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梔子的功效與作用

  梔子,別名黃梔子、山梔、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梔子的果實。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梔子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梔子的功效和作用

  1.瀉火除煩

  用於熱病發熱,心煩不寧等症,梔子善能瀉火洩熱而除煩。在外感熱病的氣分症初期,見有發熱、胸悶、心煩等症,可用梔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洩熱、除煩解鬱。如屬一切實熱火症而見高熱煩躁、神昏譫語等症,可用本品配黃連等瀉火而清邪熱。

  2.涼血止血

  用於熱毒、實火引起的吐血、鼻衄、尿血、目赤腫痛和瘡瘍腫毒等症。山梔又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作用,用治血熱妄行,常與生地、側柏葉、丹皮等配伍;治目赤腫痛,可與菊花、石決明等配伍;治瘡瘍腫毒,可與黃連、銀花、連翹等同用。

  3.洩熱利溼

  本品又能洩熱利溼,可用於溼熱鬱頡所致的黃疸、面目皮膚髮黃、疲倦、飲食減少等症,常與黃柏、茵陳蒿等同用。又用生梔子研末,與麵粉、黃酒調服,有消腫活絡的作用,可用於跌僕損傷、扭挫傷、面板青腫疼痛等症,為民間常用的“吊筋藥”,尤其適用於四肢關節附近的肌肉、肌腱損傷。

  梔子的食用選方

  生梔子:篩去灰屑,揀去雜質,碾碎過篩;或剪去兩端。

  山梔仁:取淨梔子,用剪刀從中間對剖開,剝去外皮取仁。

  山梔皮:即生梔子剝下的外果皮。

  炒梔子:取碾碎的梔子,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金黃色,取出,放涼。

  焦梔子:取碾碎的梔子,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糊色,取出,放涼。

  梔子炭:取碾碎的梔子,置鍋內用武火炒至黑褐色,但須存性,取出,放涼。

  ​《雷公炮炙論》:凡使梔子,先去皮須了,取仁,以甘草水浸一宿,漉出焙乾,搗篩如赤金末用。

  梔子的實用複方

  1.治傷寒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NONG:梔子十四個***剖***,香豉四合***綿裹***。上二昧, 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傷寒論》梔子豉湯***

  2.治傷寒大病瘥後勞復者:枳實三枚***炙***,梔子十四個***剖***,豉一升***綿裹***。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內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傷寒論》枳實梔子豉湯***

  3.治傷寒身黃髮熱:肥梔子十五個***剖***,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梔子半,去滓,分溫再服。***《傷寒論》梔子柏皮湯***

  4.治溼熱黃疸:山梔四錢,雞骨草、田基黃各一兩。水煎,日分三次服。***《廣西中草藥》***

  5.治尿淋,血淋, 鮮梔子二兩,冰糖一兩。煎服。***《閩東本草》***

  6.治小便不通:梔子仁二七枚,鹽花少許,獨顆蒜一枚。上搗爛,攤紙花上貼臍,或塗陰囊上,良久即通。***《普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