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薔薇的花語及民間傳說介紹

  薔薇喜生於路旁、田邊或丘陵地的灌木叢中,分佈於華東、中南等地。於5~6月間,當花盛開時,擇晴天採收,晒乾作藥用。 薔薇花,花色很多,有白色、淺紅色、深桃紅色、黃色等。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野薔薇的花語,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野薔薇的花語

  野薔薇的浪漫:人工栽培的薔薇花並不會結果,不過野薔薇卻會長出嬌翠欲滴的紅色果實。除了模樣可以媲美其它薔薇花外,果實也可以食用。這種花具有詩人般的氣質,因此它的花語是——浪漫。

  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具有羅曼蒂克的浪漫性格,是個喜歡作夢的孩子。不過處理事情卻具有敏銳的判斷力,適合從事藝術方面的工作。在感情方面,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野薔薇的民間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在浙江天目山下,住著一戶人家,姑娘名叫薔薇,父親早年去世,她和母親相依為命,艱難度日。鄰居青年阿康,為人善良,更樂於助人,常幫助薔薇砍柴、挑水,日久天長,兩人互相愛慕,私訂了終身。

  有一年,皇帝下旨,選美女進宮,薔薇被選中。姑娘聞訊,當即昏厥。官吏逼迫,要帶人進京。母親苦苦哀求,才答應推遲兩天。好心的鄉親們暗中告訴薔薇,躲進深山,如官府要人,就說患急病死了。

  誰知此事走漏了風聲,被貪財的人向官府告了密。縣官上奏朝廷,皇上大怒,下令追捕,活著要人,死了要屍。阿康和薔薇火速進山,奮力逃奔。但步行怎逃得過騎馬的追兵。耳聞馬蹄聲已近,為了不牽累阿康,薔薇毅然跳下了萬丈山崖。阿康悲痛萬分,亦隨著跳下。追兵搜巡,在山崖下尋到了兩具屍體,運回京城。

  皇帝見屍,又氣又恨,命人澆油燒屍,但燒了一晝夜,屍體卻膚色不改,完好無損。又命人舉刀碎屍,但鋼刀卻砍不進。皇上惱羞成怒,下令拋入大海,可屍體卻不沉。此時,朝廷上下怨聲載道,有膽大之士罵皇上是凶殘的昏君。皇帝不敢再繼續作孽,命人打撈屍體,合葬於天目山下。

  不久,那座新墳上長出一朵美麗的花,花莖上長著許多刺。人們都說這花是薔薇姑娘所變,花刺乃阿康為保護薔薇而生,故取名“薔薇”。

  薔薇為薔薇科多年生落葉灌木多花薔薇的根、莖葉、花和果實。中醫稱薔薇性寒涼,味苦澀,有清暑和胃、利溼祛風、和血解毒之功效,被收入《本草綱目》之中。

  野薔薇的形態特徵

  枝

  野薔薇為攀援灌木;小枝圓柱形,通常無毛,有短、粗稍彎曲皮束。

  葉

  野薔薇的小葉5-9,近花序的小葉有時3,連葉柄長5-10釐米;小葉片倒卵形、長圓形或卵形,長1.5-5釐米,寬8-28毫米,先端急尖或圓鈍,基部近圓形或楔形,邊緣有尖銳單鋸齒,稀混有重鋸齒,上面無毛,下面有柔毛。

  小葉柄和葉軸有柔毛或無毛,有散生腺毛;托葉篦齒狀,大部貼生於葉柄,邊緣有或無腺毛。

  花

  野薔薇的花多朵,排成圓錐狀花序,花梗長1.5-2.5釐米,無毛或有腺毛,有時基部有篦齒狀小苞片;花直徑1.5-2釐米,萼片披針形,有時中部具2個線形裂片,外面無毛,內面有柔毛;花瓣白色,寬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楔形;花柱結合成束,無毛,比雄蕊稍長。

  野薔薇的花期5—6月。

  果

  野薔薇的果近球形,直徑6-8毫米,紅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澤,無毛,萼片脫落。

  野薔薇的果期9—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