽培技術

  分盆

  滿盆以後進行分盆,一般2~3年1次,以3月至4月上旬秋蘭,或10至11月中旬夏蘭、春蘭進行為宜。分盆時,盆土要乾燥些。如是溼泥,則操作不便,容易使根折斷受傷。母株翻出後,輕輕除去泥塊,按自然株分揩,修剪敗根殘葉,注意不可觸傷葉芽和肉質根。然後用淨水將根部洗乾淨,放蔭涼處,待根色發白,呈乾燥狀時,才可分拆上盆。如天氣漸溼,還須先在陽光下曝晒10分鐘左右,有利蘭花生長。

  上盆

  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為佳。新從山上挖來的野生苗須植於瓦盆,2~3年後方可換入紫砂盆或瓷盆。先在盆底孔上蓋以蚌殼、棕片等,上加粗砂、煤渣和木炭成饅頭狀,約佔容量1/3。上加培養土約厚3~5釐米。一般不加基肥。然後將蘭放入盆中,將根疏密排好,加拌好的細土至距盆2~3釐米處為止,將蘭株稍稍提起,高度以假鱗莖上端與土面平齊為準,不可過淺或過深。輕壓盆土,使土與根緊密接觸,再用手指沿盆周圍壓實,以免澆水時造成空洞。最上層若敷一層青苔或碎瓦片,澆水不容易造成板結,並可減少水分蒸發。第一次澆水採用坐盆法,使盆吸足水分。最後將盆蘭放於蔭處約半月至1個月。這段時間須控制澆水,不可太溼。以後放置於半蔭半陽,透風透氣,早上能照到太陽處。盆臺要高1米左右,不能擺在平臺上,以防螞蟻和蚯蚓從盆底孔中進入,影響蘭花生長。培養土可用山上第一層山坡土,或用細沙與壤土3:7加腐殖質堆肥30%拌勻。培養土都要經過篩經消毒處理後使用。

  施肥

  不施不行,多施、重施更不行。如新蘭上盆,盆土太肥,常不能成活,即使能成活,亦很少開花。如夏肥太多,則秋葉偏旺,常致明春報葉開花不佳。如秋肥太少,則影響秋冬之交地下花芽形成。如平日氮肥太多,葉子太肥,使葉與花的生長營養失調,就會發生不開花或少開花的現象。一般來說,葉芽新出,可用少量淡肥施幾次。春分秋分和花謝後20天左右,都是比較恰當的時節。施肥時間以傍晚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澆1次清水。每隔2-3星期施1次。同時每隔20天噴霧磷酸二氫鉀1次,促使孕蕾開花。視葉色施肥,是較妥當的辦法,葉顯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黑而葉尖發焦是肥過多,應停止施肥。肥料一定要腐熟,未經腐熟不能使用,忌用人糞尿。

  澆水

  實踐證明,蘭花八分幹,二分溼最好,花期與抽生葉芽期,澆水要少些。梅雨季節應搬回室內,或搭棚遮雨。夏季於清晨或傍晚澆水,也不宜太多,秋天澆水量可以酌增。乾旱季節,每天傍晚噴霧。噴時要向上噴,則霧點細勻,使葉面溼潤,地面潮溼,增加空氣溼度。有時一日最好噴數次,澆水要從盆邊澆水,不可當頭傾注,不可中午澆。冬季澆水雖可大減,但不是不澆,注意不能讓盆土乾透,冬未春初和澆水致使葉片葉鞘沿溼,待晒乾後搬入室內,以免發生腐爛。總之,幹則澆,溼則停,適當偏幹為原則。用水以雨水、泉水為好,各種用水均應先取來積蓄在罐中,使水中汙染物沉澱,水溫正常,使自來水中氯氣逸盡,然後再澆。 [13]

  光照

  光照是形成花芽的重要因素。蘭花雖然喜涼,但如果常年放在隱蔽處,也很少開花。藝蘭者早就發現,山之陰蘭葉長而花稀,山之陽蘭葉短而花多。因此栽培蘭花必須注意光照問題。在春夏季節,蘭花最好用蘆簾遮蔭,或放置於室內朝東朝南通風的視窗。簾下蘭花宜每半月轉盆1次,使蘭花四面受光,有利於植株均衡生長。到了秋涼時,應將盆蘭從廕庇處移出,讓它晒上午半天的太陽,但要注意秋不乾。冷天放室內南窗下越冬,但不必過暖,最好加蓋塑料薄膜罩,以保持葉面適當溼度。至於防治病蟲害,如發生褐鏽病、白絹病,用0.5%石硫合劑治療。如有蟻巢,則可將盆浸於水中驅之。 [13]

  場所

  蘭花放置的場所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蘭花的生長髮育。蘭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廕庇處,冬季則放在室內。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曠,空氣溼潤。室內要有充足的光線,最好朝南。這樣,有利蘭花生長。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蔽蔭

  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晒,需適當遮蔭。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蔭。夏蘭、秋蘭中直立性葉的品種最好放在廕庇處的南面,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秋蘭和春蘭,每天以受兩小時的光照為好。從6月開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蔭,如用蘆簾可以用密簾或兩層稀簾。10月以後天氣轉涼,陽光較弱,可推遲蔽菜,但中午前後仍需注意做好蔽蔭工作。

  防雨

  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黴雨、陣雨或連續下雨。在黴雨季節,特別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陣雨。如下雨時間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應多澆水,使盆內熱氣排出,否則會使蘭花損傷,甚至爛根枯死。如果陣雨後接著又出太陽,需及時蔽蔭,以免地上熱氣上升影響蘭花生長。雨水多的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的階段,如盆土太溫會引起葉芽生長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時,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調節盆土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