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野炊作文

  野炊是香噴噴的野米飯,不如鮑汁魚翅一般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清淡的味道中卻擁有一種純樸的大自然氣息。一起去野炊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供大家參考借鑑。

  篇1

  星期五下午,宋老師向我們宣佈週日早上帶大家去野炊,地點在匡堰的“時興農莊”,同學們聽後非常高興。兩個晚上,只要想到這個好訊息,我便興奮得睡不著覺。星期天早上,天還沒怎麼亮就起床了,離學校集合的時間還早,我就催著爸爸趕緊往學校跑去。

  到了學校門口,同學們還沒到齊,我們等了好一會。終於,人到齊了,大家各自拼車,迫不及待地往時興農莊趕去。

  頭天,家長們都已經準備好了各種所需要的食材。到了時興農莊,他們開始忙著做各種好吃的。而我們就在旁邊搶著生的食材,自己刷油烤制,放調味料。我們的烤串有的才剛熟,有的甚至才半熟,同學們便急不可待地把自己烤的拿過來,大吃特吃……

  過了一段時間,同學們都吃飽了,便開始到處遊蕩。這樣一個種滿莊稼的農莊,對於我們這種在“鋼筋水泥森林”里長大的城裡孩子來說,一切都很新奇,都可以玩。盪鞦韆、抓魚蝦,甚至在吊橋上奔跑、跳躍,我們都玩得很開心。而看見羊,我們更是滿場追著跑,甚至有的家長也跟著我們一起玩。我們都玩瘋了,攔也攔不住。

  過了一會兒,我玩累了,便回去休息。我看見家長在炸土豆片,看起來很像薯片,便要了兩串,一串自己吃,一串給同桌。我們都覺得很好吃,同桌還說這口感很像薯條。這時,我想:薯條,對啊!我們可以自己做薯條呀。有了這個想法,我便叫上他,打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去做“DIY薯條”。我們挑了一個大土豆,便去處理了:先是我把皮削掉,再切成條狀,再交給家長幫我們油炸,薯條很快就完成了。我們邊走邊吃,忽然發現別人也在吃薯條,便去問了薯條的來歷。一問才知道,他們是盜取了我們的“專利”,看見我們在做,他們也跟著做了一些,我們總不可能向他們要“專利費”吧。

  野炊快結束時,不知是誰在河裡撈了幾棵水葫蘆,大家覺得當盆景很不錯,也都跟著去撈。有的人甚至找到了開了花了水葫蘆,那花有點紫,又有點白,一點也不比一般的花遜色。

  這次野炊活動,大家玩得都很盡心,很開心。但時間過得太快,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農場,希望下學期宋老師還能組織這麼難忘的活動。

  篇2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五,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野炊活動,這次活動似乎是在考驗我們的動手能力,對我們這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大小姐”、“大公子”來說,更是難上加難,但同學們還是對這次活動充滿期待。

  校門還沒開,同學們就帶著準備工具陸續來到校門口等了。進校後的第一件事是跟著老師去買菜。來到菜市場後,望著眼前這鬧哄哄的景象,我們都不知怎麼下手才好。逛完了整個菜場,經過一陣討價還價,我們終於買好了會燒的菜。

  我和組長拎著滿滿兩袋子的菜和飲料回到教室,有些組早就已經開始動手了。我們把桌子、椅子、煤餅爐等搬到操場上,也手忙腳亂地幹了起來:淘米、洗菜、切菜、生煤爐……

  煤爐在經過我們三生三滅之後,好不容易紅了起來,可以開始下一個步驟———炒菜了。考驗我們真正實力的時刻到了,我們組的同學大都在家裡嬌生慣養,身體細皮嫩肉的,根本不會炒菜。我卻不一樣,在家裡我可是經常自己炒,這不正是我展示自己的好時機嗎?我拿起鏟子,不知怎麼的,手卻開始發抖,怎麼回事?是緊張了嗎?老師看到了這種情況,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對我說:“不要緊張,老師相信你一定行!”老師的鼓勵讓我信心百倍,炒出了一碗碗可口的佳餚,看,滿滿一桌子菜,有:番茄炒蛋、青椒炒肉絲、糖醋排骨、三鮮湯……望著眼前這些美食,大家都垂涎三尺,真想早點進餐。在大家焦急地盼望中飯菜終於準備好了,我們有幸邀請到了許多老師和我們同桌,大家都拋開平時的拘束,在笑聲中開心進餐。

  飯後,我們還進行了烤番薯、煮玉米、包餃子等活動,大家把餃子包得像饅頭,像月亮,像大餅,還有些四不像。操場上到處歡笑聲連成一片,我永遠都不會忘了這有趣而有意義的一天!

  篇3

  今天是我們學農體驗的最後一天,今天下午,我們要野炊……

  因為早上在拓展訓練時不小心掉下了水,所以我和同樣掉下水的蘇珩、王昊、管銘民等人組成了一組,但組長卻是朱蕊頡。大家都覺得十分奇怪,因為我們的組員都是男的,可組長卻是女的。大家心裡應該都在嘀咕:“為什麼老師要這麼搭配啊!”

  分配好工作後我們就各自開始工作了,我先去洗米,我先將水倒入裝米的盆裡,便開始淘米。我的手就像攪拌機一樣在盆裡沿著盆邊轉來轉去,直到盆裡的水變得透明為止。

  將米放入鍋裡後,我便開始和蘇珩一起燒火了,可是火一直點不著,於是我們只能求助老師。後來老師交給我們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將燒著的火柴放在火柴盒裡,讓火柴盒燒起來,然後再將點著的火柴盒和麥子還有木塊一起放進爐灶裡就行了。火點著後蘇珩將點著的木頭放進另一個灶裡,讓另一個灶也燒著。

  後來等一個灶上的飯蒸好後,我把正在燒的麥子和木塊一起放進剩下的一個正在燒菜的灶裡。可當木頭和麥子放進去以後,火卻熄滅了。我們都束手無策,就在蘇珩要再次去求助老師時,我發現在一根木頭下面還有一團小小的火苗在燃燒,我馬上有了主意:我用易燃的麥稈引著了火苗,再將燃燒的麥稈放在灶中熄滅的麥稈上,就這樣,火又成功燒了起來。之後我不時將之前灶裡火燒剩下的木炭用鏟子剷出,並倒入正在燒菜的灶中。而灶裡不斷地冒出白煙來,薰得我眼淚不停地流出來,而且裡面還有一氧化碳,這煙簡直就是催淚瓦斯啊!於是我和蘇珩還有一個小助手輪流換班,每隔5分鐘換個人,讓大家充分休息,不會一氧化碳中毒。

  終於,在我們不懈努力下,一桌菜終於出鍋了,一共八菜一湯,這可是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啊!

  做出來的菜吃在嘴裡,有一絲甜甜的味道,不知道是因為太餓了,還是因為這是我們共同努力而得到的特殊味道,不過還真是應證了一個成語:“苦盡甘來”啊!