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的人際關係總結

在這麼多的複雜人際關係中,我們必須得進行一個總結分析,這樣我們才能恪守自心,做自已。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之缺乏包容性

有句話說一個人的成就有多大,取決於他的胸懷有多大。。與自己不喜歡或不喜歡自己的人相處,是對胸懷的一個極大的考驗。做大事的人的胸懷都是被反對者撐大的,就象李敖所說"男人的胸懷是被女人撐大的"一樣。摩托羅拉的總裁高爾文喜歡駕船航海,萬科的總裁王石喜歡登山,那都是練胸懷去了,人面對大海和高山的時候,心胸自然開闊,連心思都要透亮些。所以我總勸員工在工作之外多想想生活,多見見世面,多長長見識。老窩在辦公室那點地方,做手頭那點事情,怎麼大氣得起來?有點事就急了。

我們搞計劃生育,人口是控制住了,但另一方面,獨生子會從小失去考驗自己包容性的機會。人要在一個環境中才能碰到矛盾,而人一生中要不斷地碰到矛盾,沒有包容精神,一碰到不利自己的事情就跳,怎麼跟別人合作?怎麼解決矛盾?所以中國人缺乏團隊精神,也和包容性有關。

之推卸責任

我們公司的經理總抱怨老闆不授權,權力太小,無法管理員工。可是遇到真正麻煩的時候,他們會把問題往老闆那一交:"你看怎麼辦?"這些經理不會去想,他拿的薪水比員工多,權力比員工大,那麼問題就應該到他為止,不然老闆要你做經理幹什麼?可是他們總是把權力與責任分開,權力就是拿的錢多,管的人多,沒想過其實權力和責任是對等的,你有多少權力,就要負起多少責任。

在我們公司,人事和財務工作不好做,因為這兩個部門代表公司行使職權,最容易被經理們"轉手"責任。當你正常過問他們事務的時候,經理們會很反感,認為你觸犯了他的一畝三分地,挑戰了他的權力;可是一碰到員工要加薪、預算被削減這樣的事情,他們就會說:"你加薪我是同意的,可是人事部不同意!"、"花這個錢我是同意的,可是財務部不同意!"。其實決定是我們跟他們一起下的,但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們不去與員工溝通,把責任和矛盾推卸到我們頭上。

推卸責任的一個潛在心理意識是,看不見自己的問題。中國有句古訓:"知天知地知彼易,知己難",意思是人可以知道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事情,就是不可自知,說得真好。所以我們公司搞培訓的時候,大家群情激昂,有如醍醐灌頂,可是一回到工作中,該犯的錯繼續犯。因為培訓那會老師講的問題他全分析到別人頭上去了,所以出了問題自然是別人的責任。

破壞環境是中國企業最推卸責任的做法。企業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得到1塊錢的利潤,也許我們後代用100塊錢的代價也不能彌補。所以老外推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表面上是一種標準,其實就是企業對保護環境的一種承諾,是企業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感。我們的企業自己對社會推卸責任,怎麼去要求員工對企業負起責任?

之犯"君子"錯誤

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壞人不多,就象真正的好人不多一樣。但中國人很喜歡把"好人"與"壞人"這個本身就很模糊的道德標準去評判一個人的企業行為。公司要炒人,就會有員工說:"他人很好,公司為什麼要炒掉他?"

比如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標準,但它是一條明確的線,你可以在這條線上做得更好,但你不能線上下。所以老外講"法理情",把法律擺在第一位,但並不是我們在中學課本中學到的"腐朽的資本主義社會裡,只有赤裸裸的金錢關係,沒有溫情......",他們只是先把人性定為"惡",再用法律和制度來預防;中國人講"情理法",先把人性定為"善",出了事再事後懲罰,結果法律沒有遵守,人情味也越來越淡薄,醫院可以看著病人死,行人可以站在大街上看著歹徒殺人,

老外可以實行彈性的工作時間制,因為他們的員工主動性和自律性比咱們強,"領老闆的薪水對老闆負責"是基本的職業道德,就象在國外有的街道,紅綠燈由司機自己按,因為遵守制度已經融入他們每個人的血脈中;要是在國內企業搞彈性工作時間,我相信90%的企業會死得很慘。中國的司機連紅燈都敢闖,你叫他自己按紅綠燈,他會一直按綠燈到自己不開車的那一天。

國內企業為什麼很難做好績效考核,因為中國人喜歡做爛好人,不願對別人作負面評價,所以績效考核搞不下去。其實在當"君子"的背後,掩藏的本質是我們的經理人缺乏自信,害怕對下屬作負面評價會引起下屬反擊而已。

之政治敏感度太高

我在公司跟員工談話,結尾通常會說:"今天我跟你談話的意思只是這個事情本身,沒有別的意思",聽起來有點繞口。為什麼要這麼說?因為他們非常敏感。你說他哪些方面需要改進,他會聯想到公司是否想炒他;你問他們部門的工作量是否飽和,他會聯想到公司是否想炒他;你問他最近有沒有繼續進修的打算,他會聯想到公司是否想炒他。他可能根本不在意你跟他談話的內容,而是花很長時間來琢磨為什麼要炒他。

中國企業的內耗多,有個原因是說實話的成本太高。大家喜歡猜來猜去,相互間不信任,本來只是工作上的問題,非要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所以都不說實話。比如我對一個經理說"你處理這件事情有問題",他可能會聯想到我不喜歡他這個人,有意針對他。然後他會思考我為什麼不喜歡他,是不是上次請客沒有叫我?最後一定會找出一個理由來,於是誤解就造成了。

有個故事說,一個人去找鄰居借斧頭,可是他覺得鄰居與他有些矛盾,不知道會不會借給他,所以邊走邊想,越想越氣,最後跑到鄰居的門口說:"你不用借斧頭給我了!我才不會求你!"

我就是一個典型的特"含蓄"的人,有事愛悶在心裡不直接說,自以為這是顧及別人情緒,是一種修養,其實很誤事。我曾經不喜歡我的一個下屬到了極點,有段時間我每天都想炒掉他,而且這個想法象條毒蛇一樣越纏越緊。但我強迫自己做了兩件事:第一是站在他的角度來看我有什麼問題;第二是坦誠地跟他交換意見。結果兩人一攤開說,就那麼點事,大家還有繼續合作的機會,結果我們又共事到今天。

之蔑視制度

當人事經理的第一天,老闆就跟我說:你最大的任務就是把公司的管理制度化。起初還不大理解,後來明白了老闆的苦心,公司的各種制度不少,就是基本上沒人遵守。這裡面有兩個問題:一是制度設計本身有缺陷,二是員工意識里根本就沒有對制度的概念。

中國人很聰明,但不知怎麼把“制度”這個東西***包括制度的設計和遵守***總是搞不好。我是學法律的,我一直認為美國今天之所以這麼強大,就是立國時把管理國家的體系和制度設計好了,大家可以安心搞建設。西方人的制度設計有時候是可以用“精妙”形容的,而且對制度的執行在我們看來近乎呆板,而中國人的聰明處則是在於不管什麼制度,都可以把它迴避、歪曲、改造,直到這個制度等於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