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周邊自駕遊行程介紹

  昌都縣是地區行政公署的所在地,一直是昌都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享有“藏東門戶”的盛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昌都周邊自駕遊行程景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昌都周邊自駕遊好去處

  鹽井

  鹽井的正式名稱是“西藏自治區芒康縣鹽井納西民族鄉”。它地處西藏自治區東南端,昌都地區東南部,位於橫斷山區瀾滄江東岸芒康縣和德欽縣之間,橫斷山脈、寧靜山脈南北貫通,東有金沙江,西有瀾滄江,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東北與四川巴塘相鄰,南與雲南德欽接壤,西與西藏左貢縣扎玉、碧土、門孔等相連。 鹽井是西藏一個神奇的地方,歷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詔的要道,也是滇茶運往西藏的必經之路。鹽井鹽田這道人文景觀現在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鹽風景線。鹽井也是一個在西藏迄今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納西族和藏族的本土文化、納西族的東巴教、藏族的藏傳佛教和19世紀傳入的天主教文化,和諧地共存在這個橫斷山的峽谷古鎮裡。

  東達山

  “生命禁區”——東達山,一年四季都有雪。是登山愛好者的聖地,海拔5008米,山的一邊是奔騰的瀾滄江,山的另一邊是左貢。

  孜蛛寺

  孜珠寺位於西肝縣覺恩鄉境內的孜珠山上,離縣城約37公里。據說孜珠地歷史最早可追溯到二、三千年以前。孜珠寺是苯教著名高僧羅鄧寧波·仁增康珠於十四世紀中期再度興建和恢復的。"孜珠"意為六座山峰。這裡異峰突起,挺拔險峻,怪石嶙峋,禪洞疊疊。由於歷史的原因,苯教這個曾經一度掌握過西藏政教大權的原始宗教,後來不得不讓位於佛教,而到邊遠偏僻的地方隱藏起來,以儲存存自己的勢力。這使瓊波丁青的三十九族地區成為苯教寺廟和教徒最多、影響最大的地區。而孜珠寺是康區一帶現存規模最大、教徒最多、苯教儀軌儲存最完整的寺廟之一。

  昌都美食推薦

  人蔘果飯

  人蔘果飯被藏族同胞視為一種吉祥的食物,他們逢年過節首先就要進食這種食物。它的做法是:首先把人蔘果煮熟,然後把米飯舀進碗裡,飯上面舀上煮熟的人蔘果,撒上白糖,最後淋上一點滾燙的酥油汁就成了。

  藏族吹肺、吹肝

  藏族吹肺、吹肝又叫醃豬肺、豬肝,是藏族獨特的醃肉製品之一。

  爆燜羊羔肉

  爆燜羊羔肉是高原的一絕。青海吃羊羔肉是半農半牧地區民間傳統的名貴菜餚。藏系羊產下小羊羔的十五天前後,人們為了剝取毛短彎曲的裘衣才宰殺仔羔,所取皮張加工後就是地道的青海名貴羔皮,是製作冬裝的上乘原料。因此,被宰殺的羊羔肉一般清除內臟後尚不足十斤。爆燜羊羔肉吃時肉質細嫩,辣酥爽口,色澤暗紅,聞之芳香,嚼時柔軟,人口不膩,營養豐富,有補益壯身之功。

  昌都旅遊時機

  旅遊季節

  那曲地區屬亞寒帶氣候區高寒缺氧,氣候乾燥,多大風。年均氣溫0℃以下,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間,是乾旱的颳風期,這期間氣候乾燥,溫度低下,缺氧風沙大,延續時間長,5至9月相對溫暖,是草原的黃金季節,這期間氣候溫和,風平日麗,降雨量佔全年的80%,這時的草原一片青綠,萬物茂盛,人歡畜旺。

  最佳出遊時間

  5-9月,這一時期的那曲地區流金溢彩,山青水秀,尤其是8月的賽馬盛會,充滿著歡騰激情,洋溢著陽剛之美,牽動著千萬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