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整理家務的方法和技巧

  日本人整潔乾淨的形象一直揚名於海外,日本人對於家務活的整理收拾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技巧的,那麼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收納架

  男主人的衣物種類較少,這個區域的安排也相對簡單。與右半邊相同的掛杆用來懸掛襯衫、領帶和皮帶,下面是可推拉式的褲子收納架。中間開放式的架子上層整齊疊放著男主人冬季穿的毛衣,中層擺的是存放可摺疊物品的籃筐,內衣等私人物品則隱藏在帆布抽屜內。

  最下層擺的依舊是透明鞋盒,或者帶傾斜度的鞋架。而門板上則安裝了一個洗衣籃,這對男士來說是最為巧心思的設計。

  洗衣籃

  無論是以懸掛還是摺疊的方式存放衣物,安排好它們的空間,甚至細緻到乾洗的衣物,會令衣櫥內整齊有序。

  褲架

  可推拉式褲子掛架的出現,提升了衣櫥的整體檔次,褲架的框架結構全部採用雪松木

  抽屜內的小帆布盒分類存放著襪子、內衣

  定製的雪松板擱架以及垂直的鉻合金分隔物,在鋼架上相互交錯,把摺疊的衣物按照款式、季節、所有者分隔開

  兒童房收納

  色彩可以啟發兒童豐富的想象力,通過不同的色彩圖案的組合,有助於發展兒童思考靈活。兒童衣物在收納時,我們可以根據兒童的特點及喜好選擇外形很可愛的卡通型收納盒,並與兒童一起整理他們的衣物,寓教於樂,養成自動收拾玩具的好習慣。

  家庭常用收納竅門喜歡分享小物品的收納

  家裡的小物品多了最容易給人帶來雜亂感,即使整理好了,等到下次要用它的時候,即又找不著,結果到盒子翻了個底朝天,變得凌亂堪。所以對待這類零碎物品,最簡易的方法就是把它們分門另類,再把它們放進各種型號的收納箱、收納籃中,最後貼上可愛的小標籤那個才叫完美。

  巧用門後的空間

  有些小東西,可能要經常用到,外面的空間已經佔滿了,又不想整天翻開整理箱,那該怎麼辦呢?這時你可以考慮下你家門後的空間,在上面掛上一個置物架、置物袋,甚至安上小型的書架。

  衣服收納

  衣物收納,這是收納中的重點。我們可以把漂亮、使用率效高的衣服放在醒目的地方。或是把衣服按照種類收納,把T恤、襯衫、長褲、短褲、裙子加以歸類整理。整理好之後,在每次決定穿什麼時,開啟衣櫃迅速就能找到合適當天的衣物。

  帽子收納

  通常,我們在收納帽子時大多是摺疊起來放入抽屜內。如此一來,等到再次戴帽子時,帽子上便會留下明顯的褶痕,影響美觀。若準備幾個專門儲存帽子的收納盒,那麼,再戴帽子時就會免去許多尷尬。

  做家務可達到減肥的效果

  擦窗戶

  消耗卡路里:400卡/小時

  擦窗戶很簡單,但是為了減肥,不要隨意敷衍。在擦窗戶時,注意手臂和身體的配合,雙腳展開與肩部同寬,腳尖向外側站立,高高舉起雙臂。這時有意識地伸展背部,臀部緊繃,重心向上移。膝蓋彎曲,與腳尖保持一致的方向,身體不要前傾,慢慢地將腰部挺直。這時,背部***脊椎起立肌***和大腿***內收肌、大腿四頭肌等***都會得到很好的鍛鍊。不管平時你是習慣用哪隻手,此時,你最好兩隻手一起用,讓“不太好使”的那隻手也能得到鍛鍊。

  掃地

  消耗卡路里:250卡/小時

  手中拿著掃帚全身都融入動作中,讓踝關節、臀部、膝關節等一起跟著動起來。掃地時,要認真仔細,發現一些角落上散落物品,不要視而不見,要多彎腰收拾。當彎腰收拾東西時,應由腰或股部彎屈,好像在做以手觸腳趾的運動,這樣做能堅實大腿和臀部的肌肉。

  拖地

  消耗卡路里:200卡/小時

  拖地前先用吸塵器洗一次塵,這樣既能把房子清潔得更加乾淨,又能增加運動的強度,消耗更多熱量。拖地時,要注意動作,雙手握住拖把柄,兩腿一前一後交叉站立,擺出弓步,然後用手臂的力量將拖把前後推移。這個動作像是在擊劍。記住雙腿要維持弓步,這樣才能集中到上半身。

