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要吃哪些蔬菜好

  眾所周知,五穀雜糧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五穀雜糧營養豐富,美味健康。那麼冬天吃什麼五穀雜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冬天吃蔬菜建議

  菜花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物質,每200克新鮮菜花,可為成年人提供一天飲食所需的維生素a75%以上。其維生素c的含量更為突出,每100克可達80毫克,比常見的大白菜、黃豆芽菜高3~4倍,比柑橘高兩倍。

  紅薯

  系糧食中營養較為豐富的食品。由於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胡蘿蔔

  中醫認為,胡蘿蔔維生素多,味甘平,食之補脾健胃。秋末胡蘿蔔以燉食最好,炒食為良。燉食能保持胡蘿蔔素93%以上,炒食也可保持胡蘿蔔素80%以上。

  芋頭

  芋頭富含澱粉,營養豐富。每100 克鮮品中含有熱量91卡,蛋白質2.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0.5克,鈣14毫克,磷43毫克,鐵0.5毫克,維生素C10毫克,維生素B1 0.09毫克,維生素B2 0.04毫克。並含乳聚糖,質地軟滑,輕易消化,有健胃作用,非常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結核病和正處恢復期的病人食用,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包心菜

  其維生素C的含量是西紅柿的3.5倍,鈣的含量是黃瓜的2倍。包心菜還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鉬和錳,是人體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質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進人體物質代謝,十分有利於兒童生長髮育。其多量維生素C能增強肌體抗癌能力。

  小白菜

  中醫認為,小白菜養胃和中,味苦微寒,通暢利胃。小白菜富含維生素c和鈣質,還含鐵、磷、胡蘿蔔素和b族維生素等。還有洋白菜,即捲心菜,性味苦平,能益心腎,健脾胃,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止痛、促進癒合的作用。

  還有洋白菜,即捲心菜,性味苦平,能益心腎,健脾胃,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止痛、促進癒合的作用。

  豆芽菜

  黃豆、綠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鈉、磷、鐵、鈣等人體必需的飲食微量元素。豆生芽後,不但能保持原有的物質,而且增加了維生素的含量,有利於消除疲勞。豆芽中的葉綠素可以防治直腸癌。

  萵筍

  萵筍肉質細嫩,生吃熱炒均相宜。秋季常吃萵筍,可增強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進膽汁的分泌。萵筍中含的鉀是鈉的27倍,而且含有的維生素還有利於促進排尿,維持水平衡,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萵筍中的含碘量高,這對人體的基礎代謝和體格發育會產生有利影響。萵筍葉的營養遠遠高於萵筍莖。萵筍飲食中所含的氟元素,可參與牙釉質和牙本質的形成,參與骨骼的生長。除此之外,秋季患咳嗽的人,多吃萵筍葉,還可平咳。將萵苣切成細條,與雞肉丁拌在一起,做成餡餅狀烤熟。

  芹菜

  中醫認為,芹菜性涼,平肝健胃,味甘辛無毒,富含蛋白質、糖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氨基酸等,能興奮中樞神經,多飲食,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慾,並有祛痰作用。芹菜可與香乾、肉絲等炒食,色彩鮮豔,味道清香。

  菠菜

  菠菜胡蘿蔔素的含量大大高於其他蔬菜,抗壞血酸雖低於辣椒卻高於西紅柿,菠菜所含的具有止血作用的維生素K是葉菜中最高的;豐富的核黃素,又有防止口角潰瘍、脣炎、舌炎、皮炎的作用。菠菜熟吃更有營養。吃法比較隨意,可以爆炒或做湯。

  冬天該吃的冷盤

  冬季吃些涼拌菜降火消食。

  雖然傳統養生理念中,冬季寒冷,順應氣候要多吃熱性食物。但現在,冬天通常室溫較高,不少人穿得多、活動少,容易造成體內積熱。此時再吃大量溫厚油膩的食物,容易導致胃肺火盛。因此,若能調整飲食,吃道清爽的涼拌菜,對身體大有好處。

  吃冷盤,能讓身體自我取暖,消耗脂肪,調動免疫系統。其次,人體的肺腑火盛不論冬夏均可產生,而冬季“上火”更為突出。吃冷盤,能帶走體內一部分熱量。最後,冬天想不“上火”,適量吃些涼性食物“治表又治本”。不少家常涼拌菜,如拍黃瓜、涼拌蘆筍都有清熱去火的效果。

  做冷盤時,不妨放點有殺菌作用的蔬菜,如蒜、洋蔥、韭菜、大蔥、青蒜,既調味又保證了衛生。需要提示的是,胃腸不適或體虛怕寒的人還是不太適合冬天吃冷盤。

  手撕茄子

  材料:茄子2根,蒜3瓣,蔥2根,芝麻油20ml,生抽30ml,白糖5g,醋10ml。

  做法:茄子洗淨後,切5cm長的段,然後上鍋蒸,蒸熟軟。蒸好的茄子,放涼,撕成絲。蔥洗淨切碎,撒在茄絲上面。將蒜瓣切碎,芝麻油,生抽,白糖,醋混合,加熱一下。乘熱澆在茄絲上,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茄子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可保護心血管,有良好降低高血脂、高血壓功效。

