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野外垂釣的技巧

  晚春指的是清明後至立夏這段時間,這一時間段,魚兒不太好釣,那麼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釣早

  進入四月直至八月,鯽魚進食的時段性日益明顯,清晨5:30-7:30下午3:00-5:00是二個重要的覓食高峰時段,錯過時段,氣溫迅速攀升,水中光線增強,底部缺氧,所以上魚頻率不但低而且個體也小,尤其是清晨,趕上這一時段,上魚快,而且都是大鯽。所以晚春後野釣確實要有起早貪黑不怕苦的精神,筆者曾有多次經歷,同樣的釣點,遲來後錯過時段,無論在窩料、釣餌做出什麼努力,水下依舊是一片寂靜。

  二、釣淺

  由於春季魚類繁衍的本能和近岸淺水處水溫的穩適性等因素,所以春釣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春季由於魚類全天候的遊動,使得水體比冬季渾濁,能見度降低為近岸釣淺創造了條件,筆者有過多次在近岸0.5-1米左右深度釣獲野生大板的經歷,對此深有感觸,但要強調釣近釣淺務必注意用站在偏斜偏遠的岸部用長伸拉竿方式來下鉤,防止站在近處水中倒影驚跑魚類。

  三、釣草***草邊、草洞、草縫隙等***

  水生植物有遮光、造氧、微生物繁衍等功能,所以有草的水下比光水更易聚魚,而且魚的安全感越強,吞食越果斷,在送漂上的表現非常漂亮,浮漂輕微顫捧,美感無限,此時提杆,霎時動感十足,隨後的精彩和心情不說了,你懂得!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晚春魚兒難釣和仲春魚兒好釣的原因:

  一、晚春

  1、進入五月份之後,溫度上升的速度非常快,水溫也比較高,魚兒也開始到了繁殖產卵的時期,垂釣的時候發現魚兒吃口並不是很好,尤其是看到附近垂釣鯉魚的釣友都在感嘆鯉魚難釣,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鯉魚繁殖產卵期基本上處於停食狀態。

  2、還有一點就是由於水溫上升速度快,而夜間溫度卻依然較低,並且表層水溫和底層水溫相差比較大,魚兒需要有一定的時間來適應水溫,並隨時改變活動水層,但是釣者對於魚兒的變化並未發現,如果依然釣底的話魚口就會非常差。

  3、五月份的時候,很多飼養者就會開始大量投放食料餵養魚兒,這個時候魚兒基本都吃的飽飽的,對食物需求並不強,並且這個時節魚兒開始產卵繁殖,出於生態環境的保護,最好減少垂釣次數。

  二、仲春

  1、清明節和穀雨時節屬於仲春,此時到處是春暖花開的盛景,魚兒之前基本上都是在深水區潛藏棲息,這個時候感覺到溫度適宜就會深水區轉移到淺水區進行活動進食。

  2、並且當水溫上升後,水體中的各類生物開始進入生長期,水草開始生長枝芽,此時太陽晴好,經過光合作用後氧份大量增加,食物也開始大量聚集,正是草區垂釣的好時機。

  3、水溫上升的另一優勢就是,魚兒活性大大增強,魚兒開始群體出動尋找食物,當發現有食物後就會出現搶食的情況,所以魚口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