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邊冷門的景點

  有一種旅行,不為跋涉千里的嚮往,只為漫無目的的閒逛,不為人山人海的名勝,只為怡然自樂的街景。或走,或停,原則就是看心情。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您推薦,歡迎閱讀。

  推薦

  北京延慶古崖居

  古崖居坐落在北京市延慶區張山營鎮西北部山區一條幽靜的峽谷中,地處東門營村北,距延慶城區約20公里,原為不見史志記載的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巖壁上開鑿的巖居洞穴,計有147個。

  古崖居的房間都是坐東向西,這很不合常理。古崖居的建造者,深處北方這樣一個比較冷的環境之下,他們居然捨棄了陽坡,而把房子蓋在了背陰處,的確讓人很難理解。

  關於古崖居來歷的說法,大致有三種。一是奚族軍帳說、二是邊關士兵軍營說、三是官方倉庫說。

  但是三種說法目前尚無確切證據,古崖居目前還是個千古之謎。

  公交:德勝門坐919路東關站下,向前步行500米,百佳車站換乘920路東門營下

  自駕:京藏高速康莊口出,沿康張路直行,按路標牌指示可到

  參考票價:55元

  北京門頭溝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齋堂鎮,川底下村,實名爨底下。因在明代“爨裡安口”***當地人稱爨頭***下方得名。位於京西齋堂西北狹谷中部,解放前屬宛平縣八區,現屬齋堂鎮所轄。

  爨底下村人全姓韓。相傳是明代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移民而來,原村址在村西北老墳處,後因山洪暴發,將整個村莊摧毀。只有一對青年男女,外出倖免遇難。

  爨底下村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現儲存著500間70餘套明清時代的四合院民居,是我國首次發現保留比較完整的山村古建築群,佈局合理,結構嚴謹,頗具特色,門樓等級嚴格,門墩雕刻精美,磚雕影壁獨具匠心,壁畫楹聯比比皆示。

  爨底下的四合院與京城四合院相比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等地方。爨底下村遠景正房多大,廂房多大,門樓開在那邊,中軸線在哪兒,完全靠風水學所規範。

  爨底下街道、衚衕多用青石、灰石、紫石板鋪路,質地堅固而漂亮,雨過天晴各色石板映射出迷人之彩。而院內多用方磚鋪地,夏天不熱,冬天不涼,走路不滑,還可調解院內溼度。

  公交:坐892到齋堂,到達齋堂,再換乘計程車

  自駕:沿109國道行至84.9公里處下國道,前行5公里即到

  參考票價:35元

  北京懷柔鷂子峪古堡

  鷂子峪,藏在懷柔二道關口,是北京長城腳下唯一一個儲存完整的古堡。

  路邊沒有景區標誌,只看見平地豎起了一個“白雲川”的牌樓,沿著這個牌樓進村,第一戶村莊就是“鷂子峪”。

  古時候這個地方總有猛禽鷂鷹出現,所以這個古堡命名為“鷂子峪”。“古堡建於明朝時期,為了固若金湯,整個城堡都是石頭結構,傳說是為了駐兵而建的,也有人說是養馬,具體幹什麼誰也不知道。

  整個古堡周長大約400米,南牆中部有城門,門上刻有“鷂子峪堡”的漢白玉匾額。

  公交:天通苑北站乘坐 537路,到達終點興壽北站下車;換乘昌31路,在在終點九渡河站下車;換乘 h14路,在二道關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