  涼拌蘿蔔絲

  材料:白蘿蔔1個,胡蘿蔔絲、韭菜絲適量、鹽1大勺,辣椒粉2小勺,糖1大勺,蔥花1大勺,蒜泥1/2大勺,薑末1/2大勺,食醋1大勺,香油1/2大勺,芝麻1/2大勺。

  做法:白蘿蔔用刮皮刀掛掉表皮。不用颳得很厚,薄薄一層即可,然後切成5cm的絲,放入鹽,戴上手套均勻揉搓蘿蔔,使其變軟,與鹽融合,然後放置兩小時。兩小時以後倒掉淹出的水,然後再將蘿蔔裡多餘的水也擠掉一些,放入胡蘿蔔絲、韭菜絲、蔥薑蒜拌勻。

  功效:蘿蔔有消食、化痰定喘、清熱順氣、消腫散淤之功能。可謂是去火聖品。

  萵筍拌木耳

  材料:萵筍1根,木耳***水發***100克,大蒜、香菜適量,食鹽、白砂糖、香油、食醋、白芝麻、橄欖油適量。

  做法:將萵筍去皮後洗淨切片,萵筍葉不要扔,洗淨後切段備用,大蒜切蒜泥,香菜切段備用,木耳撕小片後備用;鍋中燒開水,加入少許植物油,然後倒入木耳、萵筍焯一分鐘左右,撈出過涼水控幹水分後倒入碗中;下入蒜泥、香菜、少許白芝麻,並加入適量食鹽、香油、食醋和少許橄欖油,拌勻後即可食用。

  功效:萵筍可鎮痛降壓,冬季養生搭配木耳清爽營養。

  涼拌藕片

  材料:蓮藕200g醋、生抽、麻油、鹽、香菜、蔥花末等。

  做法:把藕洗乾淨切片;燒鍋水,水開後把藕片放下去煮大約三分鐘左右;把藕片撈起來過冷水,然後再用冷水泡起來;趁藕泡著的時候,切一些蔥花、香菜末、蒜末放到碗裡,加生抽、醋、少許的鹽、麻油,然後攪拌均勻;把藕片用漏勺撈起來,瀝乾水份,碼在碟子上,澆入調料即可。

  功效:此方清熱去火、潤肺止咳。

  紅油三絲

  材料:海帶***鮮***400克、白菜絲100克、紅椒絲50克。醋、生抽、鹽、味精、辣椒油、香油

  做法:海帶洗淨切成細絲,入沸水鍋中燙過,燙時可以加一勺醋,白菜絲、紅椒絲放入涼水中浸泡10分鐘,將醋、生抽、鹽、味精、辣椒油、香油依據自己的口味調勻。海帶絲、白菜絲、紅椒絲瀝乾水分,裝入盤中加調料拌勻即可。

  功效:紅油三絲主要用的是海帶,從營養價值來看,是一種保健長壽的食品。在日本,豆腐配海帶被認為是長生不老的妙藥。據聯合國衛生組織統計,日本婦女幾乎不患乳腺癌,主要原因是食海帶多。

  溫馨提示:絕大部分蔬菜都可以直接涼拌,但以下三類最好先焯一下: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菜花等,焯過後口感更好,所含纖維素也更容易消化。含草酸較多的蔬菜,如菠菜、竹筍、茭白等,草酸在腸道內會與鈣結合成難吸收的草酸鈣,干擾人體對鈣的吸收。馬齒莧等野菜,焯一下能徹底去除塵土和小蟲,又可防止過敏。豆角、豇豆、豆芽不適合涼拌,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即使要涼拌,一定要煮熟。此外,萵苣、荸薺等生吃之前也最好先削皮、洗淨,用開水燙一下,這樣更衛生,也不會影響口感和營養。

  冬天該吃的五穀雜糧

  小米和黃豆

  小米含鐵量突出,有很好的補血效果。黃豆中鐵含量也很豐富。小米除熬粥外,還可以和大米一起蒸成“二米飯”。黃豆的吃法也不只是磨豆漿喝,把黃豆煮熟後可炒菜吃,如蘿蔔炒黃豆、臘腸炒黃豆等。

  紅豆和薏米

  薏米有利尿去水腫的功效。薏米的利尿作用能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消水腫的同時還將毒素廢物一併排出。紅豆中含有促進利尿作用的鉀。所以二者同吃,是水腫體質人群利尿去水腫的不二法寶。

  燕麥

  有關研究證明,裸燕麥能預防和治療由高血脂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長期食用燕麥片,還有利於糖尿病和肥胖的控制。需要提醒的是,超市選購燕麥片、燕麥點心一定要注意配料表中燕麥的含量。

  吃綠豆和蕎麥

  綠豆味甘性寒,有中和解毒和清涼解渴的作用,蕎麥是寒性的粗糧,這兩種食物最適合熱性體質。綠豆可以煮粥,或者做成綠豆湯,而蕎麥可以做成蕎麥麵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