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周邊自駕遊景點有哪些

  普洱,舊名思茅,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東接紅河哈尼族自治州、玉溪地區,南接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北沿瀾滄江為界與臨滄地區相望,東北接楚維彝族自治州,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普洱周邊自駕遊景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普洱自駕遊好玩的地方

  那柯里

  那柯里是古普洱府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是唱響中央電視臺的《馬幫情歌》的誕生地,位於寧洱縣南部,距離寧洱縣城16公里,普洱市區2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有66戶農戶,兩條小河盤旋相匯於此,依山傍水,生態環境良好,儲存有較為完好的茶馬古道遺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百年榮發老店,部分當年馬幫用的馬燈、馬飲水石槽等歷史遺蹟、遺物,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深厚的茶文化、古道文化痕跡,美國、日本、香港等地探險人士多次到此探訪。

  雙胞文化園

  墨江國際雙胞文化園建設於縣城西片區河西村內,核心區佔地面積75畝,整個園區以兩潭清澈見底的雙胞井為主,泉水乾冽清甜,無論春夏秋冬,既不滿溢,也不下降。公園以展示雙胞文化和生殖文化為主體,以“水”為景觀軸,遊路為紐帶,連線各景觀節點,提供人們感受自然、親近自然的空間環境。景觀主要由大門***廣場、雙胞文化長廊、兒童遊樂場、雙胞井文化廣場、陽文化廣場、陰文化廣場、求子殿、景觀配套設施和服務配套設施組成。

  中華普洱茶博覽苑

  普洱茶博覽苑建在距市區29公里的營盤山上。以萬畝生態茶園為建設背景,青山環繞丘陵相擁,景色秀麗是茶海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整個景區從普洱茶起源演化、發展嬗變、種植生產、民族淵源、加工包裝、歷史文化、收藏營銷、烹製品鑑等不同角度,立體化地展現了有關普洱茶的內容光煥發,是普洱茶的大觀世界。旅遊核心區由"普洱茶博物館"、"村村寨寨"、"嘉燴坊"、"普洱茶製作坊"、"茶祖殿"、"品鑑園"、"採茶區"、"問茶樓"、"閒怡居"、九個部分組成,讓旅客充分體驗觀茶,採茶,製茶,吃茶,品茶,鬥茶,拜茶,購茶的樂趣。

  普洱美食小吃

  肉心水酥

  肉心水酥是普洱地區的傳統名菜,以墨江的較有名。特點是既泡又酥,又香又甜,既是菜又是湯,男女老少均愛吃。原料為瘦豬肉、花生仁、雞蛋、麵粉等,拌好後放入油鍋炸至微黃取出晾乾,然後放入清雞湯或豬排骨湯中煮至浮起,再撒進味精、胡椒粉,然後舀入裝有豌豆尖的菜碗裡即成。當地人稱之為“壓桌菜”。

  雞肉爛飯

  雞肉爛飯是普洱地區西盟縣佤族待客的上品,具有清香酸辣,和胃生津,山野味十足的特點。其主要原料為雞肉、大米、酸筍等,加之姜、芝麻、辣子、花椒、木漿子、香茅草、細鹽、大煙子、蘇子等位料,並不斷地攪拌,待飯煮成稠糊狀即成雞肉爛飯。普洱洗馬河公園民族風情園內的佤族風味樓上,即可品嚐到這種美味佳餚。

  普洱特產手信

  鎮沅草紙

  鎮沅草紙,又稱土紙,生產歷史悠久,相傳已有千百年歷史,全部工程為手工操作,以竹篾為原料,經打麻、蒸渣、搗碎、漂洗、抄晒等30多道工序製作而成,是非草做的“草紙”,紙面光滑平整,厚簿均勾,無紙筋.質地柔韌細膩,吸水性強.因紙質優良,遠銷昆明和寮國、緬甸等地,供不應求。

  竹筒酒

  竹筒酒是居住在雲南省西北部貢山一帶的獨龍族的特產,每當收穫季節,家家戶戶都要釀製水酒。獨龍人釀水酒不用土壇而用竹筒。他們將煮熟的大米、小麥或高粱拌上藥酒裝進竹筒。7天之後,將竹筒蓋開啟,就可以喝到又醇又香的水酒了。獨龍人認為,用竹筒釀製的水酒,味道比從土壇中釀製出的水酒還美,不僅香甜,而且會使人產生一種周身爽快的感覺。是男女老少酷愛飲用的傳統飲料。

  墨江紫米

  墨江----太陽轉身的地方!墨江是一個北迴歸線穿越的縣城,所以這裡有獨特的氣候和日照條件,對農作物生產有特殊意義。因呈紫色而得名的墨江紫米,素有"米中極品"之稱,屬糯米類,俗稱"紫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