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花語是什麼

  薄荷別名野薄荷、夜息香。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於山野溼地河旁,根莖橫生地下。那你知道它的花語嗎?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各位客官喜歡!

  薄荷的花語

  薄荷的花語:願與你再次相逢 和 再愛我一次,此外它還有一種花語是"美德",代表了人的種種美好德行。

  薄荷是一種充滿希望的植物,人生難免有許多錯過的人或者事物,能再次相遇、相親和相愛的機會幾乎沒有,但越是沒有就越是想念,薄荷雖然是一種平淡的花,但它的味道沁人心脾,清爽從每一個毛孔滲進肌膚,身體裡每一個細胞都通透了,那是一種很幸福的感覺,會讓那些曾經失去過的人得到一絲安慰。

  薄荷的生態習性

  薄荷適應性很強,能生長在海拔2100米以下的地區,生於水旁潮溼地,海拔可高達3500米,陽光充足,海拔在300~1000米的地區均有栽培。光照不充足、連陰雨天,薄荷油和薄荷腦含量低。

  薄荷喜溫和溼潤環境,地上部能耐30℃以上溫度,~20℃地上部即枯萎,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根比較耐寒,-30℃仍能越冬,生長初期和中期需要雨量充沛,現蕾期、花期需要陽光充足,乾旱的天氣,日照時間長對薄荷油、薄荷腦的形成積累含量高。

  薄荷根入地30釐米深,多數集中在15釐米左右土層中,地下根莖分佈較淺,都集中在土層10釐米左右。薄荷7月下旬至8月上旬開花,現蕾至開花10~15天,開花至種子成熟20天。割完第一刀薄荷在10月以後還能開花。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均能生長,但以pH5.5~6.5適宜。沙質壤土、壤上和腐質土都可栽培。

  薄荷的形態特徵

  薄荷為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60釐米,下部數節具纖細的鬚根及水平匍匐根狀莖,銳四稜形,具四槽,上部被倒向微柔毛,下部僅沿稜上被微柔毛,多分枝。

  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稀長圓形,長3-5***7***釐米,寬0.8-3釐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齒狀鋸齒,側脈約5-6對,與中肋在上面微凹陷下面顯著,上面綠色;沿脈上密生餘部疏生微柔毛,或除脈外餘部近於無毛,上面淡綠色,通常沿脈上密生微柔毛;葉柄長2-10毫米,腹凹背凸,被微柔毛。

  輪傘花序腋生,輪廓球形,花時徑約18毫米,具梗或無梗,具梗時梗可長達3毫米,被微柔毛;花梗纖細,長2.5毫米,被微柔毛或近於無毛。花萼管狀鐘形,長約2.5毫米,外被微柔毛及腺點,內面無毛,10脈,不明顯,萼齒5,狹三角狀鑽形,先端長銳尖,長1毫米。花冠淡紫,長4毫米,外面略被微柔毛,內面在喉部以下被微柔毛,冠簷4裂,上裂片先端2裂,較大,其餘3裂片近等大,長圓形,先端鈍。雄蕊4,前對較長,長約5毫米,均伸出於花冠之外,花絲絲狀,無毛,花葯卵圓形,2室,室平行。花柱略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淺裂,裂片鑽形。花盤平頂。小堅果卵珠形,黃褐色,具小腺窩。花期7-9月,果期10月。

  一、根

  生產上栽培的薄荷,具有真正吸收作用的是著生在地上部直立莖入土部分和地下根莖節上的數量眾多的鬚根,這些根系入土深度30cm左右,而以表土層15~20cm左右最為集中;另外,在株間溼度較大的情況下,在地上部直立莖的基部節上和節間也會長出許多氣生根,這種氣生根在天氣乾燥的情況下,會自行枯死,故對薄荷的生長髮育幾乎不起作用。

  二、莖

  1、地上莖:薄荷的地上莖又可分為兩種,一種叫直立莖,方形,顏色因品種而異,有青色與紫色之分。它的主要作用是著生葉片,產生分枝,並把根和葉聯絡起來,把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養分輸送到葉片,同時把葉片的光合作用產物運至根部的輸導通道,其上有節和節間,節上著生葉片,葉腋內長出分枝。莖的表面雖也有少量油腺,但精油含量極微***莖稈鮮品出油率為0.001%~0.004%***。另一種叫匍匐莖,它是由地上部直立莖基部節上的芽萌發後橫向生長而成,其上也有節和節間,每個節上都有兩個對生的芽鱗片和潛伏芽,匍匐於地面而生長,有時其頂端也鑽入土中繼續生長一段時間後,頂芽復又鑽出土面萌發成新苗;也有的匍匐莖頂芽直接萌發展葉並向上生長成為分枝。匍匐莖的顏色、數量、長度和粗細,常因品種和生長條件的不同而變化。