  洗碗/收拾餐具

  消耗卡路里:136卡/小時

  相對其他家務,收拾碗筷洗碗是平時在家裡做得最頻繁的家務。別小看簡單的收拾餐具,它也是一種很好的減肥方法。收拾碗筷時,不要想著偷懶,一次性把所有餐具和剩飯剩菜收拾完畢,可以分成幾次收拾,多跑幾趟能夠讓你得到充分運動。

  洗碗時候,不要站著不動,可以一邊洗碗一邊左右輪流做抬腿動作,每次動作維持10秒鐘。全身的重力都集中在一條腿上,所消耗的熱量是正常站立的2倍。單腿站立時微微踮一下腳尖,順便提拉小腿肌肉。

  讓孩子做家務活的好處

  第一: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很有好處,通過動手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讓孩子更聰明。而且還可以培養孩子從小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避免將來長成一個真正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而且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和父母一起做,還可以增進親子感情,爸爸媽媽也會因為有了得力的小助手而高興,何樂而不為呢,哈哈

  第二:如果是讓孩子參與做飯,我覺得對付不愛吃飯的小寶貝也是個好辦法。我家箏箏從小吃飯就很讓人頭疼,就是吃個麵條還可以,其他的都吃的很少,但是通過讓她和我一起做飯,孩子變了。就拿昨天晚上為例吧,昨天吃的白菜粉條,我讓她幫忙把粉條拿出來放到鍋裡,到吃飯的時候她又不想吃, 我趕緊說“箏箏今天真棒,幫媽媽做飯了,還拿了粉條,你看粉條在碗裡等著你呢,你不吃,她就沒有好朋友了,多傷心啊”,她聽了我的話就說“媽媽,我不讓粉條傷心,我吃”,說著就開始大口吃起來了,哈哈,看著我心裡真高興。如果你家也有這樣的小寶貝,您不妨也試試我這個方法。

  第三: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可以讓他們學會做事情的先後順序,講究科學的統籌方法。記得好像是在以前的課本中學過華羅庚的一篇《統籌方法》,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律可尋的,如果找到合適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的。比如讓孩子參與打衛生,她就明白應該先擦桌子,然後掃地,最後才是擦地板;讓孩子參與做飯她慢慢就明白一個可口的飯菜是怎樣出鍋的,先放油,接著是炒肉,加入調料等等先後順序。我想將來孩子長大了就會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先後順序的,找到合適的規律,做事情就會很順利,否則就會有相反的效果。

  第四: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自豪感。就拿箏箏學剝生雞蛋為例吧,剛開始她看到天線寶寶上剝蛋也要剝,***熟雞蛋早就會剝了***,我被她纏的實在沒辦法了,就拿出雞蛋,她開始不會弄,我拿著她的小手和她一起,開啟,但是攪拌工作是箏箏獨立完成,後來第二天她就自己嘗試著開啟雞蛋,當然是皮和雞蛋液混在一起了,雞蛋就廢了,只能倒掉***這個過程一定不能讓孩子看到,否則她會很傷心的,覺得自己的勞動沒有成果***,這樣經過一兩次的訓練孩子就會給你一個驚喜,她自己完全不讓一點蛋皮掉蛋液裡出色的完成了任務,然後我們適時的表揚一番,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就不知不覺的樹立起來啦!既培養了勞動技能,又增強了自豪感,真是一舉兩得啊,呵呵!

  第五:參與勞動讓孩子體驗勞動樂趣,享受勞動成果,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記得有個週末我們全家在家大掃除,老公負責擦窗戶,我負責擦牆壁,箏箏負責擦桌子和掃地,每個人都各負其責,乾的熱火朝天,等勞動結束大家看著家裡一塵不染的時候,都開心的露出了笑臉,剛才勞動的辛苦一掃而空啦,箏箏還自發的感慨一下“媽媽,你看***的桌子,掃的地板多幹淨啊,你快表揚我”哈哈,一句話說的全家都樂了!以後每次我要收拾房子的時候,她都自告奮勇的要來幫忙,我也很高興她的參與,經過幾次的訓練,孩子做的越來越熟練了,也減輕了我的家務勞動的負擔。但是我感覺最重要的還是培養了孩子的積極參與的精神和對家庭的責任感,因為孩子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就應該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