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孩子玩遊戲的技巧有哪些

  父母陪孩子一起玩遊戲,可以促進親子溝通,瞭解孩子,讓孩子與父母更有親近感,促進家庭和睦。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陪孩子玩遊戲的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陪孩子玩遊戲的技巧

  表達遊戲興趣

  如果孩子對遊戲沒有興趣,遊戲當然不會好玩。孩子是很敏感的,如果勉強他去玩他不感興趣的遊戲,很容易玩不下去。倒不如和孩子商量著玩,玩一些大家都感興趣的遊戲。爸爸媽媽在陪孩子游戲時,要和孩子一樣真誠投入、非常專心,短時間完整的注意力投入,比長時間的敷衍來得更有力量。

  積極地傾聽

  孩子都需要爸爸媽媽注意自己,而且越多越好。傾聽會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注和愛意,讓他更想展現自己。孩子在遊戲中所表達的可能有它潛在的涵義,爸爸媽媽多花些心思去傾聽孩子所說的,收穫的可能是孩子想對你說卻不敢或不知如何開口的心裡話。在傾聽中,讓孩子帶領你去看他所看到的世界。

  多問開放性問題

  遊戲是孩子的國度。進入孩子的世界,你除了多聽,還應開放自己,多問多學。不要假設孩子和你有一樣的想法,也不要急著先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想象力常常是我們望塵莫及的。太陽可以是綠的,雲也可以是黃的,爸爸媽媽有了這樣的包容力,孩子更能擁有他自己。多問問孩子在做什麼,瞭解他的想法,否則孩子會由於你的呵斥破壞了遊戲的興致,孩子也可能會覺得很委屈,這就得不償失了。

  讓孩子自己解決

  遊戲也是日常生活的縮影,孩子也會遇到問題和困難。爸爸媽媽可能會不自覺地幫他解決問題。其實遊戲是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最安全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搬不動他整箱的積木時,可以問問孩子“怎麼辦呢?”,多些耐心,你可能會和孩子一起享受他開啟箱子,搬出積木,解決問題的得意與驕傲。

  陪孩子玩遊戲好處

  遊戲是寶寶鍛鍊社交能力最佳的方式。遊戲對童年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玩耍,它更多的是對人一生髮展的影響。遊戲除了讓孩子獲得快樂外,還能學到許多生活技巧,使他們逐漸學會遵守規則,懂得與人交往。孩子在遊戲過程中,需要通過觀察和思考才能掌握玩的“技術”,使他們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鍊,讓心智得到充分發展。早期的親子游戲有益於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密切親子關係,有益於嬰幼兒的情商發展;良好的親子關係反過來又有助於親子游戲在家庭中的進一步開展和豐富,從而形成良性迴圈,促進幼兒情商、親子關係、家庭關係等多方面的發展。

  父親可以陪孩子玩什麼

  1、戶外活動。一般來說,這是父親的強項,你不妨多和孩子進行跑、跳、爬、攀等活動性遊戲。

  2、智慧遊戲。如果父親能多參與孩子猜謎語、講故事、走迷宮、搭積木等啟智性活動,那麼孩子的收穫就更多。

  3、競爭性活動,也就是講輸贏的活動。比如:賽跑、捉迷藏等,孩子可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而這時做父親的不妨故意多輸幾次,以增添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