  2、地下莖又稱地下根莖,外形如根,故習慣上常稱為種根。通常當地上部直立莖生長至一定***8個節左右***高度時,在土壤淺層的莖基部開始長出根莖,隨後逐漸生長增多。第一次收割後,這些地下根莖在水分適合的條件下又萌發出苗***即二刀苗***,生長至一定階段又再長出新的種根,即成為秋播時的材料。地下根莖上也有節和節間,節上長出鬚根,每一個節上也有兩個對生的芽鱗片和潛伏芽,水平分佈的範圍可達30cm左右,垂直入土深度較小,大部分集中在土壤表層10cm左右的範圍內。試驗表明:在自然條件下,地下根莖是沒有休眠期的,也就是說,在土壤溫度和水分適合的情況下,一年中的任何時間,均可發芽和繼續生長,長成植株。

  地下根莖裡貯藏著水分和養分,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播種於土中能萌發成長為新的植株,這種新植株基本上可以保持本品種的原有形態和優良性狀,因此,它是生產上用來繁殖的主要部分。

  三、葉

  薄荷的葉片是以對生的方式著生在莖節上。葉片的形狀、顏色、厚度以及葉面狀況、葉緣鋸齒的密度等因品種、生長時期、生長條件之不同而有變化。一般說來,葉片的形狀有卵圓、橢圓形等;葉色有綠色、暗綠色和灰綠色等。薄荷的葉片既是光合作用的器官,又是貯藏精油的主要場所。油腺***貯油結構***在葉片上、下表皮的分佈,以下表皮為多。單位葉面積上的油腺數目因品種不同而異,同時又與植株的生育時期、葉齡、葉位有關。

  一定葉面積上的油腺密度越大,含油量就越高。葉片中精油的含量佔全株含油總量的98%以上,但對每一片葉片來說,它的含油量高低與環境條件、栽培技術、品種、葉片所處的部位和葉齡等有密切關係。根據測定,植株上葉片中的含油量自下而上逐漸增高。單位面積產油量的高低首先取決於單位面積上的葉片數、葉面積大小和含油量***油腺密度***的高低。因此,在生產實踐中如何使葉片數增加、減少和延緩葉片的脫落,防止病蟲為害,就成為薄荷增產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四、分枝

  薄荷的分枝是從主莖葉腋內的潛伏芽長出來的,其上也著生對生葉片。不同品種的分枝能力是不同的,同時,分枝數、分枝長度、分枝節位等又與田間群體密度和培管措施有關,一般說來,隨著田間群體密度的增高,單株分枝數隨之減少,分枝節位隨之上升。栽培條件惡劣,特別是肥、水欠缺也會影響分枝。因此,在栽培上如何根據品種的分枝習性、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等條件而控制合理的田間密度是能否獲得高產的重要措施之一。薄荷--花、葉,攝於上海中醫藥大學百草園

  五、花、果實、種子

  薄荷的花朵較小,花萼基部聯合成鐘形,上部有五個三角形齒;花冠為淡紅色、淡紫色或乳白色,四裂片基部聯合;正常花朵有雄蕊四枚***有的品種雄蕊不露或僅留痕跡***,著生在花冠壁上;雌蕊一枚,花柱頂端二裂,伸出花冠外面。正常花***即雌、雄蕊俱全***的花朵較大,雄蕊不露或僅留痕跡的,花朵較小。在自然生長情況下,每年開花一次。而在人工栽培條件下,一年一般收割兩次,開花兩次***有的品種和某些地區例外***,花期因品種和地區而異。一天中的開花高峰期,常隨氣候條件而變化。

  若天氣晴朗,一般在上午6~9時,陰天或雨天向後推遲,下午停止開放。薄荷自花授粉一般不能結實,必須靠風或昆蟲進行異花傳粉方能結實。通常自現蕾至開花約需10~15天,一朵花自開放至種子成熟約需20天左右。結實率高低因品種和環境條件而異。一朵花最多能結四粒種子,貯於鐘形花萼內。果實為小堅果,長圓狀卵形,種子很小,淡褐色,萬粒重僅1g左右,每市斤種子可達到500萬粒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