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任性方法

  孩子太隨心所欲了,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道理根本行不通。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辦?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教育孩子不任性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孩子不任性方式

  轉移注意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所以要善於把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堅持的事物上轉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轉移後,會很快忘記剛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提示在先

  已掌握孩子的任性行為規律後,“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任性的發作。如只要帶孩子去商場,提前就跟他約好:“今天上街買衣服不是買玩具,答應就帶你去。”

  有意冷落

  當孩子由於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或打滾耍賴時,家長要不予理睬,給他造成一個無人相助的環境,更不要和他討價還價。當無人理睬時,孩子自己會感到沒趣而作出讓步。事後再對孩子做簡單而認真的說明,說清不能做的原因,並用“相信你以後會聽話的”之類的話來鼓勵他。

  榜樣示範

  利用孩子喜歡童話故事人物的心理,激發他克服任性的信心。如孩子不肯吃菠菜,家長可以說:“你不是喜歡鐵甲小寶嗎?他就喜歡吃菠菜。”

  適當懲罰

  適當懲罰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寶寶故意把東西扔到地上,家長可以對他的行為做出批評後,要求他將東西揀起來。

  如果孩子不服從,則可採取取消購買食物或玩具的承諾,或是“單獨隔離”的懲罰方式。這種懲罰性的措施,會使他確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態度十分堅決。

  讓孩子不任性方法

  撤退法。星期天,東東起床後就沒完沒了地學著吊嗓的人使勁地喊“啊-啊-啊,伊-伊-伊”,爸爸說,別再喊了,會把嗓子喊啞的。他反而喊得更響了。媽媽走過來對爸爸說:“你跟我一起去買菜吧。”等爸爸媽媽離開後,東東見沒有“觀眾”了,也就沒興致再喊了。

  激將法。佳佳在公園裡賴著不肯走路,一定要爸爸抱,不答應就乾脆坐在地上不動了。爸爸對媽媽說:“你看,前面那個小朋友跑得多快,咱們佳佳肯定跑不過她。”話音還沒落,佳佳已經“呼”地一下站起來向前追去。

  欲擒故縱法。媽媽讓丁丁把滿桌子的畫筆收拾好,丁丁卻反而把畫筆一支支地向地上扔。媽媽開啟丁丁的玩具櫃,拿出一小框不怕摔的橡皮玩具遞給丁丁,微笑著讓丁丁扔完畫筆後再把這些東西也扔到地上,丁丁反而不扔了。

  轉移注意法。天天拉著小鴨子車經過門檻時,小小的輪子卡在門檻外過不來,外公幫他拉過門檻,可他又哭著把它放回原處使勁拉。外公不再理會,而是去看魚缸中那條天天最喜歡的金魚:“咦,小金魚怎麼不愛動了?該不是生病了吧?”“什麼?小金魚生病了?”天天丟下小車,著急地跑過來看,早把拉車的事忘在腦後了。

  讓孩子有個性不任性

  1制定規則時考慮孩子的需要

  在制定規則時,我們需要思考所制定的規則有否符合孩子身心發展水平,有否忽視他們的需要,等等。如果制定的規則與孩子的能力和需要不適應,孩子必定會出現違反或破壞規則的情況。而如果教師因為發現孩子做不到而隨意改變規則,又會導致孩子不尊重規則。所以,在規則制定之前,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孩子的需要。當然,考慮孩子的需要還可以通過另一個途徑實現,即讓孩子參與討論,師幼共同制定規則。

  2對規則進行提煉

  在考慮孩子需要的基礎上,我們還應梳理現有的規則,刪繁就簡,把普遍性的規則概括、整理出來。這樣做有助於教師把握全域性,以不變應萬變。雖然提煉出來的規則具有較強的概括性,但在執行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加以具體化。比如,“注意安全”這一規則可以具體化為不在走廊、活動室內奔跑,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不碰電源、火、藥品等危險物,玩戶外大型玩具時有秩序、不推搡等。如果所在幼兒園附近有池塘,還需強調遠離池塘。

  3將規則滲入環境

  孩子的思維具體形象,他們容易受環境影響,因此,我們的規則教育應充分發揮環境的影響力。首先,教師應創設有秩序的環境。一個整潔、有序的環境會提示幼兒按照同樣的方式對待周圍環境,按照同樣的規則擺放物品。比如,如果教師將美術工具、材料分類歸放在不同盒子中,並用標籤提示,孩子就能從中學到分類歸放的方法。其次,教師可以將規則用圖示展現,以提醒孩子們注意。比如,安靜的圖書區可以用禁止噪音的標誌加以提示,容易跌倒的樓梯口可以貼上防止摔倒的標誌,等等。這些圖示可以由教師製作,也可以讓孩子製作,以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和執行意願。

  4關注規則的一致性、一貫性

  與執行情況

  規則一旦制定,教師執行時就必須一以貫之,否則難以培養孩子遵守規則的能力。如果各方要求不一,經常變化,或者說歸說做歸做,都可能導致孩子執行規則能力不強。美國幾所幼兒園的規則教育經驗告訴我們,要增強孩子的規則執行能力,必須保持各方的一致、前後的一貫。因此,我們需要經常自問:我們所制定的規則前後一致嗎?同一個幼兒園的各方人員一致嗎?與家庭一致嗎?一貫如此嗎?關注孩子的執行情況了嗎?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就需要反省並加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